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焦點問題(8)

字數:398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震動 !
    簡單地休息了一下,現場會的另一個參觀活動,就開始了。依舊是警車引導,長長的一列車隊從縣賓館出發,駛過縣城不寬街道,進入縣鄉公路。與上午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沒有進山,而是直奔城郊的平川而去,目的地也變成了城關鎮的東河沿村。
    東河沿村就在縣城的邊上,離縣城不過三四公裏的樣子,可以說是城市邊緣了,出城不久就可以看到大片平整的耕地,以及漸漸出現的蔬菜大棚,當大棚逐漸密集的時候,也就預示著東河沿村到了。
    東河沿村是全縣集中連片種植蔬菜的專業村,也是傳統的蔬菜種植村。東河沿,顧名思義就是在河流的東邊,而河流就是沿著山腳邊蜿蜒流經河陽縣城的小清水河,山間匯聚的溪流在山腳形成了河流,沿著山勢流過縣城,從縣城西側注入清河,成為清河的上遊支流,因此叫小清河。東河沿村就處在山、川、平地之中的平川地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條件。
    由於河陽縣離省城河州市不遠,東河沿村多年來就是河州市新鮮時令蔬菜的生產基地,常年為省城幾個大型批發市場和超市供應蔬菜。因為有著穩定的銷售渠道,東河沿村的蔬菜種植起步早,麵積大,經驗也比較豐富,是河陽縣最早致富的村莊之一。
    河州市到河陽縣之間的交通,以前在沒有建立永久性大橋的時候,還相對比較困難一些,隻能是利用季節性浮橋過河,來往需要根據河水的水量情況,但這也沒有影響到東河沿村的蔬菜種植,相反倒是可以根據浮橋情況,適當地調高蔬菜價格。
    傳統的蔬菜種植基地,以往隻是一些保障生活的季節性蔬菜,也就是大田蔬菜,可卻是城市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計劃經濟年代曾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包產到戶和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塑料大棚的廣泛使用,反季節蔬菜逐漸被村民所接受,並占據了主導的地位,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承包地裏搭起了蔬菜大棚,有的家庭還不止一個。
    大量新鮮誘人的反季節蔬菜,在嚴寒的冬季和春節期間,出現在蔬菜市場和超市,極具賣相黃瓜、辣椒、西紅柿,這些往常並不是十分金貴的蔬菜品質,卻因物以稀為貴,不但賣得個好價錢,而且還獲得了極好的口碑。
    得益於反季節蔬菜,東河沿村迅速富裕了起來,成為了全縣羨慕的典型。最早一個建起三層小樓的村民,就在東河沿村,最早一個買家庭轎車的家庭,也是在東河沿村,最早一個電視村,還是東河沿村。很多的第一個都是東河沿村創造的,各類的報紙、電視,國家的、省市的,經常有東河沿村的新聞,一時間東河沿村成為省市家喻戶曉的明星村、典型村,是人人羨慕和向往的所在。
    也就是這個時期,無數的目光也開始關注起東河沿村,尋求合作的部門和個人越來越多,聯產聯營是最多和最常見的方式,商超聯動的方式也好多,但由於東河沿村的蔬菜種植都是各家自己生產經營,自由度很高可集中度不足,生產和管理條件各家差異很大,很難滿足大批量的聯產訂單,更難以通過商超嚴苛的檢驗檢疫門檻,成為了一個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
    樹立好東河沿村這個全省、全市的典型,擴大典型示範效應,一直是河陽縣委、縣政府重視的問題。增強東河沿村的生產能力和綜合素質,引導菜農采用更安全低毒的農藥,規範科學的種植管理模式,是重要和迫切的問題,而更為關鍵的問題,還是適應規模化種植的需要,增加更大更穩定的競爭力。
    功夫沒少下,效果卻並不如預期的好,菜農嚐到了差異化種植的甜頭,對訂單農業並不是很感興趣,而且也不願受到過多的約束和幹預,多種嚐試和努力都無疾而終,菜農依舊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感覺種植,直到北京博農集團的進駐,給了縣委、縣政府希望的曙光。
    至因為博農集團的想法使縣委、縣政府眼前一亮,還是博農集團提出的集約化、規範化、科學高效的蔬菜種植模式,符合未來的的發展趨勢,也迎合了縣委、縣政府引導東河沿村做大做強蔬菜種植業的發展思路。
    讓縣委、縣政府動心的不但是博農集團的項目方案,以及實際運作的項目效果,全玻璃鋼架結構,全自動噴灌作業、高科技育苗除草除蟲、空調調節溫濕度,工業化大生產的生產運行模式,不但新穎,而且讓人大開眼界。這些先進的設備和運作模式,不但有電視片展示,還有設備和技術引進國以色列農場的實地參觀,由此也對博農集團的遠景設想深信不疑。
    盡管有人還是清醒地看到了項目潛在的風險,特別是巨大投資之後的收益風險,以及項目投資周期的回報率,但在一片熱火朝天的興奮裹挾之下,一些反對和質疑的聲音顯得微弱,很快就淹沒在了迅速推進項目的進程之中。
    其實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從始至終都被漂亮的外衣的華麗掩蓋下進行著。由於有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進,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親自關注,以及縣政府和鄉鎮組成的高效農業項目工作組的強力推進,剛開始還抱著懷疑態度的菜農逐漸動心了,尤其是村裏的種菜狀元潘英賢的積極參與,打消了很多菜農的顧慮,紛紛開始了投資。
    一切都是計劃和規劃好的,配套的服務措施也是到位的。似乎就料到了一個全鋼架玻璃大棚七八十萬的投資,是一家一戶菜農說難以承受的,縣裏動員了農村信用聯社的工作人員現場辦理貸款手續。從簽訂合同,到辦理貸款,都是在地頭一條龍就辦結完成了,菜農就等著當農場主,享受著按電鈕的輕鬆工作帶來的愜意和豐厚收益了。
    辦完了所有手續,等到現有材質不同、大小不一的塑料大棚拆除完畢,博農集團的設備和安裝技師也就到位了。很快以往布滿低矮破舊大棚的平川地裏,就聳立起一棟棟全鋼玻璃大棚,專用的用電線路也架設到了地頭,燈光隨著設備開始運行之後,夜晚的星空下,遠遠望去就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一樣璀璨奪目,成為河陽縣一道靚麗的風景。
    隨著大棚和滴灌設備,以及空調的安裝到位,安裝技師撤出現場之後,農業技術人員進駐的大棚,他們帶來了優良的水果玉米種子,手把手指導著菜農種植,並詳細講解著蔬菜的田間管理和具體要求,直到看到每一戶菜農都種植完畢,並不再有任何的問題之後,才安然離去。隨後更是過幾天就來到大棚,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盡管拆除大棚和建設新棚用去了將近二個多月的時間,耽誤了一季蔬菜的種植和收益,但看著大棚裏綠油油長勢喜人的水果玉米,菜農們還是內心充滿的喜悅和期待的,就等著一個半月之後玉米收獲之後豐盈的收入。
    按照技術人員的介紹,以及回購協議,水果玉米是按穗收購的,每穗玉米不論大小,一律按五元收購,而且是現場收購,現場結付。一個標準大棚,栽種一萬餘株玉米,按一株玉米兩穗計算,保守估計就是十萬元,刨去種子、農藥、用電和用水,以及貸款利息近四萬元,純利收入六萬元。一年栽種三棚,純收入可以達到十八萬元,四年不到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資,集團與菜農簽訂的是十年包購合同,到時候所有擁有大棚的家庭,就全成為了名符其實的百萬富翁。
    這樣美麗的遠景之下,看著大棚裏顆顆挺拔的玉米,簡直就像看著一顆顆搖錢樹一樣,每個人的心裏都是美滋滋,充滿著甜蜜的滋味。
    就像每個騙局的結尾一樣,玉米豐收在即,博農集團卻消失的無影無蹤,看著將要成熟的玉米,盼望著收獲的菜農怎麽也等不下去了,可不但是菜農,就連縣委、縣政府的人也聯係不到博農集團的,北京昔日大寫字樓裏豪華的辦公場所人去樓空,災難毫無征兆地就降臨了。
    消息傳來,東河沿村一片嘩然,百萬富翁的夢想瞬間破滅,家家成為了百萬負翁,不但半年的辛苦化為烏有,每家還都欠著農信聯社七八十萬的貸款,而且都是以土地和房屋作為抵押的,一夜之間家家成了無家可歸的人。
    震驚之餘就是恐慌,恐慌漸漸穩定下來之後,矛頭就不約而同地指向積極倡導,並率先示範的潘英賢頭上。騙子找不到,縣委、縣政府惹不起,就隻好把怨氣撒在同村人身上。
    麵對全村人的埋怨,想想自己背負的一百多萬元的貸款債務,又氣又急的潘英賢百口莫辯,積鬱之下隻好用農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用鮮活的生命給了全村一個慘痛的交待。
    出了人命,不但驚動了新聞媒體,也驚動了省委、省政府,輿論嘩然之下公安出麵,不但抓獲了博農集團的涉案人員,而且也牽出了縣委、縣政府利益交換的內幕,盡管嚴肅處理了相關人員,可潘英賢的生命卻是再也挽回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