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初戰告捷
字數:622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穿成反派渣爹 !
軍隊中的主帥不僅要負責統籌全局, 還是整個軍隊的靈魂支柱, 如今主帥被疾馳而來的箭矢逼落馬下, 又被馬蹄傷了眼睛, 來勢洶洶的白荻大軍頓時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
城樓上的將士一片叫好,他們隻在短暫的驚訝過後便紛紛主動請纓, “將軍, 請您下令讓我們迎戰,至少要把周將軍的屍骨帶回來。”
“是啊,將軍, 您下令吧,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周將軍為國捐軀後還受白荻人的侮辱, 如今那呼邪律身受重傷, 趁著白荻軍心動蕩, 我們得趕緊出戰,慢了, 就來不及了。”
胡瑉深知事不宜遲, 戰機轉瞬即逝, 他當機立斷道,“蘇教頭, 你帶領兩千人出城迎戰, 務必將周將軍的屍身帶回來,顧副官, 你帶領一千人幫助蘇教頭斷後, 其餘人等與我在城樓上一同為蘇教頭與顧副官掩護。”
蘇錦樓是個神射手確實出乎意料, 胡瑉一直以為周弘文私下裏交代要弄死的人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從未想過蘇錦樓臂力驚人,竟能將箭射得如此之遠,且又是百發百中,三箭齊射,此等本事實屬世間罕有。
怪不得當初周弘文還特意強調不能讓蘇錦樓接觸弓箭,那時他還奇怪為何有此囑咐,現在看來對方應該早就知道蘇錦樓射藝不凡。
一路走來,蘇錦樓麵對軍中的冷暴力選擇沉默忍受,這讓胡瑉誤以為蘇錦樓外表弱雞內裏也是個弱雞,弱雞好啊,等出戰之時隨隨便便將人扔到戰場上,肯定活不過半柱香的時間,輕輕鬆鬆就能對二公子交差,還不引人懷疑。
可現在看來,原本的計劃顯然是行不通了,知己知彼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既然蘇錦樓有真才實學,他就任其發揮,也好借此探清此子的底牌,等充分了解到蘇錦樓的手段,再重新考慮該怎樣神不知鬼不覺的置其於死地。
若是蘇錦樓在此次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待其身死,他定要借此良機挑撥涼王與麾下武將之間的關係。
蘇錦樓是涼王親自下令調入先鋒軍中的,而涼王嫡子卻在背地裏使絆子想要殺死蘇錦樓,此事一旦爆發,定能在武將心中劃下一道不可磨滅的隔閡,再加上大人私下裏的安排,完全能夠削減涼王大半勢力。
當然,作為害死蘇錦樓的凶手,此事一旦傳揚出去,涼王頭一個要收拾的人就是自己,可是為了太子殿下的大業,為了維護大慶正統,即便自己身死,也在所不惜。
別人不曉得眼前這個深受主帥信任的胡將軍乃是一個暗探,亦是方世澤安插進入涼王陣營中職位最高的武將,對於胡瑉把首戰交由蘇錦樓統領,大家都持遲疑態度。
蘇教頭箭法高超,確實當得起教頭一職,但他以往一心科舉從未領過兵打過仗,即便他在閑暇之餘讀過兩本兵書,也並不是意味著他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將領。
首戰與軍心息息相關,將首戰交給這樣一個沒有經驗的新人,將軍之令實在太過草率。
顧飛委婉的說道,“將軍,蘇教頭以前從未帶兵迎戰,初戰就命其領兵,是否有些不妥。”
“不必多言,”胡瑉言簡意賅,力排眾議,“蘇教頭六箭射傷敵軍主帥,重挫敵軍銳氣,鼓舞我軍軍心,此等本事試問在場之人有誰能比得上的?”
又對蘇錦樓說道,“蘇教頭,我相信你必定不會辜負我的期望。”
看著胡瑉眼中滿滿的信任,蘇錦樓感動的熱淚盈眶,若不是先前胡瑉給他挖了一個又一個大坑,他差點就喊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口號了。
蘇錦樓抱拳,聲音鏗鏘有力,“承蒙將軍信得過屬下,屬下必定奪回周將軍的屍身!”
這句話倒是無半點虛假,周摯死守城池誓與雍城共存亡,雖說最終雍城失守,但他的忠肝義膽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如朗月昭昭,清晰可見。
蘇錦樓打心底裏敬佩這位舍身取義的將軍,他不願見到周摯死後還被白荻人鞭屍侮辱,更不願看到其曝屍荒野無法入土為安,故而他領命後迅速點齊兵士,領著這兩千人出城迎戰。
正值白荻軍隊人心不穩之際,懷餘城城門大開,隻見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帶著千餘個騎兵氣勢洶洶的衝了出來,不一會兒就與白荻最前麵的士兵交上了手。
蘇錦樓背著弓箭,騎著戰馬,抽出腰間的長刀,見人就殺,無一絲猶豫手軟,刀鋒銳利,在陽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眨眼間就有五六個白荻士兵成為刀下亡魂。
蘇錦樓所帶領的慶軍見其攜猛虎下山之勢,殺人如切菜般果決,銳氣衝天無人可擋,頓時心情激蕩熱血沸騰,不用蘇錦樓出言鼓舞就怒吼著舉起手中的武器奮勇殺敵。
“殺啊!”
“殺!殺!殺!”
兩千慶軍喊聲震天,一時間聲勢竟是壓過了白荻的一萬兵力,站在城樓上隨時待命準備回援的顧飛目露驚豔之色。
“將軍,屬下終於明白您為何總是對蘇教頭另眼相看了。”
蘇教頭雖是文人出身,但卻無一絲文人的驕矜之氣,且箭術超群,膽氣魄人,如今觀其領兵之勢,竟與軍中老將不相上下,白荻人以驍勇善戰聞名,可在蘇教頭的手底下卻如遇見了狼群的羚羊,個個無反擊之力。
莫非將軍早就知曉蘇教頭乃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要不然將軍怎會一反常態去看顧一個文人,或許涼王殿下確實私下裏有所囑托,但卻不是囑托將軍讓蘇教頭白攬功勞,而是讓將軍把蘇教頭作為秘密武器使用。
嗯,看來蘇教頭應該不是涼王的私生子了,先前的種種猜測都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將軍高瞻遠矚,用人不疑,屬下心服口服。”
胡瑉毫不心虛的接下了顧飛的讚美之言,盡管他對蘇錦樓青睞有佳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坑人,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此時樹立一個英明神武的將軍形象,反正蘇錦樓是他手底下的兵,調遣下令的人也是他,如今蘇錦樓在戰場上如魚得水,當然就是他知人善任的功勞,即便這個“知人”有點水分,可好歹“善任”是實實在在不摻一點虛假的。
顧飛性格耿直,向來是有什麽就說什麽,見到蘇錦樓殺敵殺的興起不由感歎道,“蘇教頭不僅射藝不俗,身手也是一等一的靈敏,當真是個天生的將才,他以前為何想不開偏偏去考那什勞子科舉?天天悶在屋裏看書能有在戰場上殺敵來的痛快?”
胡瑉眼中意味不明,看著戰場上蘇錦樓越殺越勇猛,凡靠近他身邊的白荻士兵無一不死於其刀下,心裏暗自想到,若是此子願意投入太子麾下,他也不介意放其一條生路。
“戰場上刀劍無眼,一不小心就會受傷,丟掉性命亦是常事,有誰願意好好的安生日子不過,跑到戰場上搏軍功?”
胡瑉指向戰場,“蘇教頭雖武藝不凡,但他終究是一個人,且白荻兵力遠多於我軍,待白荻主將控製住士兵,情勢會立馬反轉。”
從城樓上觀看,蘇錦樓率領的兩千人似是插入白荻大軍的一支利箭,趁著白荻主帥受傷,出其不意的攻入軍中,加上蘇錦樓的驍勇善戰,其身後士兵勇猛精進,短時間內就殺掉了白荻一千餘人,可越是靠近周摯的屍身處,所遭受的阻力越大,前進的速度也隨之慢了下來。
白荻這次是有備而來,除了呼邪律這個主帥外,底下還有三個將軍負責調兵,短時間的慌亂過後,白荻的左翼先鋒將軍呼延鴻率先冷靜下來,見蘇錦樓帶領著慶軍不斷向吊著周摯屍骨的地方靠近,轉瞬間便料到了慶軍出戰的目的,立馬率領士兵上前圍剿。
蘇錦樓見呼延鴻率軍攻來,長笑一聲,不退反進,右手舉起長刀揮劈而下,與身邊十多個白荻士兵戰作一團,他身形矯捷,左閃右躲,迅速移動,加上身後慶軍的幫襯,短時間內白荻士兵無法形成合圍之勢,不到片刻便被屠殺殆盡。
蘇錦樓凶悍無比,且似乎不知疲倦為何物,刀鋒所過之處每每帶起一道血痕,一時間殺的白荻士兵心神俱裂,竟無意識的遠遠逃離,不願再靠近蘇錦樓。
呼延鴻心知自己不敵,便想著用人海戰術生生耗死蘇錦樓,此時見底下士兵竟不聽自己的命令,氣的抽出長劍殺死了身邊一個後退的士兵。
“誰再敢往後退一步,本將就先送他上路,給我殺!”
軍令如山,後退便會死,且當了逃兵亦會連累家中父母親人,眾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破釜沉舟,斬斷後路,不約而同一起衝向蘇錦樓。
蘇錦樓身邊壓力驟增,敵眾我寡,他再怎麽武藝超群終究沒有三頭六臂,爭鬥之間後背肩胛處都添了新傷。
城樓上,胡瑉見慶軍開始呈現疲態,立馬走到牛皮鼓前親自擊鼓,所謂擊鼓進軍,鳴金收兵,胡瑉作為先鋒軍的最高統領,現在親手擊鼓,為的便是鼓舞軍心。
鼓聲渾厚,旋律激蕩,遠遠的傳到戰場之上,慶軍聞聽此聲,似是打了雞血一樣,吼聲洪亮,殺敵的動作越發迅速,一掃先前的疲態。
蘇錦樓帶著士兵一路殺到周摯的屍骨處,他的臉上脖子上以及身上都被鮮血染紅,手中緊握的長刀卻是如未出鞘一樣,鋒利幹淨,不沾一滴血跡,手起刀落間,砍斷了吊著屍骨的繩子。
將屍骨置於戰馬之上後蘇錦樓見周圍又有數十士兵逞合圍之勢襲來,他趕忙上前砍殺了最近的兩個士兵,“當當”兩聲,蕩開敵軍的長矛,蘇錦樓跨步上前,一刀揮過一人的麵門,另一腳踢在另一人的第三條腿上,又接連把兩人踹飛到人群密集處將其餘敵軍放倒,趁此空檔抓住韁繩與馬鞍利落的翻身上馬。
“駕!”蘇錦樓一拍馬屁股,馬兒揚蹄疾馳飛奔回程,一路上他左右揮刀,所過之處試圖阻攔他的敵人非死即傷,就這樣他浴血奮戰,一往無前,帶著餘下的慶軍生生的衝出了白荻士兵的包圍圈。
城樓上,見蘇錦樓率軍回程胡瑉連忙下令道,“顧副官,趕快率軍接應蘇教頭。”
“是!屬下領命。”顧飛一刻都不敢耽擱,動作迅速的帶著一千慶軍衝出城外為蘇錦樓斷後。
蘇錦樓在前麵騎馬狂奔,後麵的呼延鴻緊追不舍,直到顧飛率軍來援才有了一絲喘息之地,行至城門口,蘇錦樓陡然頓住身形,回首望去,隻見呼延鴻指揮著士兵拖延顧飛撤退的腳步,不遠處其餘白荻大軍正向這邊逼近。
當白荻大軍進入射程之內,城樓上滾石箭矢如雨點般紛紛落下,先鋒軍當初疾行的目的就在於支援函裕關,輕車簡行後所帶的軍資不多,軍中箭矢根本經不住長時間的消耗,一旦沒了箭矢,白荻勢必會全力攻城,到了那時為了守住懷餘,不管城外有沒有慶軍逗留,胡瑉都必須下令關閉城門。
蘇錦樓看著眼前半開的城門,又瞧了瞧遠處無法脫身的顧飛,當機立斷將背後弓箭取出,轉眼之間對著呼延鴻射出三隻利箭。
呼延鴻本以為蘇錦樓會立馬進城,萬萬沒想到對方冷不丁的放了冷箭,而且一射就是三支,他的身手可沒呼邪律那般靈活,慌亂中躲過了第一支箭,卻被第二支箭射中了眼睛,又被第三支箭穿透了腦袋。
主將被殺,軍心潰散,白荻士兵不知是進是退,見狀,蘇錦樓立刻調轉馬頭衝到顧飛身邊,砍殺了周圍的士兵,和顧飛通力合作一起率領餘下的慶軍回到了懷餘。
白荻主帥受傷又死了一個主將,損失不可謂不大,見城樓上的士兵殊死抵抗,短時間內沒法攻陷懷餘,餘下的兩位主將當即決定鳴金收兵。
首戰告捷,守衛懷餘的慶軍雖然疲憊不堪,精神上卻亢奮不已,他們不由得為退敵歡呼,為奪回袍澤的屍骨歡呼,更是為了蘇錦樓而歡呼。
不知何人帶頭,先是一兩聲,後來聲音越聚越多,最終匯成了一句話。
“蘇教頭威武!蘇教頭威武!”
聲音響徹天際,久久回蕩在懷餘城樓之上。
城外殘留了一地的屍體,鮮血浸染著大地,紅霞染紅了半個天際,幾隻烏鴉徘徊在上空發出沙啞刺耳的聲音,給這場戰爭平添了幾絲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