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誰換得藥方
字數:305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皇後如此多嬌 !
她怎能為了寧妃,而輕易得罪太後?這一招太極,已經將所有推脫在韓雪晴身上——要怪,就隻怪她招惹了不該招惹之人!
晴貴嬪一僵:“書信什麽,那些人自然是得手之後便損毀了——這都多少時日,誰還專門留著?嬤嬤不是也說,那些宮人都已招供?至於這物證麽……聽聞柳尚書常常打賞宮人自家定製的銀luo子,花色與字樣……可與宮中不同,也與尋常人家不同啊。”
你進她便退,你退她還有後招!
柳瑤華瞟其一眼:“這種事,連幽居深宮的晴貴嬪都知曉了,怕也是知之者甚眾了。如此,不管是搜刮,還是另外定製副一模一樣的,想要栽贓,怕也無不可吧——隻要那人想扳倒柳家,除掉本宮……便多的是時間準備。而,晴貴嬪你所言,什麽其一其二其三,又有何用處?柳錦華——本宮的長姐,脾氣秉xing並非十分純良,這幾年她宮內是怎麽個怨聲載道,想必太後也知曉幾分吧?
說不得,是那些宮人眼見著事態不好,這才想著賣主求榮?嗬,背主之言,本宮從不相信,若晴貴嬪非要信了,旁人也沒法子!
更何況……貴嬪不知,太後您或許會記得。那為帝姬診病的太醫,不是已經被皇上革職查辦?之後,為帝姬問診的,是皇上欽點的華老太醫!後,帝姬病基本大好,華老太醫年歲也高,在其告老還鄉後,直到帝姬出事之前,碧霄宮那邊根本無一太醫前去——世態炎涼猶可不說,本宮隻問晴貴嬪,這被你抓起來的,又是那一位禦醫啊?”
說著,那眼中陰冷之意毫不加掩飾。
外間,人影晃動,在眾人還未覺察前,已經離身而去。
那外頭偶然佇立的,卻是得了消息趕來“救苦救難”的宣楚帝。
李延年回稟,晴貴嬪與太後竟是將寧妃與柳錦華那毒婦所為之事牽扯一處,已經命人傳話而去,要先行審問——可他撂下公事前來,卻發現……
他所選之寧妃,並不會要他失望,哪怕事前毫無準備,也可嚇得那些想要拿捏她之人不敢輕易動手。
詐,乃詭謀也,兵行險招不外乎如此。
如此,便由著她自由而行吧,雛鳥也終須展翅,才可翱翔蒼穹。
“本宮猜著,你該是尋的本宮派去碧霄宮的一位年輕太醫的晦氣,這才將矛頭對準的本宮吧?”
說著,瑤華轉頭對上太後,恭謹道:“太後娘娘,這事,本也不該臣妾言語什麽。隻是,這宮裏慣是個清冷之地,沒了利用價值,便是個宮人都敢給主子娘娘甩臉子……並不是臣妾有何抱怨,實在是當初柳錦華境遇糟糕透頂,那膝下花芥帝姬好歹還是帝女,竟是無人照料,久病不愈,也無人問津——哪怕臣妾與柳錦華再怎麽不對盤,可帝姬怎麽也要喚臣妾一聲‘姨母’的,不言不問,還可堪為人?
於是便好言相托一位禦醫,能時不時前去碧霄宮裏,為花芥帝姬診治,莫要小小年紀遭那麽些磨折——本是痊愈,不用再吃藥,可臣妾都想不到,這柳錦華心腸歹毒到如此,能換了湯藥灌花芥,至於之後那太醫是如何交代,又是如何汙蔑,臣妾便不得而知了!
實情,便是如此,不知晴貴嬪可有聽明白?若是再有懷疑,尚可繼續查證!本宮無一句妄言!如此,貴嬪……可還有別的話說?”
“若真如寧妃所言——事態似有多處疑點!”明青抬眸對太後道。
太後陷入深思,並未對明青今日多言而起疑——柳錦華之事發生不過一夜,她也沒那麽多時間準備,因而,很多事由,來不得深究啊!
晴貴嬪眸光撚轉,略微一頓,昂首道:“既然寧妃想要聽,臣妾說便是——碧霄宮雖地處偏僻,但是行走宮人與侍衛並不會少,有不少人瞧見寧妃身邊的貼身宮女司畫司書等,常常來往與碧霄宮左近。而,為帝姬診病的太醫分明交代,是寧妃您為柳氏錦華提的換藥主意……”
瑤華冷然一笑:“哼,那是他死也要拉個墊背的——明知藥物被換,卻不上報朝廷亦或華怡夫人與太後,其心本就當誅,其所招認口供還如何做的數?難不成,晴貴嬪所說,被bi無奈,才來請太後秉公查明的竟隻是這麽點點事情?這也太拿本宮性命清白不當回事兒了吧?嗬,如此說來,上一次,華怡夫人所捉的那名太醫,臨被收監前還嚷嚷華怡夫人在本宮初入宮時,故意下了藥,使得本宮被打入冷宮——本宮卻從未對外嚷嚷,也並未覺得是什麽大事,無非認為是那狗故意亂攀咬,人還能跟狗一般見識?他咬你一口,你還要咬回去?”
“混賬!那劉太醫實在過分!”華怡夫人當先惱道,卻是打量上首上官氏神色,神色裏的緊張是誰都能瞧得出。
太後忘其一眼,哼了一聲,卻不做理會。
華怡夫人忙解釋:“那劉太醫為人十分不靠譜,分明是如瑤華妹妹所說……哼,果真是狗亂吠!”
說著,也看了晴貴嬪一眼,不再言語。
“是,所以本宮並未相信,若都跟晴貴嬪一般,聽風便是雨水,自以為捏住了什麽把柄,跑來太後您這裏吵吵鬧鬧的,這宮裏還不得亂了套?”
“可,臣妾這裏卻是有寧妃親筆所寫一張藥方!”晴貴嬪語不驚人死不休,竟是指著桌上一張疊了數次,已經折痕十分明顯的白紙說道。
瑤華挑眉:藥方?她再是神通廣大,也是從不碰藥的。
這張單子……
上官氏也不知心思在何處,並不多做理會幾人間的暗流洶湧,端著肅然蕭索的麵龐,示意明青將單子遞給寧妃瞧。
瑤華木然接過,隻一觀紙便低聲笑道:“哼,心機雖好,可內裏內容不用看了,知曉臣妾舊習的人都不用看那筆跡,便可辨別是否為臣妾所為。”
瑤華對上上官氏道:“太後,臣妾宮內所用紙張,皆為素雲淺花箋,旁的紙張雖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