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淤淺

字數:4835   加入書籤

A+A-




    終於到了出行的日子,春氏也跟著去了。

    夜裏,天光還沒亮的時候,四阿哥早早地就已經先去了直郡王府那裏。

    等到和直郡王會合了,再從四貝勒府前的大路上經過——護軍和侍衛跟著就擁護著馬車過去了。

    跟車的隨從有幾十個人,前院的奴才也都去了一大半,府裏倒是一下子就顯得有些空蕩蕩了。

    這一次稍有不同——皇子們的隊伍先行出發, 等到了城門口再迎接萬歲。

    福晉如今的肚子已經能稍微看出一些起伏了,臨行前,她倒是對著春氏囑咐了幾句,但是也沒指望太多。

    春氏比福晉還要沒有信心。

    她隻是個侍妾,顧氏是格格——要說身份上的差距呢……確實是有。

    不是天壤之別。

    但是這一趟出門,衣食住行, 種種細節預備,她和顧氏對比之下,實在太過慘烈。

    ……

    福晉烏拉那拉氏站在門口,深深地目送著一行人遠去,隨後放下了撐在後腰的手。

    回想春氏剛才縮著腦袋沒精打采的模樣,再想到四阿哥之前說過的話,福晉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什麽“李氏要留下來照顧弘昐”……都是借口。

    他不是要帶顧氏在身邊,而是要把顧氏和李氏等人隔開。

    換句話說,他並不覺得留著顧氏一個人在府裏,顧氏可以護得住自己。

    哪怕就是幾天。

    也並不信任福晉。

    福晉有點泄氣,正在出神,突然就感覺肚子裏的寶寶滾了一下。

    已經五個月了——按照太醫和嬤嬤們的說法,這時候是能感受到胎動了。

    她伸手捧住了肚子,一種酸酸的溫暖從心底蔓延了開來。

    ……

    春氏這一路上都憋著一股勁。

    從上車的時候,她就偷偷地打量著顧幺幺。

    顧氏畢竟得四爺的寵愛,什麽用的都是好的。

    再加上主子爺賞賜源源不斷——有這一份底氣支撐著, 她神態之間都是淡然。

    反觀春氏——從上車的時候,就擔心自己這兒新衣裳被坐皺了,那兒釵環掉了……

    實在是操心得不行。

    跟著的奴才也不都是春氏的人,也有前院裏的幾個老媽子。

    這時候看著春氏一路上都操心這些身外之物, 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模樣——老媽子們不由地就彼此擠眉弄眼笑了笑。

    禦駕親臨——儀仗分外浩蕩,皇子們都在前麵護駕,隨行的護軍和侍衛陪伴在馬車周圍。

    坐在馬車上的顧幺幺正在從飄起的馬車窗簾縫隙看著外麵——這是自從上一次江蘇之行之後,她第二次離開京城了。

    雖然去的也隻是京郊。

    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皇室宗親女眷們來說,也已經算是難得了。

    從皇城出來,有一部分的大路是兩邊完全戒嚴的,但是等到行了一半,顧幺幺就看見了街道兩旁都是簇擁著的人群。

    百姓們山呼萬歲,有人將孩子舉在肩膀上,興奮地一邊被官兵們攔著,一邊伸長了脖子向禦駕的方向張望著。

    也有人跪下來虔誠磕頭。

    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還有人看見了後麵跟著的女眷馬車——於是紛紛議論起來:有說那是宮裏娘娘們坐的,也有人笑說話的人沒見過世麵,說這馬車一看就是貝勒府裏的姬妾而已。

    估計隻是幾位陪著萬歲爺出征的皇子們帶著的愛妾。

    娘娘……娘娘的馬車能是這個規格麽?

    眼看著人群越來越熱鬧,顧幺幺不好再繼續看下去,於是將車簾子給放下了,微微閉了閉眼,向後靠在馬車壁上。

    今兒起的實在是早,幾乎是半夜就起來梳妝打扮了, 又在府門口等了一早上。

    這時候是犯困了。

    嗓子有點幹癢——顧幺幺咳嗽了幾聲,爾曼立即就將隨車攜帶的食盒給打開, 先倒了一碗綠桔茶, 又拿了幾樣膳房準備的小零食。

    路上奔波,再加上這一次又是陪萬歲出行,哪裏停,哪裏止,由不得四爺能做主。

    於是膳房特地多備了許多小酥餅——一口一個咯嘣脆,也好存放。

    ……

    春氏那邊,就糟糕透了。

    走了一個時辰,她就……

    唉,都怪早膳喝了整整一碗小米粥!

    伺候的婢女也沒什麽好法子——別說這是跟著萬歲爺出行了,就算是跟著四爺出行,以春氏這般不受寵、不起眼的身份。

    也不可能說讓隊伍給停下來。

    車裏雖然說是備了方便的器皿——但畢竟是有異味的。

    一般來說,女眷們都是到了半途歇息的時候,才會在車上解決,然後立刻讓奴才去處理掉,上麵再撒上香灰。

    再講究一些的,車裏還要用幹花瓣或者熏香去味。

    但是大活人總不能被尿憋死——春氏沒辦法計較那麽多了。

    ……

    好不容易,黃昏之前,終於抵達了永定河旁的皇莊。

    負責皇莊的官員、管事、上下一幹能說得上話的頭領們,早就已經跪迎在路邊。

    還有與永定河河工相關的官吏們,也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

    能不灰頭土臉麽?

    京郊風大,這些人都跪在路邊恭迎聖駕——滾滾而來的都是風塵。

    他們吃土吃了大半天了。

    等到禦駕停了下來之後,康熙連皇莊的住處都沒有進去,也沒有稍作休息,直接就要帶領幾名扈從大臣侍衛、還有直郡王、四阿哥他們親行往閱永定河。

    永定河從這裏還有一小段距離,需要換乘小舟出發。

    而且走到半道的時候,因為小舟淤淺不能行進,還要再換成早就已經預備好的小艇。

    這事兒看著平常——其實是有一定危險性的,若非熟悉河道之人帶路,小艇也容易限於淤中。

    但是康熙還是堅持要親自過去。

    永定河床較京城城區地麵高出三四十米,一旦水發,首當其衝的便是京城。

    他還記得:三十二年前,那是康熙七年時的夏天。

    京城就曾經大雨連綿,導致永定河洪水暴發,大水從京城的街道上滾滾而過,如咆哮的惡龍一般直接衝進了正陽、崇文、宣武門,

    很是嚇人。

    最誇張的是:當時連午門的一角都被浸崩了。

    沒錯,浸崩了……

    康熙帝當時雖然年少,但對這一幕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或者換一種說法:他被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當時永定河還不叫做這個名字,這個名字也是康熙後來改的——帝王親自賜名永定河,建廟立碑。希望此河永遠不要溜急淤沙,泛溢橫決,禍及百姓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