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枯骨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養屍秘錄 !
    我高祖父叫曾紀才,是晚清四大重臣之一曾國藩的侄子,不過不在族譜之列。聽我奶奶說,高祖父是天祖父與侍妾所生的庶子,不受家人待見。天祖父平亂時戰死,曾國藩感念弟德,對高祖父多有照顧,讓他在湘勇營中謀了個文書的職務。
    1866年,也就是清同治五年,曾國藩剿撚期間,讓高祖父隨他入帳,交給高祖父一隻錦盒,吩咐他盒中之物凶險,務必妥善保管,至於將來要不要打開,全憑高祖父自己定奪。
    高祖父當時年方二十,聽得不甚明白。曾國藩沉吟良久,這才告訴他:湘軍驍勇善戰,世人隻道他治軍有方,卻不知其中原委。他讓高祖父凝神靜觀,接下來他要演示的東西,無論多麽詭譎可怖,切不可驚慌逃竄,更不能走漏了風聲。
    我們無從知道那天高祖父在曾國藩帳中見到了什麽,隻是聽說那以後,高祖父就默然離開了湘軍,隻身去了湘西的一處山寨隱居。而那兒,正是我的老家。
    時間如白雲蒼狗,一晃幾十餘載過去了,我們家也漸漸與曾家宗族脫離了關係,到我爺爺這輩,底子簡直比湘江水還清,徹底沒了封建地主階級的色彩。鄰裏鄉親茶餘飯後聊得最多的,也就是高祖父當年那隻錦盒裏到底藏了什麽寶貝,還有那寶貝現在何處。
    我爺爺當時也混跡其中,逢人便吹噓自己是名人之後,那寶貝如今就藏在自己家裏,每每氣得太奶奶揮舞著笤帚滿村攆。
    爺爺年輕時性子野。聽奶奶說,爺爺還在繈褓中時,村裏的先生給他看相摸骨,事後不住地搖頭唏噓,說爺爺天生腦後反骨,跟三國時的魏延一樣,以後定是個混世魔王。
    太奶奶當時就慌了,忙問解決之道。先生說一切皆是命數,強行改命是行不通的,保田(我爺爺)命裏有一劫,在而立前後,躲得過,餘生坦蕩;躲不過,無可奈何。
    所以隨著爺爺漸漸年長,太奶奶對他的管束也越發嚴厲。
    可惜,這世上總也有些事情不會遂人願,先生說的那個劫數,還是在那年秋天降臨了。
    那時中央發起廣大知青上山下鄉的號召,很多城裏來的知青安插到我們村。呆了一年半載,一些知青幹脆不走了,在當地安了家。既然要安家,就必須得有宅基耕地。爺爺當時因為勤勞肯幹,表現積極,被公選為生產隊隊長,這分地的事兒自然就落到了他頭上。
    起初爺爺幹得還挺風生水起的,之後蓋房的地兒越來越捉襟見肘,而登門要地兒的人卻怎麽也不見少,爺爺就有些頭疼了,忙請村支書到家裏商量分配名額。
    村支書問爺爺手頭還有哪些閑田。爺爺攤手說:“沒得了,就剩那坨子山嘎嘎了。”
    爺爺說完,村支書再沒吭聲,隻悶頭抽著旱煙。
    爺爺說的“那坨子山嘎嘎”,是位於村尾後山山腰上的一塊荒地。
    兩年前,爺爺不顧村裏茅老道勸阻,領著幾個男知青,把後山一座土廟連同周圍的野墳全鏟平了,打算用來種穀子。奇怪的是,無論種什麽都發不了苗。眾人心裏雖然驚懼,但礙於當時的情況,誰也不敢開口明說,這塊地就這麽一直荒著。
    說起這座土廟,村裏人都覺得有些邪性,不僅蓋在了野墳的正中央,而且從來也沒見有人去進過香。廟內遍結蛛網,土地爺的腦袋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泥巴牆撲簌簌往下掉渣,隨時都有垮棚的可能。誰也說不準這廟是什麽時候蓋的,還有為什麽蓋在這種地方。
    拆廟那天,我奶奶也在圍觀之列。當時有個叫李雲彩的女知青,大呼小叫說自己鞋底被尖石紮穿了。奶奶學過醫,用消了毒的鑷子幫她把紮進肉裏的尖石取了出來。
    奶奶扶李雲彩去休息,把爺爺叫到邊上,低聲說這石頭的形狀看著有些古怪,像是人的肋骨。爺爺皺了皺眉,問李雲彩是在哪兒踩的。李雲彩說是拆廟牆時踩在了土方上。
    爺爺喊了兩個男知青幫忙,不一會兒就從土方裏扒拉出許多這樣的條石。爺爺摔斷其中一根,發現那果然是被泥土侵蝕的人骨。可能因為年日久了,人骨格外脆裂,一摔即碎。
    爺爺當時還是有點怵的,因為人骨的數量實在太多,不斷有人挖出這樣的骨頭,誰也不清楚這廟牆裏究竟藏了多少。爺爺怕引起恐慌,讓幾個男同誌把圍觀人群驅散了,將情況上報給了村支書。村支書讓他別宣揚,找個沒人的地兒埋了,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可最後還是出事了。那叫李雲彩的女知青,當晚就發了癲,滿村子亂跑,說有人要帶她走,任誰都攔不住,最後隻能叫幾個男同誌給綁在床上。第二天一早,李雲彩就死了。
    奶奶說,當年村支書上報給中央的情報,隻說李雲彩被割傷時沒有及時醫治,得了破傷風,導致神誌不清,自己給自己嚇死了——不過她一直都覺得沒那麽簡單。
    經過這件事,每個人心頭都積著陰雲,所以若非迫不得已,誰也不願提及那塊荒地。眼下分地事緊,爺爺重又提起,村支書不免也犯了難。
    “那你覺得,”村支書漫不經心地敲了敲煙袋,問爺爺道,“這塊地該分給哪家?”
    爺爺知道村支書在推包袱,暗地把他全家女性問候了個遍,這才裝作很為難的樣子說:“總要聽您的噶。真要分的話,要不,給小丁?”
    村支書盯著爺爺看了一眼,起身拍了拍衣服道:“等哈你跟他說。”說完就離開了。
    爺爺口中的小丁叫丁衛國,早前跟他結過梁子——不過應該算無意為之。丁衛國剛來插隊時,與爺爺同時看上了知青隊裏的俏姑娘孫方靜。丁衛國是知識分子出身,懂得用馬列主義和蘇聯文學接近孫方靜。爺爺在這方麵鞭長莫及,隻能目送孫方靜跟丁衛國走到一起。
    誰也說不準爺爺當時的決定是報私仇還是別的,反正那塊地後來就撥給了丁衛國夫婦。
    拆廟那事發生前,丁衛國和孫方靜還未下放,所以夫婦倆聽說自己分了地,還挺高興,對爺爺千恩萬謝的。加上這年留村的知青多,土廟周圍已零星蓋了幾間屋,餘地也都打了地基,將來人氣不會太衰,因而村裏人就有知曉那件事的,也都沒放在心上。
    那年秋收未到,土廟那塊荒地已經蓋起了連排的土屋,丁衛國夫婦也喜得貴子。村裏人都趕去喝喜酒,唯獨爺爺沒去。倒不是他心眼小,而是他被人叫住了。
    這個人,就是前麵說的,阻攔他拆廟的茅老道。
    這茅老道何時來的村裏沒人清楚,他平時獨來獨往慣了,再則那個年代破除一切牛鬼蛇神,村裏人都唯恐避他不及,誰還敢跟他扯上關係?
    所以他三番兩次找上爺爺,爺爺也挺鬱悶的,要不是礙於太奶奶和村裏的長輩們對他還挺敬重,依著他的性子,早給這半老不老的神棍戴高帽子了。
    茅老道不是不識趣的人,知道自己身份尷尬,那天隻對爺爺說了一句話,就掩門讓他回去。奶奶說,如果爺爺當時能聽勸,也不至於之後發生那麽多追悔莫及的事。
    茅老道那天說的是——七月既望,畢現凶光;天道承負,父債子償。
    爺爺當天若有所思回了屋,也沒跟奶奶說起這件事。這樣又過了一個月,忙完了秋收,一日淩晨,爺爺正準備跟奶奶繼續造我爹的大業,房門突然嘭的一下被猛力撞開。
    爺爺奶奶當時衣衫不整的,又羞又怒。見進門的是村頭無賴胡二狗,爺爺更是火大,下床啪啪給了他兩個大耳刮子。剛要喊他滾蛋,胡二狗一副見了鬼的模樣,哆哆嗦嗦地說:“保……保田隊長,出……出大事了!方靜妹子家……”
    晨風冰涼,爺爺眼見胡二狗麵無血色,已經有些猜到是怎麽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