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任大小姐(4)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夫人金安(快穿) !
    青箏在極短時間裏, 就成了學校裏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因為課程的有趣與實用, 到後來,青箏上課的時候,連辦公室裏沒有課的女教員們都會到教室裏旁聽。別的不說, 這些個女知識分子,多多少少都有點兒小資情調,哪怕就是在青箏的課堂上學上一兩手,也能夠增加此生活情趣了不是。
    連家長們都紛紛給學校寫信或是打電話,表揚青箏,說是孩子們越發的懂事了, 回家裏經常幫忙做家事不說, 氣質上都高了一大層。眼界見識都長了不少。
    馮校長也因為青箏的突出表現,受益良多,在校長之位的竟爭中領先了一大步。為此,馮家兩夫妻真是對青箏感激得不行, 知道青箏就是一個人,便常常請青箏到家裏做客。人家的理由找得也好,不是馮夫人想跟青箏學做菜, 就是馮蘭之想跟青箏請教功課,你不去吧,好像看不起人家似的。一來二去的, 就很熟悉了。
    青箏也請馮家人到自己家裏做過客, 來過之後, 馮家人也知道了青箏的富貴出身, 越發的感激青箏能留下來了。也都很有默契的隱下了青箏的家境沒有說。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放寒假了,青箏打算回奉天去過年。家裏爹娘一個星期一封信的來催,天天盼著閨女回去,假期還沒開始呢,任夫人就把貼身的老媽子雲姨給打法過來了,還帶著兩個孔武有力的男仆人一起來幫著搬行李啥的。這麽一來,青箏就是想不回去都不行了。
    不過人多,也有好處。能搬的東西就多啊。大冬天的,也不怕東西壞掉變質了。別的不說,海鮮一定要多帶上一些的。反正從旅順港下船的時候,青箏這一行人,光是海鮮就足足搬了一大車就對了。還有一輛車是各種洋貨和新奇的小物件,真正幾人的行李是少之又少,家裏什麽都有,也用不著帶很多的行李回來。
    “快讓娘看看,瘦沒瘦?瘦了,也黑了。不是說在中學當老師嗎?怎麽又瘦又黑的呢?是不是飯菜不和口味啊?南邊兒太陽也毒吧?”其實青箏根本就沒瘦,不過在當娘的眼裏,自己的孩子,怎麽都是瘦的,在外麵這麽久,肯定也是受了很多很多苦的就對了。
    “沒有,娘,我都胖了一圈了,哪有瘦啊?您放心,我工作輕鬆著呢。也不用坐班,上完課就回家。跟遊玩差不多,一點兒都不累。”青箏趕緊解釋。
    “你這孩子也是的,如果想當老師,就在奉天當不好嗎?城裏那麽多學校,憑你的學曆,想去哪裏當老師去不得。非得跑那麽遠的地方,千裏迢迢的,一年也見不上一麵。”任老娘說著說著又要開始哭了。
    “好啦,娘。我不是因為實在沒法兒在奉天待了才走的嘛。你再給我兩年的時間,好不好?我以後肯定會回來你跟爹身邊的,放心吧。”青箏能說什麽呢。
    “就是,孩子才剛回來,你又哭什麽。”任老爹也在旁邊勸。老娘這才止了眼淚,開始張羅著幫忙青箏收拾行李,還有整理她帶回來的那些東西。
    “真不知道你這孩子怎麽想的,還惦記著趙家做什麽?難道還放不下那狼心狗肺的東西?”任老娘一看帶回來的兩箱給趙家的禮物就生氣,又開始念。
    “娘,我可是趙家正式拜過堂成了親的兒媳婦。難道就得輕輕鬆鬆給別人讓位子?想得美。除非我願意,否則那個女人永遠也別想成為趙家名正言順的兒媳婦,就是趙家認下她,她也隻能做小。哼,我就是不回趙家去,也不能便宜了她。”青箏在爹娘麵前透露了一部分相法,不想讓爹娘以為自己還惦記得跟趙墨白再續前緣什麽的。
    “啊,這樣啊。也好也好。”老娘一聽,青箏是這種想法,立馬就不說什麽了,她也是在大宅門裏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了,這種妻妾爭鋒的事兒,看得多了去了。沒有妻的名份,生的孩子就是私生子,民國可是一夫一妻製的,所謂的姨娘,可沒有正式的合法身份。生的孩子也就是小老婆生的,總要低別人一頭就是了。
    “這才是我閨女呢,咱說什麽也不能吃了這啞巴虧啊。好,既然寶貝閨女是這麽想的,那爹跟你娘以後也配合著你,逼也要逼得趙默白再也沒法回家。”任老爹也不是沒脾氣的老好人,一點兒都不反對閨女教訓一下趙默白,說實在的,沒有找人打斷他的狗腿,已經是他老人家脾氣好了。
    有了爹娘的支持,青箏的行動當然就更自由了。
    回來第二天就帶著禮物上門了,提前給趙家二老拜年,趙家的人,也各個都有禮物。禮數要多周全有多周全,就跟丈夫死了,寡婦獨立支撐家門似的,該做的一樣兒不少,隻是沒了男人罷了。趙家二老尷尬得不行,又沒辦法說青箏的不是。人青箏也沒明著說把自己當寡婦了。再說了,這兒媳婦是他們滿意的,又是自家兒子理虧,他們也說不出什麽來。青箏的懂事,使得趙家的人越發的覺得趙默白是吃x迷了心竅,為了一個不知廉恥的女人居然放棄了這麽多好的妻子。
    在趙家走完了禮數,回到任家,才是真真正正的開始了假期。任家的親戚也不是很多,挨個兒走一遍,送完禮,再到海城姥姥家走一趟,回來的時候,差不多就要小年兒了。從小年開始,就算是過年。各種民俗活動,一個挨一個兒的,後世與這時候可比不了,那都是簡化又簡化之後的了,這時候的各種活動才是原汁原味,很有意思。青箏一點兒也不覺得繁瑣無聊。
    過了正月十五才算是過完年,學校也快要開學了,青箏起程回青島,任老娘是留了又留,送了又送,最後還是無奈了給閨女準備了好些個東西把閨女送走了。其實按她那意思,應該過了二月二才算是過完年的,學校這麽早就開學,真是沒道理,不通人情。呃……
    走的時候,給家人們帶禮物,回來的時候,當然也免不了給同事們的禮物。並不名貴,都是東北的特產,就是各種山珍,幹貨幹果野蘑菇啥的。也收到了不少同事們贈送的家鄉特產,算是嚐鮮了。
    人情往來,向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