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美劇模式的作品

字數:10265   加入書籤

A+A-


    說實話,如今這個時代,每一部戲上線的時候似乎都會有一種特別火爆的感覺。最次也是好壞摻半的那種,罵聲和鮮花齊飛,搞得人都很想自己親自上陣去看一下究竟如何。

    但後者多半出現在電影行業。

    因為電影這個東西,真的把觀眾騙進去之後,是真的有票房的。

    而電視劇則不然。

    即使是把觀眾騙進去看了第一集,如果真的不行的話,留下來的可能不多,罵的可能更多:而電視劇靠的是長期的收益,光看一集沒啥用。

    網劇更是如此,開頭的那點點擊量,算不了什麽。所以當《開端》以一個相當驚人的好評度和熱度衝出重圍的時候,一些人紛紛感歎

    “許賀還是有錢啊,這好評買的。”

    “陽光正午不愧是營銷大戶,真是每次都營銷口碑出圈。”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看一集就覺得口碑能好成這樣吧?滿屏幕都是好評刷的真可怕,所以隻有我一個人不喜歡《開端》嗎?”

    對對對,隻有你一個人。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因為這些評論很快就被更多的路人打臉,對,都不用粉絲。

    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真正好的作品,其實不用粉絲每天賣力的宣傳控評的,確實是蠻省心的,路人會在某瓣上幫著說:

    “好看誒!!!!居然好看誒!!!!應該是第一部無限流國產劇吧?居然真的每個角色都智商在線邏輯沒亂而且演技也還ok,好讓我震驚!隻求別爛尾別爛尾別爛尾保持這個質量更完我願意誇你三千遍字!”

    “男女主演技過關,許賀真的不是演員出身嗎?麥麥有點太可愛了!原聲都很好!節奏挺好的,前兩集一下就看完了~期待後續不拉胯!”

    “如果不用行動支持這種電視劇,在座各位以後隻能接著看爛片。”

    當然,也會有某瓣的高貴評論家表示:

    也就在國內這種題材才能看,國外早就拍爛了;bu也多,才兩集就找到一堆bu,還以為多硬核推理呢;無趣,太無聊了,看兩集就棄了。

    對於這些評論,劇方表示:

    誠然,《開端》肯定不是那種硬核到極限的懸疑推理,或者精細到完美的細節。更沒有自帶日韓片+1分,歐美片+05分的buff。

    但是這部戲可以說是瑕不掩瑜,不差的。

    評分說明了很多事情。

    “《開端》上線第二天,豆瓣開分85分!”

    辦公室裏,許賀看著娛樂頭版頭條的標題,表情其實不算意外。

    這部戲在原時空裏開分就82分。

    在這個時空裏,許賀幫著提供了一些原時空播出後出現的bu的修複,以及他自己粉絲的加成:許賀粉絲數量龐大,肯定也基本上是五星。

    所以更高的質量+更多的流量,豆瓣85分的開分也蠻尋常。

    但不尋常的是

    這個分數放在去年,是超越了去年豆瓣國產劇年冠《小歡喜》的84分的。

    因此這個分數現在爆出去,勢必會引發一頓狂風驟雨。人們會以更嚴苛的目光去評判,這部劇到底能否值得這麽高的分數。

    這樣的標準之下,之後的評分

    多半可能會往下走。

    “哎,有時候分數過高,也未必是好事啊。”

    許賀把手機拿起來。

    起身出門,來到工作區,員工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著。

    雖然說放假的日子在望,但大家也沒有說就此太過放鬆,態度還是很端正的。見許賀過來,負責宣發的老顧立刻過來道:

    “老板,我們開分85,很高啊!”

    許賀點頭,這分數離不開他們的努力,但讚許之外還是道:“嗯,確實高,但是要保持很難。”

    老顧道:“沒辦法,這劇開分越高,約會吸引一堆平時不怎麽看這種類型的劇的人來看,看了又覺得不喜歡,自然會打低分,然後”

    然後分數就變低了。

    這也算是為什麽很多小眾劇評分蠻高,而大眾劇評分很難拿更高的原因:

    小眾劇的評分的人數太少,吸引受眾單一,所以評分有時候沒那麽有普遍的參考性。很有可能看了之後,覺得低個一分半分的比較合適。

    而大眾劇則不然,有時甚至會出現看了覺得分可以再高一點。

    “盡力保持吧,這劇整體水平也是在線。”

    許賀看了看,道:“等這部戲播完的時候,最好是依舊能保持在8分以上。”

    老顧則信心滿滿:

    “我希望是82分以上,我覺得也能做到。”

    “那最好了。”許賀於是拍拍他肩膀,笑道。

    “不過這一點光靠我們是做不到的。”

    老顧也就最後道:“現在誰都知道《開端》爆了,作為今年第一部爆劇,肯定會有很多困難。

    所以我們要聯係劇組,聯係同行,當然還有聯係其他演員的團隊來一起應對——尤其是花姐那邊,她們應對這些東西應該很有經驗的”

    花姐那邊自然早就安排好了,事實上,等他們這邊打視頻過去的時候,那邊甚至已經擺好了材料,一副坐等的樣子。

    也是,人家那邊公司運營更久,消息更快。

    自然是知道播出就效果很棒。

    但後續還需精進。

    所以許賀這邊也就笑著道:“花姐,看起來你已經知道我們今天打算聊啥了啊?”

    “差不多吧,戲現在火了,自然是後續運營咯。”花姐也不廢話,直接把計劃和這邊進行了交流,基本上沒啥問題。

    倒是許賀這邊的計劃

    花姐一聽,有點懵逼:許賀過一陣要放假?

    還是整個公司放假啊?

    忍不住她就皺眉,摸不著頭腦地有些無語。

    但花姐還是耐心勸道:“小賀,我知道你對這部戲有信心,也對團隊有信心。但我們不能放鬆啊,要知道,接下來還有好多競爭對手呢。”

    說著,她道:“我就說一點,《開端》現在已經破圈到這種程度了,我們難免會後續破圈對打其他的影視作品。比如春節檔,它們很可能就會擠壓到我們的宣傳空間。

    如果這時候你想休假,不繼續進行宣傳的話,那說實話…很可能大結局的時候我們的熱度,要被春節檔的那些電影蓋過去。”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如果是之前可能擔心回本,現在回本不是問題了,就開始擔心不能物盡其用。

    也就是不能最多地爆發出《開端》的價值。

    不過許賀還是開口道:“我知道,但是花姐,是這樣的”

    他之前也是做了準備,就坐等花姐發問,這會就自然接道:“首先我必須說,如果真的正麵撞上春節檔的電影,那我們肯定是打不過的。”

    許賀是始終比較理智的。

    要知道春節檔,而且還是電影,人家的宣發費用是多少啊?

    超可怕的好麽,尤其是如今這個年代:

    可能拍電影花5000萬,宣發花1個億那都不奇怪——這是一個作品質量普遍走下坡路,宣傳作用大於作品實際的年代。

    普通的作品需要宣傳來區別於其他,優秀的作品更是需要宣傳來錦上添花。

    這年頭都是正常情況。

    所以春節檔這種大的檔期,票房都是數十億來計算的,資方的宣傳經費豈是他們這部劇能碰瓷的麽?史上最強檔期是白說的!

    花姐聽完,隻道:“確實,但我不是這個意思——肯定是打不過的,但是打不過和不對打,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這倒也是,可問題又來了”

    許賀終於聊到關鍵:“我們這部戲的結局,真的精彩到能和那些電影正麵對打麽?”

    他雖然很欣賞《開端》這部劇,但也知道

    這部戲的結局無論如何完善,那也就是溫馨圓滿的結局。和那些跌宕起伏,在結局到達高超的戲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情緒自然也沒有那麽飽滿。

    如果這時候非要硬碰硬去比較,尤其是和那些把精彩部分都剪到預告片裏的電影比較

    那可不是個好主意。

    前期避其鋒芒,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許賀還知道,今年的春節檔,會在那一夜之前就煙消雲散,就更沒有必要去碰了——等到人家都離開,誒,那時候他們再去宣傳。

    一個對手都沒有,豈不是贏家通吃?

    “或許吧,不過”

    花姐還是有些不甘心,但許賀這邊的態度還是比較堅定地。

    聊了一會,大家暫停視頻,各自回去商議。

    花姐這邊也是人聚集在了一起,道:“這麽好的開局,不能最後出問題啊?”

    “對啊,早不休息晚不休息,這會休息?”

    “花姐,怎麽辦?麥麥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我當然知道不能錯過。”

    花姐一臉嚴肅,但還是搖頭道:“但許賀說的有道理,《開端》其實是沒有那麽能夠用結局去硬碰春節檔的宣傳的,投入高回報低,所以他作為投資人這麽做,完全是合理的做法。”

    隻是說著她又歎了口氣,接著道:“可是,這樣對我們就是不行的啊?”

    聽到這話,大家都沉默了。

    許賀確實是有這個資本玩得起,不差這一部劇,但是她們不行啊。

    所以屋子裏一時間有些安靜,大家都在腦子努力的轉著,思考著些理由來說服許賀,用更多的精力來保障《開端》的順利。

    不過思來想去這些理由都不是很有說服力,自己就否定了。

    一時間,大家隻能繼續在屋子裏沉默,可是中途暫停也不可能一直暫停下去。

    事情似乎已經就隻能這樣了。

    抬手看了看表,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分鍾。花姐知道,得回去繼續開會,然後把這件事情定下來了:沒事,大不了賣個麵子。

    她出麵讓大家衝她的麵子,努力宣傳一波。

    刷臉嘛,賣人情嘛。

    所以花姐轉頭也安慰了一下所有人,就要繼續開會。

    “我覺得,可以相信許賀的。”

    屋子裏,趙金麥忽然說了一句。

    她剛才一直沉默,這時候卻想好了理由:“花姐,你現在順了他的意思,也算是賣了他個麵子。那之後我們不是還有項目,邀請他合作麽?”

    “那個項目”花姐聞言一頓。

    思路豁然開朗:對啊,怎麽沒有想起來呢?

    那個項目確實是…所以與其期待這個,不如想想下個項目還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她心裏心思微動,已然做出了新的決定。

    於是再打開視頻,花姐已經換了個表情,笑道:“我們剛才想了一下,還是覺得我們很相信小賀的判斷,我們也願意衝著小賀答應這件事情”

    雖然她還是覺得這事有風險,也始終認為,

    謹慎啊,要謹慎。

    謹慎,是對的,但是謹慎在金手指+合理推斷麵前,可能還是差了點意思。

    這事於是就這麽定下來了。

    而《開端》也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不斷地積累發酵,不斷地突破新的記錄:

    這部戲不像是傳統的那種形式,也就是每天固定的時間上線播出,培養觀眾到了這個固定時間就打開pp或者電視觀看劇的習慣。

    然後三天一個小,五天一個大,也留給觀眾休息的時間。

    《開端》沒有。

    它是每周就上線那麽兩三集新的,而且不是天天上。

    上了之後,每一集都是有的點,或者說整個故事就是持續高能不斷地。不斷地挖坑,不斷地分析,不斷地找點。

    如此反常態的播出時間,以及劇集內容,

    並沒有水土不服。

    相反,這其實是觀眾比較能接受的:

    如今這個年代,大家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

    所以相對那些大段大段水時長,各種無關緊要的片段湊一集,每天浪費大家時間的劇。很多人也更願意看那種時間短,但是內容豐富到可以討論到下一集播出的劇集。

    這就有點類似於國外的美劇的形式了。

    每周播一集,每一集的質量,都力求做到最好。這於是算是比較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和看劇需求的方式,也就是帶點美劇模式的作品。

    《開端》就是這樣不斷地吸引著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前麵不需要填坑的部分,那是一個頂一個的精彩:循環的各種設定慢慢清晰,警方的鬥智鬥勇中獲取新線索,包括兩人心態的轉變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車上每個人的故事。

    《開端》這部戲,許賀覺得最妙的,也是和其他影視作品最不同的就是:

    其他影視作品裏也有這樣拯救他人的情節,但用一個在歐美還是國產影視劇裏都最常見的例子,也就是災難發生時,一個女人、小孩、或者抱著女人的小孩被嚇到了還是這麽的。

    站在原地,看著什麽東西衝過來。

    總之真要撞上了必死無疑。

    然後男主女主就會衝出來,解救這些人,甚至為此讓自己反倒是置身風險也在所不惜——誠然,無論是整個社會宣揚的,還是多數人的認知裏,都有一種保護弱者的道德觀。

    但這是一個很單薄的概念。

    碰到弱者就要保護?

    而且還是千篇一律的女人小孩?

    更別說這些女人小孩很多時候還是因為一些看起來很無語的理由,所以要被保護的

    觀眾有時候就覺得很難有那麽強的代入感,也就是觀眾並沒有那麽想保護這人:如果不是導演加戲,這人也就是個路人甲,了就了。

    他們更愛男主女主,希望男女主不出事。

    也就是對男女主都有感情。

    但是《開端》裏,它把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攤開了揉碎了說。

    而且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刻板的弱者,從西瓜大爺,衛生巾大叔,到貓男,他們的故事更細節,背景更真實,卻又都更值得保護。

    就像劇裏說的:

    可能之前的循環裏,我和他們都不認識。

    現在我了解了他們的故事,他們都不再是陌生人,而是值得我們保護的

    觀眾也對他們有感情了。

    故事到這裏,就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人都想看著《開端》這部戲裏,除了破解循環和爆炸的各種謎題,也在祈禱著最終大家都被拯救,如何拯救,以及

    美劇一樣的模式的也不是什麽都好的。

    至少觀眾都這會在許賀微博下,不停呼喚:

    “怎麽每周就更這麽點,夠誰看的?”

    “從沒想到有一天,我會想要這些視頻平台開啟超前點播。但是求求了,我真的好想看下一集啊,快來拿走我的錢吧!”

    “倒也不必,許老板,我們這都不讓出門了,隻能在家裏追劇,無聊的很——至少你每周上線《開端》,還算有點新鮮的盼頭呢…”

    ------題外話------

    謝謝寫本書自己看的100點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