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沒人信

字數:538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穿成反派渣爹 !
    蘇錦樓坐於酒樓二樓, 指著榜文牆周圍的鬧劇, 戲虐的問道,“各位同窗,可曾覺得眼下這般場景甚是眼熟?”
    “蘇同窗還有閑心開玩笑?”宋明緊巴著一張臉,感覺氣都喘不過來了, “馬上就要出結果了, 我都快緊張死了。”
    蘇錦樓喝了口茶,搖頭晃腦漫不經心的回道, “結果已定,緊張又不能改變什麽,要是緊張能讓我上榜,我肯定使法子讓我自己緊張的抽搐過去。”
    “蘇兄未免太過妄自菲薄了,”陶真是除蘇錦樓以外唯一比較穩的住的, 身為宜章縣案首府試榜文必有他一席之地, 如今隻是名次高低的區別。
    “蘇兄該對自己多些信心才是, 你怎知你就不能中榜?”
    蘇錦樓搖頭不語,他自己答得卷子自己還能不知道情況?除了第一場帖經試外其餘兩場寫的和一坨屎一樣, 除非考官和閱卷人都是腦缺才會讓他上榜,很顯然能當上考官和閱卷官的人腦子肯定不會進水, 對於落榜一事, 蘇錦樓十分看得開。
    直到看榜人興衝衝小跑過來, 大老遠就喜氣洋洋的恭賀道, “恭喜陶真陶官人榮登府試甲榜第三名, 恭喜蘇錦樓蘇官人榮登乙榜。”
    陶真條件反射的問道, “乙榜多少名?”
    看榜人頓了一下,仍滿臉堆笑著說道,“乙榜……乙榜末位。”
    哦,原來又是孫山之位啊……
    等等!這府試不比縣試,府試隻考三場,考完就完事了,絕對不會加試,一次性錄取五十人,就算蘇錦樓在末位,那也是登了榜的,也就是說人家蘇錦樓已經是童生了,那……那我們這些未登榜的考生還有什麽資格同情人家蘇錦樓隻位居孫山?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好尷尬……
    蘇錦樓腦子有點短路,剛才榜文結果未出他十分想得開,現在他中榜了反倒讓他看不開了,閱卷官眼瞎了吧……就他寫成一坨翔的卷子還能上榜?世界太玄幻請容他緩一緩。
    “你,你確定你看的是宜章縣棠柳鎮的蘇錦樓,不是其他什麽縣的同名同姓之人?”
    “不會錯的!”看榜人以為蘇錦樓高興的找不著方向了,耐心解釋道,“就是蘇官人您的名字,後麵的籍貫裏寫的是宜章縣棠柳鎮,肯定是你的名號,我瞧了好幾遍呢,絕對錯不了。”
    唉,這些考生也是可憐,落榜了如喪考妣,中榜了又患得患失,去年還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考生剛聽到中榜的消息就高興的厥過去了,據說人還沒抬到醫館就沒氣了。
    要他說,這些人還不如他這個幹苦力活的人活的自在,至少他白天踏實幹活,晚上回家安心抱著老婆孩子暖被窩,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安安穩穩,哪像這些書生考個試還有性命之憂。
    蘇錦樓滿腦子疑惑,不對啊!怎麽看都不對勁,第二場的雜文試就不提了,第三場的農業策論,他可是一竅不通的,難道真被他瞎貓碰上死耗子了?稻田養魚之法連蘇老爹這個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莊稼漢都嗤之以鼻,那些說不定連稻子都不知道長啥樣的閱卷官和考官能信?
    嗬嗬,這年頭,還真有慧眼識英雄之人?我運氣一向不大好,老天爺你可別驢我。
    “陶賢弟,”蘇錦樓一臉神遊天外的樣子,雙眼放空目視陶真,明顯不在狀態,“你,你掐我一下唄,我怎麽感覺我做夢還沒醒呢。”
    陶真剛想說什麽,就被宋明打斷了話,“蘇同窗,你不是在做夢,上榜的確實是你,恭喜你得中童生。”
    旁邊的梁淵一臉怨念,似真似假的抱怨道,“蘇同窗,過分的自謙就有炫耀之嫌了,你若是再妄自菲薄,讓我和宋同窗這兩個落榜人該如何自處?”
    蘇錦樓四人找的是同一個看榜人,如今看榜人隻報了陶真與蘇錦樓的名字,對另外兩人的情況隻字不提,結果是什麽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對於明明已經上榜卻還在這裏不願意接受現實的蘇錦樓,宋明和梁淵恨不得當場狂揍他一頓。
    蘇錦樓訕笑,他隻是覺得此事太過不可思議而已,真心沒有使壞在這兩位落榜人士的胸口插一把刀子,他雖然一向喜歡得瑟,但這一次絕對絕對絕對沒有故意炫耀,往別人傷口撒鹽啥的,他已經好久沒幹這種缺德事了。
    陶真提議道,“三位同窗,不如我們先行回客棧?”
    已經得知結果了,在這裏幹等也沒太大意思,何況四人中還有兩位可憐的失意人,難道還要宋明與梁淵在這裏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中榜嗎?這也太殘忍了。
    此時說什麽安慰之言都顯得尤為不妥,蘇錦樓和陶真二人一路沉默,直到行至客棧門口,宋明主動開口,“我離家這麽長時間,家裏人肯定擔心不已,榜單已出,我再留在府城根本毫無意義,所以我打算明日啟程回家,在此預祝二位於院試中金榜題名。”
    梁淵也說道,“我也有此打算,在此預祝二位前程似錦,”又轉頭看向宋明,問道,“宋同窗,既然我倆都要回去,不如結伴同行吧,等到了宜章縣再分道揚鑣,可好?”
    宋明點頭,“有熟人相伴,途中也不會閑極無聊了。”
    又對蘇錦樓與陶真二人說道,“明日就無需二位相送了,我最受不了離別之苦,索性今日就此作別,望各自珍重!”
    宋明抬手行揖禮,梁淵緊隨其後,人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蘇錦樓與陶真總不能還要強求人家來一場告別宴,二人隻能作罷,隨即拱手還禮,就此作別。
    回到房間,蘇錦樓如夢似幻,怔怔的坐於椅子上,手上一個用力,“嘶~疼!”原來,真的不是夢啊……
    可是為啥呢?數千名學子中隻錄取五十人,他蘇錦樓走了什麽狗屎運,這麽低的概率都能被他碰上了,哦,老天,難道是你打瞌睡把眼睛給閉上了?還是說他終於時來運轉了?
    那接下來的院試呢?考還是不考?
    當然要考啊,反正院試還是在臨平府內舉行,不同的是評卷人並不是從府城內的書院選出,而是由五百裏外較遠的書院山長或幕友擔任,主考官也不再是臨平府知府,而是由朝廷委派的督學使者也就是學政主持。
    學政的官有多大呢?學政是由皇帝欽派的翰林充任,每省一人,三年一任,學政考文童兼考武童,所以加提督銜,全部官銜為“欽命提督某省學政”,身份等同欽差,和巡撫平行,隻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充任。
    由此可見院試的分量比之縣試與府試來說,重要的不是一星半點,另外在閱卷規則上亦有不同,除了糊名還需要專業書吏謄抄科考試卷,也就是說考官最終是憑借謄抄副本評卷的。
    為了不讓謄錄者使壞故意做記號,大慶律法明文規定謄錄者不得攜帶任何東西,謄錄所用的紙張墨水均由官家提供,都是統一使用朱砂紅筆謄錄試卷。
    謄寫完畢後還要對讀,對讀就是校對,由對讀官將考生的原卷即墨卷以及譽寫的朱卷一起交給各位對讀生校對,查看謄錄是否有誤,若是校對無誤,對讀官就在試卷上蓋章,然後才進入真正的閱卷程序。
    閱卷時並不是閱卷人想看那張就能看哪張的,先是在主考官與同考官的監督之下抽簽分配,再由內收掌將卷子分別送給各位閱卷人審閱,所以閱卷人員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
    閱卷人員初次閱卷後若是心中滿意即可推薦給同考官,如果同考官對這張卷子同樣中意就可在其上批一個“取”字,再將批了“取”字的卷子送給主閱卷官,假如主閱卷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至此,此張卷子就算是被錄取了。
    這種譽寫對讀層層批閱的做法,有效的防止了考生與官員勾結作弊的可能,像府試中魯士才有意記下字跡把考生刷下去的行為,在院試的審批中是不可能出現的,除了院試,還有鄉試、會試、殿試,所經過的流程都是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就是閱卷人的身份會更加尊貴。
    為什麽院試這一關如此之嚴?縣試和府試與之相比簡直就是小兒科。
    說到底還是因為院試是考秀才的最後一關,之前就有言,秀才與童生之間的地位天壤之別,秀才可被稱為“士人”,算是進入士大夫階層,屬於士農工商中最高級別的人士,可以免除差徭,有見知縣不跪,不能對其隨便用刑等特級權利。
    隻要過了院試,從此就擺脫了平頭百姓的身份,自家的房屋都可以比普通人家的房屋高出三寸,頭上也能戴三寸的頂子,於平民百姓而言可謂是一步登天。
    除了免除徭役賦稅外,普通人家的婚喪之事都會請秀才主持,這樣一來家裏的經濟來源就無需發愁了,秀才識文斷字,身具功名,雖然不能像舉人一樣被舉薦為官,但卻能成為一名紳士,非官而近官,非民而親民,比一般的平頭百姓日子過得更為舒坦。
    蘇錦樓暗搓搓的準備再去碰碰運氣,反正一不用趕遠路,二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不過是交個報名費而已,也費不了幾兩銀子,萬一……萬一就中了呢。
    蘇錦樓一鼓作氣,趁著現在運氣好趕快把院試給考了,這八百年不遇的好運氣,誰知道這輩子還會不會有這般的運道?
    於是第二天當陶真與蘇錦樓聊到接下來的院試時,蘇錦樓很是真心實意的說道,“唉,此次院試不過是碰運氣罷了,中不中榜都沒區別,權當是為了增加考試經驗,來年再戰。”
    陶真,“……”
    總覺得這話有些耳熟,貌似上一次蘇兄在參加府試之前也說過什麽“權當為下一次的考試增加臨場經驗”之類的話,結果呢,人家宋明和梁淵已經折戟沉沙落榜回去了,偏偏這位為了增加經驗的蘇兄還堅守在原地。
    “蘇兄,過分的謙虛可就是驕傲了啊……你別再說這些自謙的話了。”
    蘇錦樓,“???”
    自謙?我啥時候自謙了?自謙的人至少有自謙的本錢,他有啥?就算他再怎麽天賦異稟也不能隻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把自己打造成學富五車的才子吧。
    天知道這次府試他是如何中榜的,他是真心打算陪考來著,碰運氣啥的也是實話,為什麽現在陶大學神覺得他是在自謙?是什麽讓陶學神對他中榜一事深信不疑?
    這年頭,說實話也沒人信了?這也太有礙他以往的忠厚老實安分守己的正麵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