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樂經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尋樂記 !
    鹿之野這個人雖然平時大大咧咧的,看似不著調,但遇到正事的時候,心思也是十分細膩。聽到扶蘇的話之後,他思考了片刻,感覺這件事情不會這麽簡單,於是問道:“陛下既然想找一些音樂相關的書籍,直接多帶些人把書運回來不就行了?為什麽一定要讓我和長歌去呢?”
    鹿之野的疑問,扶蘇不是沒想過,他曾經想了很久,似乎想到了些眉目,但也不太確定:“大概,與《樂經》有關。父皇最近沉迷長生不老術,一直在到處尋找與《樂經》有關的書籍。”
    鹿之野更加納悶了。在他的認知裏,《樂經》是一部音樂方麵的著作,和長生不老術之間沒有一點關係。再說了,《樂經》一直都在樂府的藏書樓裏放著呢,而且除了樂府,民間的《樂經》也不計其數。想看隨時都可以啊,為什麽還要到外麵去找呢。
    鹿之野不由得問道:“這件事,怎麽有些令人費解呢?長生不老與《樂經》有什麽關係?”
    扶蘇提醒他道:“你還記得那個傳言嗎?關於《樂經》的。”
    鹿之野一下子就明白了扶蘇的意思。作為在音樂方麵無所不知的樂府令,他當然知道那個與《樂經》有關的傳言。
    自七國爭霸的時候,這個傳言就已經在各地流傳了。
    說起《樂經》,不得不提到孔子。三百多年前,孔子是中華大地上有名的學問家,早年入朝堂為官,後周遊列國,專心做學問,收過的弟子無數,晚年的時候修訂了六經,其中《樂經》就包括在內。後世都以六經為治學的典籍,《樂經》自然也不例外。
    後來孔子去世,十幾年後,民間開始漸漸出現關於《樂經》的傳聞。相傳《樂經》並不是一部普通的音樂書籍,因為裏麵並不單單隻有對音樂的記載,最重要的,裏麵記載著一種得到“千年萬年統治天下”力量的方法。
    但這也僅僅是傳聞罷了,基本上沒有人會去相信這麽荒誕的事情。後來,隨著國與國之間的戰事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不甘平庸,都想在戰爭中追名逐利。在這樣的局勢下,《樂經》的傳聞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後來,秦國統一了天下,《樂經》也被帶到了鹹陽,收藏於樂府丞的藏書樓內。在這之後,傳言才漸漸的平息下來。
    不過在鹿之野看來,這個傳言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純粹是一些人為了私欲發動戰爭而找的借口,他不相信一向唯我獨尊的秦皇會在意這種毫無根據的傳言,說道:“難道,陛下也相信這個傳言?”
    扶蘇看著他點了點頭:“前陣子,父皇不是派徐福去尋找長生藥了嗎?所以依我看,父皇對這個傳言,肯定是相信的。他現在這麽喜歡長歌,這麽偏袒你們樂府,除了他喜歡聽琴之外,肯定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難怪,今天在壽宴上,趙高一夥那樣詆毀長歌,陛下都對他們毫不理睬。”鹿之野好像有點明白了,若有所思的說道:“所以為了解開《樂經》中的這個秘訣,陛下才對音樂書籍這麽重視,出巡的時候,才讓兩個樂府令一起跟著去?”
    “雖然還不太確信,但現在也隻能是這麽想。所以,我想讓你和長歌,在出巡的時候,弄清楚《樂經》到底是怎麽回事。”
    鹿之野點點頭,一臉堅定的答道:“是。”
    此時,回到家的丞相李斯卻是一點都不淡定。他把手上的茶杯重重的放在桌上,一臉怒氣的說道:“這個洛長歌,不過是一介女子,官職又不高,陛下為何如此偏袒於她?難道陛下傳位扶蘇公子的傳言是真的?”
    馬知遙站在一旁,滿臉堆笑的勸道:“丞相大人別生氣啊,您也說了,她不過就是一介女流,官位卑微,所以她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啊。就算陛下偏袒她,又能怎麽樣呢?”
    似乎覺得馬知遙的話有些道理,李斯臉上的怒氣少了幾分,隨後臉上又現出些許擔憂的神色,說道:“即便如此,她是扶蘇公子那邊的人,不能不小心。”
    馬知遙又幫李斯倒了一杯水,條理清晰的分析道:“其實,您大可不必為此動氣,陛下偏袒洛長歌,並不是因為他喜歡扶蘇,而是為了《樂經》啊。”
    說完,馬知遙意味深長的看著李斯。
    李斯的眼睛一亮,似乎被一語點透,方才的怒氣也隨之煙消雲散。
    見丞相大人不生氣了,馬知遙又繼續趁熱打鐵勸道:“您也知道,想要得到《樂經》中記載的力量,需要作出哪些犧牲吧?所以說,洛長歌隻是個無名小卒罷了。而扶蘇公子,隻怕也是陛下尋找《樂經》的犧牲品,隻要我們努力,胡亥公子就有機會。”
    李斯的臉色慢慢明朗起來,已是心情大好,慢慢說道:“既然這樣,那我們就要趁著陛下這次的出巡,來好好規劃一下了。”
    來到大秦之後,洛長歌也在慢慢的收集音樂相關的書籍,在這一點上,她跟秦始皇有些相似。不過二人的出發點卻完全不一樣。
    洛長歌對書籍的收集,一來是個人的業餘愛好,二來,她讀過秦朝的曆史,知道不久之後就會發生“焚書坑儒”的事件。曆史不可改,所以她能做的,隻能是現在趁早多收集一些。能夠通過自己的手來為後世多保存下一些人類智慧的結晶,也算是一件功德。
    這天晚上,洛長歌梳洗過後,看看時間還早,而她並無睡意,於是她推開門,信步走到書房,隨手從書架上拿下一卷《樂經》,又回到臥房,趴在床上漫不經心的翻看起來。
    在現代,洛長歌就讀的音樂學院裏,很多老教授都在研究這本早已經失傳的《樂經》。並且絕大多數的研究成果都認為,這是一本記載先秦時期的音樂的書,就跟《詩經》裏都是詩歌是一個道理。
    看過《樂經》後,洛長歌發現,這本書中記載的果然是秦朝及先秦時期的各種音章,與後世對《樂經》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內容涉及的層麵十分廣泛,對音樂的研究和認識也很深刻。
    除此之外,孔子在修訂這本書的時候,似乎把《易經》中的一些思想也帶入了進來。洛長歌雖然讀的一知半解,但卻能從字裏行間中感覺到那種質樸又深奧的古典氣息,這對她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
    看了一半,把書放下揉揉眼睛,洛長歌看著桌上跳動的油燈火苗,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良久,她感慨道:“真是偉大的學問啊。”想到這本書並沒有流傳到她生活的現代社會,洛長歌又感到一陣失落。
    試想如果這本書沒有失傳,秦朝以後,各朝各代的音樂都能在此書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當曆史走到洛長歌生活的現代社會的時候,中國的音樂應該也比較發達了,也不至於因為沒有自己的音樂傳承和特色,最終導致出現總是跟在歐洲古典音樂和歐美流行音樂後麵走的尷尬狀態。
    再想想現在電視節目中各種毫無營養可言的綜藝節目,一幫過氣的明星和所謂音樂人在台上作秀博人眼球,洛長歌隻覺得閉上眼睛就是天黑。
    想到這裏,作為一個在音樂中浸泡了十幾年的學生,洛長歌油然生出一種曆史使命感。她暗暗決定,如果以後有機會回到現代的話,一定要把那些在現代已經失傳了的東西帶回去一部分,而《樂經》,就是她第一個要帶回去的東西。
    夜深了,整個鹹陽宮都沉沒在寂靜的夜色中,時而有隻鳥飛過來,拍拍翅膀落在大樹上。夜色中零星可見幾個窗戶還亮著,其中就有秦始皇的寢宮。
    “把墨研好就去睡吧,寡人看完這個奏折就睡了。”嬴政對在旁邊研磨的趙高說道。
    “是”趙高答應著。
    嬴政的目光在案上的《樂經》上停了半晌,他皺著眉頭沒有說話,仿佛在思考著什麽。良久後,他緩緩問道:“你覺得,這《樂經》裏的秘訣,到底是何意呢?這本書中,又記載了何種力量?”
    趙高何嚐不想知道《樂經》的秘密,但是現在他也沒辦法回答嬴政的這個問題。連嬴政都不知道,別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趙高露出他的招牌笑臉,使得他看起來有些親切,有些討好的意味。他說道:“這個,奴才也不清楚。”
    嬴政沉吟片刻,手指輕輕敲著桌麵,像是自言自語般說道:“傳言既然存在,就必定有它的道理。寡人從不相信什麽‘空穴來風’之說,況且,傳言在世間流傳了這麽久,一直都沒有人能解開《樂經》的秘密,現在這天下已然是寡人的了。你說,冥冥之中,是不是該由寡人來解開這個秘密?得到這股力量?”
    始皇對《樂經》的執著,長久以來,貼身伺候的趙高一直都看在眼裏。此時見他這樣說,趙高也隻好順著的話說下去,好在他一直擅長這個:“是啊,陛下是上天欽定的天子,這個秘密,當然也隻能由陛下您來解開。這股力量,也隻能屬於您一個人。”
    聽到趙高的話,嬴政輕輕的笑了,眼中現出勢在必得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