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揭開真相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A+A-




    “無聲聖母道友,久仰久仰!”
    在觀音頷首的時候,文殊和普賢突然出現在他的身後。
    現在的太初魔門中,有鬥戰聖佛、無聲聖母、八戒菩薩三大金仙坐鎮,須得有三大菩薩出麵才能鎮住場麵。
    “見過三位菩薩!”
    “聞名不如見麵,見麵更勝聞名,不愧是靈山支柱!就是不知,不知大勢至菩薩為何沒到場”
    無聲似笑非笑,點名批評。
    其實,大勢至菩薩也來了,不過是隱藏在暗處,作為三人的後手。
    如今被識破,更不能出麵丟人了。
    “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侍奉在佛祖身旁,一時無法前來拜訪,還望聖母海涵!”
    “既然是來拜訪,還請三位菩薩入我門中一敘,也好讓我盡一番地主之誼!”
    話音剛落,荊棘嶺上空裂開一道門戶,門戶後便是宗門大殿。
    不過裏麵幽暗深沉,一看就不像是個“正經”的地方。
    “我等是來邀請門主的,怎麽門主反而邀請起貧僧來”
    觀音頂著女相,與無聲針鋒相對。麵對地仙之祖的關門弟子,他們也不敢小瞧。
    “呔!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
    “隻要心中有佛,處處是靈山!何必跑那老遠”
    “菩薩,俺老孫說的對吧!”
    鬥戰聖佛架起雲頭,站到了無聲的身邊。
    沒有了金箍兒的鉗製,他又成了那位傲視蒼穹的齊天大聖。
    “阿彌陀佛,既然是鬥戰勝佛祖有諭,我等便不打擾了!”
    “日後,還王鬥戰聖佛祖回歸靈山果位!”
    孫悟空的出現,相當於給了佛門一個台階下,觀音菩薩給了另外兩人一個眼色,緩緩退去。
    “菩薩,等等小畜!”
    背後靠山都被逼退,剩下的紅孩兒、黑熊精幾個,連滾帶爬朝著嶺外追去。
    “給你長個教訓!”
    八戒菩薩冷哼一聲,隻見逃遁中的金毛吼腳步突然踉蹌,夾起了尾巴。
    不多時,又聽得噗的一聲,留下了串串血跡逃亡而去。
    “哈哈,你這家夥,最後落得還不是和我一般的下場!”
    遠處,青獅精幸災樂禍的聲音響徹九天十地。
    ……
    時光荏苒,風雲變幻,轉眼間人王易位。
    “佛門為將佛法東傳,打破了九州結界,引動天地間邪魔之氣四溢,該是時候應劫了!”
    “傳吾之令,命五瘟使者降下天災!”
    玉皇大帝一聲令下,五大瘟神當即在人世散播瘟疫,病倒者不知凡幾。
    眾生的痛苦與哀怨,再度喚醒了魔主在人間的力量。
    時仁宗在位,聽從大臣勸諫,派洪太尉上龍虎山請天師辦羅天大醮。
    洪太尉乃第二代魔主共工的化身,雖未覺醒但魔念深藏,領了皇命快馬加鞭登上山來。
    因受到天師的戲弄,故而懷恨在心,怒闖伏魔殿。
    洞玄星主封印的小周天魔星,終是被放了出來。
    “亂吧,去禍亂世間!”
    在魔主魔念的引導下,眾魔星或附體或轉世,準備幹一場大的。
    於道先此刻附身在魔念上,重新體驗於智深的人生。
    “洪天王便是洪太尉,洪太尉是洪水之神共工!”
    “那被封印的魔星,究竟是巫族的部下,還是妖族的星妖”
    被魔氣侵染後,早已分不清楚這些執念的來頭,統統歸入了天魔麾下。
    魔星在人間作亂攪風攪雨,號稱“替天行道”,行的卻是惡道魔道。
    然而天宮早有部署,魁星化身便是用來束縛魔星的。
    不過,欲想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七星小聚義至梁山大聚義,便是魔星的瘋狂時刻。
    在此時,魔星的力量空前高漲,人間的佛道儒亦不能製。但他們受製於人身,自然被皇權所影響。
    人王的招安令一下,魔道的氣數頓時出現了波折。
    也正是在大聚義時,於道先分出一縷魔念,降臨到林靈素身上。
    “神宵天雷,正本清源!”
    “怪不得本座會轉世成道門中人,原來是為了償還此等因果!”
    他這位第三代魔主,此刻旁觀之下,終於理順了所有。
    他當年寄身在石猴體內大鬧天宮,是受了天宮的雷擊才度過天雷之災,故而轉世之後,為天庭執掌神宵天雷。
    而林靈素的使命之一,便是修複兩界山。
    “兩界山,隔兩界!
    佛門大費周章破開九鼎結界,看來不光是為了佛法東傳,依神州末法之變,這是異域邪神入侵的開始!
    大宋境內魔星亂世,大宋境外十字軍東征。
    東征大軍雖未抵達兩界山,但摩尼教的教義,卻逐漸滲透了進來,又引發了方臘之變。
    佛門主導了這一切,開辟域外戰場斬殺邪神獲取豐厚的天地功德,來償還曾經發下的大宏願,可謂一舉多得。”
    為阻止佛門的謀劃和拖延末法的到來,修補兩界山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惜,破壞總比建造容易!
    動用道門符籙敕建的花石綱,隻能將窟窿封住個大概,無奈留下了一些縫隙。
    林靈素歸天,眾魔星在天魁星主的“有意”引導下,一門兒心思投靠朝廷,服從了人道教化。
    但魔主的魔念可不會輕易放棄,遂在江淮一帶扶持了王慶和方臘兩股勢力。
    反賊自有朝廷出兵鎮壓,而魔主和魔星的魔念,則有天宮大神臨凡驅除。
    沒錯,正是上八洞真仙!
    “八仙過海,正是要借用大禹的治水之功,再度將水神之力引入大海!”
    “原來其中的一切,都有定數!”
    “那本座超脫天魔之身,證就金仙道果,又是何因緣呢”
    錢塘江大潮滾滾而來,於智深圓寂於六和寺。
    “嘿!今日方知我是我!今日方知我非我!”
    魔念裹著一顆舍利子,借著火光映天之際,返回了寂靜嶺太初魔門。
    “道先,此去如何”
    無聲見他有些悶悶不樂,當即開口發問。
    “剛解開一道謎題,又產生了新的困惑,不知該何去何從”
    “追求道之真理,正是吾輩夙願,何必憂愁!自證道後,我還沒到過真實洪荒呢,不如趁此機會前去散散心”
    無聲一邊安慰,一邊岔開了話題。
    “是啊!金仙並非大道之極,我等還需向上攀登!多謝無聲開解!”
    但此言卻似振聾發聵之聲,徹底點醒了他,連忙行了一禮表示感謝。
    “你我是道侶!你助我入道,我幫你得道,豈不美哉!”
    “哈哈,所言極是!同去,同去!”
    第十九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