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選擇

字數:655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怪不得三阿哥說出大事了。
    七阿哥看完,將折子遞給十阿哥。
    十阿哥接過來看了,臉色也多了鄭重。
    家奴告主?
    扯淡!
    沒有人指使才怪。
    奴婢告主人,除非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否則不管告實還是告虛了,都要絞。
    誰活得好好的,非要尋死?
    一時之間,屋子裏靜寂無聲。
    三阿哥按耐住心下激動,小聲問七阿哥道:“太子爺得罪誰了?”
    打狗還要看主人,更不要說對付皇親國戚。
    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七阿哥看了眼三阿哥,不言語。
    三阿哥眼睛滴溜溜亂轉。
    老大?!
    還是其他人?
    他莫名有些心虛。
    不會有人懷疑他吧?
    咦?
    他又望向十阿哥,難道是鈕祜祿家的人揭開的此事?
    十阿哥入值南書房,會不會讓鈕祜祿家支楞起來了?
    十阿哥回望過來,道:“三哥瞧我做什麽?”
    三阿哥訕笑道:“就是尋思心裕膽子夠大啊,直接虐殺戶下人口三十餘人,嘖嘖,除了開國那陣子,八旗還沒有出過這樣的案子!”
    十阿哥這幾年在九阿哥的念叨下,也是常看《大清律》跟《八旗疏例》的。
    為了國家安定,大清入關以後律法嚴峻,不過那是對民人而言。
    對於旗人,則是往寬鬆來,鮮少有大罪,株連的更少。
    當年訥爾蘇的伯父,殺傷人口,是旗屬人口,是王府侍衛。
    那不是尋常奴才,是旗人,還是朝廷官員。
    無故砍殺,還有蔑視朝廷的嫌疑,才會重罰。
    如今心裕這個案子裏涉及的,則是赫舍裏家的戶下人口,是家奴,不是旗人。
    不管是《大清律》,還是《八旗疏例》,主人殺奴婢,都是輕罰。
    官員打死奴婢,隻是罰俸;旗人故殺奴婢,隻枷號,比殺牛馬處置的還輕。
    饒是如此,像赫舍裏家一下子查出來這麽多條人命,也讓人側目。
    三十八年二月……
    索額圖闔家問罪之後,這像是滅口?
    一時之間,十阿哥也猜不到到底是誰揭開此事。
    三阿哥還在念叨著,道:“汗阿瑪這兩年越來越不喜歡鬧騰,見了這折子怕是要惱了……”
    這事情揭開,到時候重罰,傷了太子體麵,赫舍裏家也再無高爵;不重罰,心裕也沒有什麽免罰的功勞。
    七阿哥吐了口氣,曉得這是要起風了……
    *
    八貝勒府,書房。
    安郡王打發管事過來了。
    八阿哥也知曉了一等伯心裕被家奴告狀之事。
    他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是有人劍指太子?
    還是赫舍裏家內鬥?
    他看著那管事道:“王爺怎麽說?”
    那管事道:“王爺說,不知道哪邊風動,估摸著是有人試探皇上……”
    八阿哥心裏“砰砰”直跳。
    試探!
    汗阿瑪對太子的耐心,也差不多到頭了吧?
    自打三十八年之後,毓慶宮也沉寂下來。
    沒有了索額圖上躥下跳,外頭說起太子,口碑有些逆轉。
    早先八旗勳貴提及太子爺,私下裏都要說幾句驕奢淫逸,如今卻沒有什麽動靜。
    畢竟是皇上手把手教養出來的太子,真要挑大毛病,還真是挑不出來。
    八阿哥就是被皇父冷待的,這幾年看下來,太子的處境也比自己強不到哪裏去。
    儲位要是不穩,大阿哥這個長子的份量,就要水漲船高……
    一時之間,八阿哥生出願景來。
    皇父明年五十整壽,要知道太宗皇帝五十二就崩了……
    等到郡王的管家離開,八阿哥就去了書桌後,給大阿哥寫信。
    信中自然不會提此事,他隻是在信中問候了大阿哥近況,當成兄弟聊天。
    他與大阿哥不是同胞兄弟,也跟同胞兄弟相差無幾……
    *
    上書房裏,五阿哥睡了個好覺。
    等他醒過來,隻覺得歲月靜好。
    今日的公文處理完了,幾位阿哥正在喝茶,瞧瞧時間,大家也要散了。
    五阿哥就道:“又是辛苦大家夥兒的一天,明天中午吃烤羊腿,卷著吃……”
    三阿哥看了他一眼,羨慕他沒心沒肺的樣子,道:“太平不了幾日了……”
    五阿哥好奇道:“汗阿瑪叫咱們去接駕?”
    這幾年皇父出巡,就愛點兒子接駕。
    去通州跟昌平都是好的,幾十裏,一天功夫;要是密雲、懷柔,就要二百來裏地。
    三阿哥搖頭,說了宗人府的案子。
    五阿哥目瞪口呆,道:“三十多條人命,居然瞞了這些年……”
    他是太後養大的,如今初一、十五也吃全素,聽著涉及人命,對於心裕自是滿心厭惡。
    若是殺了一兩個人,還能辯稱是誤殺,或者有其他緣故,這麽多性命,除了殘暴,再無其他理由。
    “膽子太大了,汗阿瑪可聽不得這個……”
    五阿哥繼續念叨著:“就算不償命,也沒好了,這爵肯定要丟了。”
    三阿哥眨眨眼道:“這爵位是索尼留下的,心裕革爵,可索尼還有其他兒孫在……”
    索尼與國有功,若不是他兩次擁立帝裔,皇位早就轉支了。
    索尼因輔國有功,在一等伯之上,又加授一等公,兩個爵位一起世襲。
    等到索尼薨了,一等公就幼子襲了,一等伯是五子襲了。
    至於索尼的長子,則是因女兒是皇後加封承恩公。
    按照八旗規矩,要是爵位是承爵人本人封的,因罪會除爵;要是爵位是父祖留下的,則是轉支。
    不管如何,赫舍裏家要亂了。
    空出來個一等伯,其他幾房兒子都可以惦記惦記了……
    *
    京城到熱河四百多裏。
    南書房處理好的折子,基本上一晝夜就能到熱河。
    因此,次日傍晚,康熙就看到了宗人府的折子。
    他拿著折子看了半晌,沒有批複,而是寫了一個手諭,放在一個密折盒子裏,上了鎖,吩咐魏珠送出去。
    這是寫給宮裏的趙昌的,命趙昌徹查此事,查的不單單是心裕虐殺下人案,還有那出首的戶下人到底牽扯到哪一方。
    到底是誰攪風攪雨?
    會不會有人以為是他的安排?
    已經到了用晚點的時候。
    康熙卻全無胃口。
    他如今審視自己的兒子們,也擔心兒子們疑心自己。
    他抬頭吩咐梁九功道:“傳太子過來用膳。”
    梁九功應聲去了。
    太子宮,太子剛用完晚點。
    這幾日北山狩獵兩回,各有繳獲,身上鬆快了,胃口也好了不少。
    太子正猶豫著要不要叫上董鄂格格消食兒,就等來了梁九功。
    太子抿了嘴,跟著梁九功出來。
    早年皇父也常傳他一起用膳,可是沒有這樣到了時辰現提溜人的。
    就算是臨吃飯想兒子,不是也應該賞菜麽?
    太子察覺到不對,卻毫無頭緒。
    這會兒功夫,康熙心情已經平複下來。
    太子請了安,看不出什麽。
    康熙叫太子在膳桌邊坐了,看了眼膳桌,道:“今天有蘇子餅,是你小時候愛吃的,朕想起你來……”
    太子也跟著看向膳桌。
    比象棋子大不了多少的蘇子餅,是酥皮甜餡的。
    小時候愛吃甜的,喜歡這個餑餑,現在大了,早不愛吃了。
    若是早年,他就直言喜好,如今卻是點頭道:“倒是有陣子沒吃了,謝汗阿瑪恩典。”
    康熙給太子夾了一枚蘇子餅,自己也夾了一枚。
    早不是舊日味道,別說太子覺得甜,就是康熙也覺得膩了。
    晚點配的茶是大麥茶,康熙喝了大半碗,才去了口中甜膩,可是牙齒之間的餑餑渣子依舊是糊了半嘴,叫人不舒坦。
    幸好膳桌上還有蒸餃跟什錦盒子兩樣鹹餑餑,康熙接著吃了,去了之前的甜膩。
    一頓飯,父子兩人也就半刻鍾的功夫,就放下了筷子。
    等到膳桌撤下去,漱了口,康熙才將宗人府的折子,遞給了太子,道:“瞧瞧……”
    太子曉得這是今日這傳膳的原由了,起身雙手接了過來。
    等到看清楚上麵內容,太子訝然道:“會不會弄混了?”
    心裕的弟弟,之前丟了一等公的赫舍裏家六老爺法保,早年丟爵的原因就是懈怠差事,私下裏騎射為樂……
    康熙搖頭道:“宗人府既遞了折子上來,也是查有實證……”
    不過朝廷問案,除了人證與物證,還是看口供。
    心裕是皇親國戚,否則也不會歸宗人府管轄。
    他的一等伯是超品,宗人府不能直接緝拿,需要先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