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繼續視察(13)

字數:366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震動 !
    羅琳女士講完話,站起身來向著主席台上的眾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向著台下深深地鞠躬致謝。www.用這樣的方式回應大家的掌聲,結束了她的即興言。
    掌聲和歡呼聲再次響起,台上台下融為一體,都對羅琳女士的講話,抱以由衷的讚賞和歡迎,也飽含著對她個人事跡的讚許和欽佩,當然也有對她本人的欣賞。
    羅琳女士的講述很簡略,很多艱辛的過程也是粗略地帶過,可在每一個聽到的人看來,卻充滿了曲折和困苦,每一步都是含血帶淚的。一個農村出來的紡織女工,原本正常的路徑應該是依托國有企業,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然後就是生兒育女,然後就是退休和頤養天年。國有企業給了她堅強的後盾,使得這一切都順理成章地成為一種固定的軌跡,也是一條看似圓滿的成長之路。
    可這一切隨著企業改製的出現戛然而止,國有企業不複存在,賴以生存和依托的支撐瞬間崩塌,設計好的路徑沒有延續下去的理由,隻有一個現實殘酷地存在,那就是下崗失業。原本改製的初衷是更好地激企業生產活力,使企業能夠甩掉不必要的社會性包袱,減員增效之後更好的展。如果是這樣的話,像羅琳女士這樣的高級技工,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幹,不僅能有繼續工作的機會,可能還會因為技術和需要,大幅增加收入和提高待遇,實現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的目標。
    事實上最終並不是這樣的結果,政策製定者與改製設計者和實際操作者,並不都是一個層麵上看待企業轉型升級的意義,也對這樣傷筋動骨的改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動機。政策製定者的思路是國退民進,將一些適合市場化競爭的行業交由市場自由調節,有序地減少國有企業占比,激市場活力和展環境,從而更好地提高生產力和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到了改製設計者的層麵,卻是利用政策界定不清的空隙,甩掉長期由政府主導和管理監督的包袱,並利用合理的政策將國有資產變現,然後將變現的資金投入到見效快、效果好的形象工程之中,產生經濟騰飛的助推效能從而實現甩包袱和增效果的雙重目的。對於實際操作者來講,政策提供的難得機遇,以及設計者急功近利的思路,無疑是致富和攫取資產的良機,法人持股和管理層收購,也為實際操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簡單的閃展騰挪,就能使國字號企業變成囊中之物,這是每一個曾經的國有企業負責人最大的改革紅利。
    至於企業未來的展,以及企業職工的生活,似乎不是改製所需要考慮的問題。無論是政策製定者,還是改製設計者,或者是實際操作者,關注的都是企業資產的價值,企業職工的權益是所有決策者,都忽視或選擇性忽視的問題。企業減員增效是政策認可,也是設計者可以接受的現實,這就給操作者提供了合法合理的空間。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每一個參與者都清楚,除了廠房設備,還就是企業腳下的地皮。
    由於以往的城市規劃和交通條件,國有企業的選址布局都是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或者是次中心位置。隨著城市行政區域的擴大,這些企業占據的位置,都不同程度上處在了黃金區域,而且由於以往企業辦社會的職能,企業占地麵積和範圍,都是盡可能地龐大,甚至出現一個國有企業,就是一個副城市中心的現象。
    這麽大的區域,這麽誘人的地理位置,對於企業改製的實際操作者來說,能夠抵製住這巨大的誘惑,安心於企業原有生產規模和方式,成為考量善惡人心的標尺,而很多人都經不起這樣的考驗,何況很多人的初衷也還是不很光彩的。
    廠房設備質押給銀行,可以拿到巨額的貸款,處置廠區內閑置的區域和資產,更是企業擁有者迫不及待需要著手的事情,至於企業生產,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企業生產停滯不前,甚至為了巨大的利益,可以走破產倒閉的途徑,或者是企業遷移出中心城區的方式,完成資產和地皮的騰挪,以便為最終的房地產開提供便利條件。
    不論企業如何設計,擺在全體職工麵前的,除了下崗失業,就是變相的買斷工齡推向社會,因為在企業操作者看來,職工的價值不如廠房設備,更不能與地皮相提並論,拋棄是早晚的事情。政府將包袱甩給了企業,而企業也毫不客氣地將包袱甩給了社會,成為現實的問題和矛盾。
    不管其他人是一種什麽感覺,此刻充斥在齊天翔內心的,除了對羅琳女士的欽佩和讚賞,就是對她的遭遇的同情了,還有就是對國有企業改製過程中,違背社會規則,無視職工權益保障,以及肆意侵吞國有資產的憤怒了。這樣的企業有多少,有多少人實際收益,又有多少暗箱操作,又產生了多少權錢交易和**現象,這都是不用想就心知肚明的事情,可在齊天翔看來卻是內心的折磨。
    羅琳女士的奮鬥史,與其說是一個下崗女工的二次創業,不如說是對這種無視職工權益,肆意踐踏勞動者利益,以及以權謀私中飽私囊行為的鞭撻和控訴。可麵對這樣的現象,以及不可饒恕的亂象,齊天翔感覺到了無力,也明白產生的根源和糾葛,是他個人的能力所無法扭轉和改變的,隻能提醒自己不能再出現這樣的政策失誤,更不能再製造羅琳女士這樣的社會群體,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再生。
    從羅琳女士的講述中,齊天翔能夠深刻感知到她的無助和困惑,一個四十歲的女工,從曾經的高級技工、全國勞模和人大代表,一夜之間成為下崗失業人員,一個沒有了生活來源和依靠的多餘的人,被拋棄的滋味隻有自己品味和咀嚼。這樣的落差和變故,不要說是一個女人,就是一個剛猛的漢子,也很難接受和適應這種變化。人到中年,最難以接受的就是顛覆性的巨變,而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失去穩定的社會身份和收入,無疑是對心理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驗。
    可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不容羅琳女士有緩慢適應的時間,也沒有給她任何緩衝的時間,夫妻兩個雙雙下崗,對生活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活下去似乎就成為最為迫切的事情。這樣的選擇還不隻是羅琳女士一家的遭遇,成千上百個家庭都麵臨著同樣的困境,而這一切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依靠,沒有可以依托的靠山。
    這也是齊天翔什麽時候想來,都恨得牙根疼的事情,就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所謂的甩包袱,就可以置千百職工的生存而不顧,這樣的改革設計究竟惠及了誰的利益?又怎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和擁護。
    羅琳女士的經曆還是讓齊天翔欽佩的,能夠曆經磨難重新站起來,並創造出了新的業績和輝煌。使人不能不感佩她性格中的堅韌,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有就是她敢想敢幹的勇氣,雖然其中有著各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雪中送炭的關懷給了她巨大的助力,可沒有她的努力,一切還都是一個未知數。
    她獲得了成功,可還有多少下崗失業職工,至今還掙紮在貧困的邊緣,麵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隨時都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矛盾。這些隱形的問題需要各級政府認真地加以重視,確保社會穩定不出現問題。
    值得欣喜的是,包括羅琳女士在內,很多身處困境的下崗失業職工,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也沒有對社會失去信心,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艱難地生存,而互幫互助的的社會救助體係,也在眾多像羅琳女士這樣的成功人士的熱心之中,變得溫暖和生機勃勃。他們不僅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強,而且更是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之後,無私地回饋社會,資助他人,這才使許多棘手的社會問題,有了另一種途徑和解決方式,這是可喜的變化,也是值得肯定的。
    這樣的嚐試應該鼓勵和引導,並形成有效的管理機製,不僅要表彰自的社會公益人士,也要建立督促監督模式,合理調節社會財富和平衡,即使不能完全平抑貧富分化的加劇,也要盡力彌合社會矛盾。這不但是政府的職責,也是社會主流的導向方式,需要加強輿論引導和法律督促的雙重效果,給社會和民眾以希望。
    齊天翔強製克製住自己紛繁的思緒,竭力將自己的思路轉向建章立製,建立有效社會秩序上來。盡管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好的方法,可決心卻是已經堅定了的,而且思路漸漸地情緒和明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