第三十章 水榭藏鋒(中)

字數:6491   加入書籤

A+A-




    武桓之語,不啻於驚雷乍響。

    此話一出,龐大的亭榭仿佛被一瞬冰封,在座之人皆是臉色劇變,聲息驟斂。

    無一人敢搭話。

    瞧見武桓竟率先提起龍運之事,也頗有針鋒相對之意,秦王神情未變,笑意亦是未減:“武王肯應下本王之邀,想必也有著釋下往日恩怨之意。”

    “龍運乃是天賜之物。”他稍作思慮道,“要說本王未有窺伺,那倒是惹人說笑。”

    “哈哈哈哈!”武桓嘴角微咧,“想不到秦王也是個心直口快之人,這一點倒是很合本王的胃口!”

    那秦王也是放聲笑了起來,他雙臂張開,望向樓宇之外:“既同為王,自當快意人生,若是藏著掖著,怎稱為大丈夫!”

    “說來本王還未曾恭賀武王,”他笑聲忽滯,似是感歎道。“這等好事,本王為之高興尚還來不及。”

    “高興?”武桓橫眉而對,“不知……”

    “不過,你秦王的確應該高興。”武桓稍稍頓下,聲音則是愈發幽緩,“畢竟……”

    秦王笑道,“本王既是誠邀武王前來,絕無他意,”

    “而龍運既已為武王之物,縱使本王心中覬覦,又怎敢豪取強奪。”

    “如此豈不是斷了兩家之好,隻怕會惹起無盡紛爭。”

    秦王向天作揖,“有天為證。”

    “武王此話,怕是有失!”

    清亮之聲響起,如同一滴水珠落下,於凝結的冰麵上濺響。在場之人皆是臉色微變。

    武桓目凝寒威,淡淡的目光掃過,隻見左席處,有一道青年身影從容立起。

    “父王!武王。”那道身影俯身,隨後頗為淡雅地微微行禮。

    身姿頎長,麵容俊朗,氣度非凡,正是那秦王十三子徐翊!

    “原來是十三殿下。”武桓仍是微笑淡淡,麵色並無動容。

    “翊有一言……”徐翊望向端坐首席的秦王,緩緩而言道:“還請父王允兒臣一說。”

    “嗯?”武桓發出一聲輕疑,目綻興色。

    而秦王則未曾回話,似是默認。

    徐翊見狀,略作思忖,隨後宮宇之內便響起了他的清朗之聲。

    “父王今日所為,皆為兩國之好。”他朗朗而言,麵目泰然:“父王既邀武王而來,想必已是頗足誠意。”

    他稍稍頓了頓,目光毫無躲閃,平靜迎上武桓淡漠的眼眸。

    “兩國交好本是美事。國泰民安,歌舞升平,更乃是天下人之願。”

    “如今武王攜威而來,”他揖身道,“自是風采無雙。”

    “值此歡好之際,又何必出此淩壓之言?若傷了二家感情,隻怕勞費了父王之心。”他緩緩而言,一對眼目中躍動著詭譎之色。

    武桓稍怔片刻,卻是笑了起來。

    “很好。”武桓饒有興致道,“這般氣度與鋒芒……”

    “本王素聞,雲秦十三殿下極負才名,”武桓的目光收凝,露出頗有意味的笑容:“今且觀之,倒非虛傳。“

    “翊有王兄十數,皆是驚才絕豔,能文能武。”徐翊施禮,“翊雖略有所長,又怎敢爭鋒。”

    “哈哈哈哈哈哈!”

    “休得過謙!”武桓一聲大笑。“既能入本王之目,便算不得庸人。”

    “翊兒休得無禮。”秦王笑眼眯眯:“武王與本王相交甚歡,方才也隻是相戲之言。”

    “今日宴請,國事可容他日再加商談!”

    徐翊又是輕輕一禮,謙聲道:“是翊兒冒失了。”

    他望向武桓:“徐翊之言,句句肺腑,如有冒犯,還望武王海涵。”

    徐翊退回坐席之中,然後微微垂頭,似是難辨情緒。

    二王坐於主位,他們的交談自然毫無疑問地落在了在場之人所有的耳中。

    武桓率先而行,看似占據主動,但秦王全不在意。

    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嗬嗬嗬嗬……”武桓發出一陣開懷笑聲,輕輕搖了搖頭。

    “本王還以為……”

    錚!

    話音方落,一陣金鐵崩碎之聲忽然炸開。

    在麵前池台之上,兩道身影憑空而落,卻有一枚刀影直墜於地,在清亮的鏗鏘之聲中斷作兩截。

    那大武統領手撫大刀,輕扛於間。一對凶目有些輕蔑地看著麵前連退幾步的雲秦將領。

    短暫的停滯後,秦王微微一笑,聲音中雖仍夾著笑意,但卻也已無那般和煦。

    “好,甚是精彩。”秦王淡淡拍手。“既是如此,這等節目,武王可算是滿意。”

    他話中帶刺,明顯有不懌之意。

    “秦王言重。”武桓笑意盈盈。

    “瞧瞧這座亭台。”武桓緩緩顧視,“在席之人又豈有碌碌之輩,無不是二國英傑。”

    “如此,便稱【群英之會】也不可言過。”

    “而我大武區區小將,又豈敢承下秦王之讚呢。”武桓聲音甚是曖昧。

    秦王的神情刹時一僵。手中的酒杯亦是滯於胸前。

    而武桓則未作理會,他微笑地看向一旁已是單膝跪下的那名大武將領,緩聲言道:“方才是有何事相告?”

    那將領收起大刀,刀鳴入鞘,發出一聲,隨後自呈上一支竹簡。

    武桓接過,仿佛並未察覺一旁秦王折來的目光。

    “很好。”他稍作查看,隨後淡淡一笑,將那竹簡收起。

    秦王端起的酒杯始終停滯在空中,而一對眼目也有些危險地眯了起來。

    “嗬嗬。”他忽然笑了起來,前身稍傾,目視那名將領,“這位壯士,可願報上名來。”

    那人聞言,微微欠身,“拜見秦王,在下大武段徴,今聊為禁軍統領。”

    “哦?”秦王發出輕輕疑聲。似是好奇。

    “武藝不俗,倒是頗負汝名。”秦王招手道,“賜座!”

    段徴抬目看向武桓,便大步落座。

    “嗬嗬。”秦王道,“武王麾下之人的風姿,已是有目共睹。”

    “看來,”他稍稍頓了頓,“此人倒是頗有意思,說來倒應恭賀武王。”

    武桓未置可否,然後略作沉吟,“方才十三殿下道出一句,本王甚是認同,二國修好,也確是件美事……”

    “本王既是應邀。”他目光閃爍,“正為而來。”

    “如有武王此話。”秦王笑了起來,他稍斂衣冠,起身奉酒:“那本王心中便定了。”

    “秦王不必……”武桓笑意吟吟,“本王可向來不喜這等繁文縟節。”

    “哦?”

    武桓目光收凝,手指仍是輕輕敲擊著桌案,“秦王既是實誠之人,那本王自可直言。”

    “如你我互應所需,此等實舉不比那等虛言好過萬千。”

    “……?”秦王稍稍抬眸。

    “哦?”武桓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一對眼目看向右側列坐的諸多大武將領,又轉向亭台外的茫茫湖光,嘴角抿起:“這片邊界之地,倒真是個好地方。”

    “嗯?”秦王眉頭深深皺起。

    “本王可甚是中意……”武桓笑道。

    武桓的話音落下,左席的雲秦將領無不是勃然變色,怒意噴薄而出,更有甚者竟是登時立起。

    這武王,居然將主意打在泗池上麵,這怎不能讓他們心中盈怒。

    右席的大武將領皆是麵色冷漠地看著對席,隱在甲胄下的手掌皆是蓄勢待發,無聲按在腰間刀鞘上。

    一旦有任何變故,這便是他們的任務,雖然在預想中,隻是很小的一個可能,但亦不得不防。

    “是嗎?”秦王唇角的淡笑尚未散去,他抬手止住那些雲秦將領的聲息洪流,然後緩緩起身:“此言,倒是很合你武王的風範。”

    “此地風景雖好……”秦王似笑非笑地環顧著半島外的一汪湖光,“但要贈與武王,倒也未嚐不可。”

    “不過本王很是好奇。”他語調轉沉,“慧如你武王,又會擺出什麽籌碼!”

    武桓的手指輕仍輕敲擊著桌案:“本王雖無索要之意,但要秦王平白贈與,便是本王也斷然不允。”

    “不過本王既然話出了口,自會給出秦王滿意的大禮。”

    “不過,也許要稍晚些奉上。”他微微一笑。

    “既是如此,那本王……”秦王緩緩而語,麵色陰下,“可很是期待啊。”

    二人淡淡對視,而那相觸的目光中,皆有著隱隱的王威鋪開。

    而屏欄之外,天色微沉,天邊似有厚重的雲氣匯來,而那粼粼的湖光不斷的消匿。不再晶瑩。

    樓閣的陰影處,一縷微弱的寒芒乍放,又很快潛下聲息。

    不多時,二人的目光撤回,那道仿佛凝結的氣息亦隨之斷裂。

    “如此。”微沉片刻,秦王突然言道,“那我二國今後,武王可有料定。”

    武桓開口,聲音中卻帶了幾分深邃神秘:“世上之事變化無常,又豈容凡輩揣測……”

    “也許今後,尚還不可言之。”

    他的目光緩緩移向殿外,似是在注視著那不斷平息的湖光。“秦王可是認同?”

    秦王稍作沉默,輕執玉盞:“此言在理。”

    “哈哈哈哈哈!”

    武王朗聲一笑,雙目微閃:“雖是如此,但本王卻不這麽認為。”

    他身軀前探,聲音輕淡:“因為你我……又豈是凡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