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打仗比的不是誰有錢嗎?第四更)

字數:4687   加入書籤

A+A-


    野戰的官軍本來就是強悍的一筆。
    山西的狗官軍,還不知道我等錘匪的威名。
    絕不能讓官軍占據整個韓信嶺。
    高一功急忙站起身來大聲吼著。
    穀內的騎兵十騎進,身上帶箭的僅僅跑出一騎。
    不得不說,蒙古人才是騎射的行家,就算後金韃子也比不過。
    “警戒。”
    箭矢紮進騎兵圓盾上。
    亦或者飛向自己的後方,箭羽搜的一下下就過去了。
    高一功聽到耳邊中箭袍澤的掉落聲,眼睛緊緊盯著前方的明軍,滿臉大胡子,就是他連翻衝著自己射箭。
    妄圖把自己這個領頭的給射落馬下。
    你給老子等著,三十步!
    噠噠噠。
    山穀內傳出越來愈多的馬蹄聲。
    “投!”
    高一功大喝一聲,扔出手中的短矛!
    嗡嗡嗡。
    緊接著便是一聲聲慘叫聲。
    期間夾雜著高一功聽不懂的咒罵。
    短矛的威力,可不管那個,連人帶馬直接戳死。
    山穀本來就是三四匹戰馬的密度衝出來,非常密集。
    白虎想要打這夥賊寇一個措手不及。
    可是當敵人一投短矛的時候,他便迅速放下騎弓,拿起長槍,努力的撥開短矛。
    但他身邊的親衛可沒那麽幸運,紛紛被短矛紮中。
    雙方箭矢、短矛都已經出手,接下來便是短兵相接。
    兩馬對衝,殺招隻在交錯一瞬間。
    高一功與白虎持槍對刺,終究是高一功戰場經驗不足,吃了虧。
    他隻能舍棄手中長槍,抽出馬刀迅速劈砍,橫擋。
    白虎是從底層靠著悍勇廝殺,一步一步幹到參將的。
    平日裏更是沒少砍蒙古韃子的腦袋,當軍功。
    可是這一次他發現這次砍得農民軍與邊關的蒙古韃子不一樣。
    因為他們身上的鎧甲乃是大明軍製,可不是蒙古韃子那種窮鬼。
    自從永樂之後,部分蒙古人已經被明軍打成了騎射輕騎兵。
    許多人都沒有甲,尤其是元朝丟失了山西河北等地之後,愈發的貧窮。
    自元朝覆滅後,蒙古的部落隻出現兩個富裕人
    一個便是瓦刺人也先,他不斷的對新疆和中亞用兵。
    取得過對察合台汗國、哈薩克人的連年大勝,掌握了草原和西域的貿易通道,手中並不缺乏中亞風格的鎧甲。
    因此瓦剌騎兵普遍外穿全身劄甲,內穿鎖子甲和布麵鐵甲。
    部分瓦剌重騎兵還有板劄式腿甲、護臂甲和脛甲,瓦剌騎兵的戰馬也披著突厥風格的金屬鎧甲。
    然後土木堡一戰,他手裏的鎧甲就更多了。
    第二個便是俺答,他總是在邊境軍堡內擄走許多工匠,安置在板達城內,有了工匠和白蓮教人帶路取鐵器,才有實力和明軍叫板。
    如今的明軍披甲率都不足三分之一,鬆錦之戰後,皇太極派人清點明軍屍體,發現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披甲率。
    就這些人,還是大明從全國各地抽調的精銳士卒。
    在嘉靖時期,戚繼光就說明軍的鎧甲爛的令人發指,現在百年過去,大明財政越發的困難。
    文官士大夫們又看不起工匠,沒資金沒技術,倉庫裏的舊鎧甲也得不到維護和保養。
    而且武器裝備申請製造,需要的程序複雜,多數明軍都是“無甲裸奔”的狀態。
    據說薩爾滸之戰時,明軍手裏的刀都破不了後金韃子的甲,可見武器劣質到了那種地步。
    但是白虎知道蒙古人更窮。
    萬曆末年開始,蒙古人想要換取一副非常好的鎧甲,已經達到了90頭羊換一副好甲的地步。
    蒙古騎兵披甲率進一步下降,衛拉特聯盟內含正牌黃金家族)規定40戶人家每年要集資兩幅鎧甲。
    一戶人家要出四或五頭羊。
    13副鎧甲起家的努爾哈赤,在遼東搶走了大量漢人工匠,打造出了青出於藍的八旗鎧甲。
    徐光啟就說:“賊兵所帶盔甲麵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而無可奈何者,甲堅故也。
    我兵盔甲,無如略彷赫連氏之製,而即於軍中製造,既皆荒鐵。
    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麵脅,每發必斃,誰能抵敵?
    他請求朝廷打造和八旗軍一樣的鎧甲,徐光啟甚至還報了每副鎧甲12兩的銀子。
    當時明軍裝備布麵甲每副造價是四五兩銀子左右,而八旗軍的鎧甲造價已經達到到了八兩銀子。
    徐光啟要求打造和韃子一樣的裝備,可依舊得加錢吃回扣!
    這便是明末的官場風氣。
    不管徐光啟吃回扣是為了研究大炮,還是幹別的,總之報價先往上調。
    最終朝廷嫌棄他報價太高,拒絕了他的報價與方案。
    八旗軍鎧甲的技術脫胎於明軍,在質量上明顯超過了明軍,更遠遠超過了蒙古人。
    鎧甲是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裝備,單靠它打不了勝仗,但缺乏它後果卻很嚴重。
    裝備好至少可以彌補一下,在臨戰時的實戰不足,以及交戰時雙方士卒的士氣。
    那就是敵人砍不死你,但你可以砍死敵人!
    兄弟,破不了甲啊!
    試問交戰兩方士卒的士氣會變得如何?
    7017k
    這些人還未曾短兵相接,便是一支一支箭矢射出,又快又準。
    高一功手持小圓盾,盡力遮擋自己的麵部。
    一個照麵,己方便被射落幾人,且身上中箭不在少數。
    “此乃我錘匪與山西狗官軍第一仗,誓要打的他們膽寒!”
    “隨我殺!”
    高一功領著第一中隊去堵住韓信嶺的出口,其餘人則是戒備,組成第二波第三波攻勢。
    盡管他們都是新騎兵,但是也得到了賀讚這個正宗的明軍騎兵的教導,天天訓練,將近九個月的時間,與平常的起義軍騎馬步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可他們麵對的官軍騎兵編隊,打頭陣的多是蒙古人。
    雙方的第一次交戰,便是如此的倉促。
    看到這一幕的高一功,得知自己遇到硬茬子了。
    縱然隻是棉甲,隻要不射中要害,也能擋住,大多人是掛箭衝鋒。
    嘟嘟。
    哨子聲表示發現官軍,且人數不少。
    高一功大聲命令,麾下士卒便開始檢查武器,把另一匹戰馬趕到一旁,自是有戰友收攏馬匹。
    急促的哨子聲從穀內傳來。
    “上馬,備戰!”
    “衝過去,把他們堵在穀內。”
    嘟嘟嘟的哨子聲此起披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