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來啦
字數:652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醜姑傳 !
新鮮上任的安南公主進宮謝恩時, 可把見到她的人都驚呆了, 人人心裏都在感歎果然是個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兒, 難怪都三十幾能當祖母的人, 還被西鳳王惦記著。寧願以一國之母迎回去了,敢情確實姿色過人啊。
安南公主已經有醜姑這麽大的女兒, 再保養得當的婦人也不會象她這樣還如十八、九歲般嬌豔,別說皇帝看呆了, 就連皇後等宮中妃嬪們也看呆了,宮中向來不缺美女, 但卻沒有哪個人能和安南公主比肩。雖然皇帝早知道, 周小姐是位大美人, 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盛裝的安南公主,簡直美得令人不敢直視,太過光彩奪目了。
安南公主那白嫩水滑的肌膚及妖嬈的身段,在那裏一站,把所有的後宮美人都映襯的一點兒看頭也沒有了。更何況她身上還帶有一股出塵脫俗的氣質,舉手投足間簡直美得象仙女一樣, 皇帝不過是說了兩句場麵話就走開了,把場子扔給了皇後。
皇帝一走, 皇後總算是鬆了口氣, 連忙親熱的讓安南公主,醜姑及周夫人落了座。
安南公主禮儀是刻在骨子裏了的人, 再加上經曆了生死看淡了人生, 進個宮, 拜見帝後也如在自己家裏一樣自然,進退自如。這樣的態度更給她增添了幾分風采。反到是把陪著她進宮的醜姑和周夫人給累壞了,兩人小心意意的半步不敢多走,連頭都不敢抬。
因安南公主太過於奪目,以至於旁人都沒看清楚醜姑的樣貌。
這會兒她一抬頭,可把眾美女們嚇了一大跳。眾人完全不敢相信,醜姑的相貌和她娘簡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裏。都以為漂亮母親總能生個好看的孩子,哪裏想到,醜姑不僅沒隨到她娘的半分美貌,就是比她爹也差了不少,因為麵黑因為胎記。所以,就算是打扮得再華貴,醜姑依舊不算是個美人,弄得皇後簡直不忍多看醜姑。
安南公主安安靜靜的坐著,就象一副畫兒一樣美麗動人。
因皇帝不敢留她們,皇後自然也巴不得她們快點走,有安南公主這樣的美人在身邊,簡直是個女人都會嫉妒。哪怕皇後年紀已大,早就看開了這些東西。宮中的美人們自然也都感歎幸好安南公主要去西鳳了。不然,留下來隻怕還得惹出不少事呢。
所以,醜姑她們一行三人,並沒有在宮裏呆太久,得了大量賞賜很快就出宮了。
到了宮門外,周夫人摸了把汗,大鬆一口氣,對醜姑說:“這一關總算過了。”
醜姑支撐著身子忙活了半日,累的很,勉強笑了笑,說:“是啊,回家去吧,我就不去周府了。”
“好孩子,你拖著身子也是該好好歇歇了。”周夫人連忙說,然後帶著小姑子回周家去了。
安南公主出行的日子已經定下來了,不過她連女兒都出嫁了,自然不可能還象新嫁娘一樣,儀式還是有些不同的。不過該講的場麵,講有的排場,卻一點兒也沒有少。這被當成了京裏的頭等大事來辦,所以沒有人敢馬虎,所要的東西,所需要帶走的人員等等,也都如期準備妥當了。
這一天,是早就算好的吉日。安南公主一身金光閃耀的大紅吉服,頭戴鳳冠,由貼身侍候的人扶上了寬大特製的馬車,帶著近百人的隊伍和幾十輛馬車走了。
醜姑和周夫人自然是送別的重要親人,陪著隊伍走了很遠才停下來。明兒和小弟兄弟兩人也夾雜在眾人當中,戀戀不舍的看著遠去的馬車。
安南公主帶走的近百人,其中有貼身侍候的人,有保護她安全的高手侍衛,有種田的,有文人,有廚子等等。東西就更多了,比如種子,比如糧食,比如衣料綢緞書籍等等,這場麵都比得過文成公主出嫁了。
等送走安南公主,醜姑的身子也日益沉重起來了,再加上這段時間又累了些,她就幹脆閉門不出在家裏養胎了。
寧二開始正式去當差,張老三四人當陪嫁去了西鳳。阿樹就直接榮升為寧二的助手了,不再隻是寧二的侍衛,成了真正的小官員。隻是他依舊住在這寧府,與寧二同出同進。
而明兒和小弟的身份也得以暴光,當然是以醜姑和她娘兩人的恩人家的孩子身份出現的。雖然他們叫醜姑姐姐,但那也說得通,畢竟當年他們是一起長大的。所以他們走動很親熱,也沒有人覺得怪。
趕在醜姑生產前,柱子一家人終於抵達京城。
寧老爺子年事已經,但精神頭頗好,拖著孫子孫媳婦及重孫子重孫女,站在寧府大門口,激動的久久不能平息下來。
對於這個生活過十多年的地方,柱子還隱約有點記憶,見爺爺激動的樣子,抱著剛一歲多的幼子說:“爺爺,到了吧?”
老爺子點點頭,說:“到了,到了。終於到家了。”
薑春花一手牽著一個孩子,看著高大的宅門,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頗有種劉姥姥要進大觀園的忐忑。
門房見到他們這一大家子人,光在門口站著,也拿不準他們是幹什麽的,等了半晌也不見他們說話,主動過來問:“你們是幹什麽的?”
老爺子這才收斂了情緒,說:“我們是寧府的下人,主子叫我們過來的。”
門房驚訝的看著他們這一群老的老,小的小,看上去也不象能幹什麽活的,也搞不懂主子為什麽會讓這一戶人來,不由的又問道:“哪個主子?”
寧老爺子愣了片刻,才說:“寧二寧雲穿少爺啊。這是他的奶兄弟柱子。你就這樣去回話就行了。”說著指了指柱子。
門房急急的叫了人去回了醜姑。
醜姑一聽說是柱子一家人,簡直是又驚又喜,說:“哎喲,真是太好了。”她顧不得自己身子沉重,帶著阿竹和周媽媽就親自迎了出來。
周媽媽驚訝的問道:“夫人,老爺的奶兄弟一家人從哪裏過來的?”
“很遠的地方呢。我都沒想到他們來的這麽快,你們老爺天天念叨著他們呢。”醜姑一麵答,一麵又問阿竹:“你還記得他們一家人嗎?”
“記得啊。他們不是還有個小孩子嗎?”阿竹答。
“不止一個孩子呢。後來不是又添了個女兒嗎,也不知道這兩年有沒有再生養?”醜姑笑道。
她是真的很想念柱子一家人,這可都是那些年相依為命的親人呢。
說話間幾個人就到了大門口,見到薑春花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醜姑的眼淚都落下來了。
幾個人就在大門口就激動的敘起舊來了。
醜姑一麵吩咐人把他們的行李物品拿進來了,一麵和老爺子打招呼。
“老爺子,您身體瞧上去還很好啊。”
“還行。平日還能下地幹活。”老爺子也笑道,他盯著醜姑的大肚子,心裏萬分感慨,情不自禁的流下了開心的眼淚。
他一直擔心寧二在子嗣方麵有問題,沒想到他們一成親就有了孩子,簡直是太令人高興了。
醜姑一麵吩咐人去收拾這一大家子住的地方,一麵又令人趕快擺飯上來。
老爺子看著醜姑,又看著寧府,抹了抹眼淚,說:“十年了啊,老頭子我又回來了。少爺果然是個有出息的。寧家又站起來了。”他簡直比當初寧二回來時,還要更加激動。
醜姑怕他年紀大了,太過於激動身體不好,打斷他說:“寧二出去辦事了,要等到傍晚才能回來。您先歇歇再說吧。他還等著您給家裏管事呢。”
“好,好好。”老爺子高興的直點頭,一副挽起袖子要大幹一場的樣子。
正說著,朱管家匆匆過來了,醜姑介紹道:“朱管家,這位老爺子是寧二身邊的管家,柱子是他的奶兄弟。”
朱管家連忙過來和老爺子說話,柱子象個大孩子似的東張西望著,朱管家和他說話,他也隻是應了一句就完事了。朱管家有些驚訝,老爺子忙說:“我這個孫子腦子受過傷。人不太伶俐。他媳婦兒倒是個麻利人。”
醜姑也說:“柱子就象個大孩子。你和他打交道,也不用顧及什麽。不過他很能幹的,一個人幹活抵幾個,有一身功夫,又會打獵又會種田。以前寧二可是靠他養著呢。”
“哎喲,柱子這麽厲害啊。”朱管家笑著衝柱子豎了豎大拇指。
柱子也衝他笑了笑,把懷裏抱著的幼子給了薑春花。
“哦,對了。去和白老爺子說一聲,他和寧爺爺是老朋友。”醜姑又吩咐道。
朱管家連忙又讓人去叫白大夫,還幹脆把他們一家人住的院子給安排在了白大夫住的附近。
然後,朱管家按住心中的驚訝,直接帶著他們爺孫二人去外間。
薑春花帶著三個孩子,跟著醜姑進了內院,看著富麗堂皇的宅院,簡直是目不接瑕,又是替她高興,又是覺得手腳無措。
“春花姐,先坐下來歇會兒。”醜姑一麵招呼她,一麵讓她把孩子們放開。
柱子的長子小團子已經是個大孩子了,隨了柱子的身量,一看就是個大個子。老二是個女孩子,已經快四歲了,瞪著一雙大眼睛,東瞧瞧西瞧瞧的,醜姑看她格外有趣,忍不住笑道:“小姑娘叫什麽名字?”
“我叫秋紅。”小姑娘脆生生的答道,她一點兒也不怕生,盯著醜姑眼都不帶眨的。
“哎喲,真乖。”醜姑說著隨手拿了一塊糕點給她。
春花懷裏才一歲多的幼子立馬盯了姐姐手裏的糕點,小秋紅懂事的先喂弟弟吃了一口,自己才開始吃起來,兩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很是友愛。
反到是團子有些別扭的看著醜姑,又看著娘與弟妹們,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
“團子,先來洗個手臉。”醜姑衝他招招手。
團子驚訝的問道:“你怎麽知道我的名字。”
“你這名字還是我取的呢。”醜姑笑道。
團子不相信的把眼光轉向他娘,薑春花笑道:“是真的。”
說著她和醜姑都想起了當時柱子要給孩子取名叫山雞的事情,兩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了。再加上三個孩子嘰嘰喳喳的,她總算是從拘謹中放開了手腳,感歎的笑道:“真沒想到啊,一別就是四年多了。你和寧少爺總算成親了,馬上也要生孩子了。”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當年的小團子現在都這麽高了。”醜姑也說。
“他隨了他爹,飯量大著呢。”薑春花看著長子笑道。
“你們這幾年,過得還好吧?”醜姑又問。
“還不錯,和在寧家村也沒多大區別,分了宅子和幾畝田給我們,足夠我們一家子吃喝的,每年還有些盈餘。就是爺爺老是念叨著你們。他還擔心自己年紀大了,有生之年不能再見到少爺呢。”薑春花說,她也沒想到大家還有相聚的時候,並且現在的寧家已經不再隻是個普通的鄉戶人家了。
老爺子一接到寧二讓他回來的信,就什麽也顧不上了,直接吩咐收拾行李,賣了一輛驢車就帶著一家老小上京了。這一路風餐露宿的,隻恨不得插翅膀飛了過來呢。要不是因為有兩個小娃兒,偶爾也還得停下來歇歇,隻怕還得提前幾日到達呢。
“寧二和我也經常想念你們一家子。剛剛安置好,就匆匆叫你們過來了。他還想著讓老爺子幫著管些事情呢。”醜姑笑道。
“爺爺身體好的很,也是個閉不住的,給他管點事情也好。”薑春花笑道。老爺子畢生的願意就是能見到寧二再支撐起寧家來,肯定幹勁實足。
“那就好,你也知道,我們來京城,就是光個人來的,這裏的一應使喚的下人,全部都是後來添置的,府裏極缺人手。”醜姑直言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雖然寧府一切運轉正常,下人們也能各司其職,但心腹的下人還是少了些,並且這種狀況還得持續好長一段時間呢。
她和寧二都希望身邊能有幾個熟習的老人。而且薑春花又是個生了三個孩子的年青婦人,也讓她心裏安定了不少。隨著生產日子的接近,醜姑開始擔心起來了,畢竟生產可是一道難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