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侵犯】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帝國霸業之崛起 !
鄭國,伯爵,姬姓。源自烽火戲諸侯時盡忠於王事的鄭伯友,也稱鄭桓公,因在朝為卿士,故稱公。鄭桓公是周宣王靜的小弟弟,同父不同母,宣王是王後生的,桓公是嬪妃生的,宣王二十二年封友於鄭,在鎬京附近,即今天的陝西西華縣,不大的畿內諸侯國。鄭桓公簡政愛民,受到子民的愛戴,很有作為。
鄭國共曆275年為韓國所滅。
周幽王時,幽王昏庸無道,寵幸褒姒,重用奸佞,國人怨恨,諸侯反叛,鄭桓公眼見西周王室矛盾激化,內憂外患交織,問題積重難返,預感到將有變亂發生,危險將至,便向暗中找好朋友太史伯陽父喝酒,意圖請教避禍的辦法。
酒酣耳熱,鄭桓公向伯陽父小聲說說:“太史大哥,咱哥倆明人不說暗話,你看現在世道不好啊,內憂外患的,咱朝廷內吏治腐敗、民怨沸騰,朝廷外列強蠢蠢欲動,各懷不臣之心,這要真有個風吹草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您看我該怎麽辦好呢?我怎樣才能躲開這場災難,為子孫謀點福祉呢?”
太史伯陽父看看鄭桓公,回答道:“你的考慮不無道理,但國家大禍已成,為今之計隻有一條:躲!你得搬家啊,遠離是非之地,才能保存你的家族。”
鄭桓公忙問:“躲?往哪兒躲?”
太史伯陽父伸手說道:“我來幫你數數!首先,我大周要是衰落,戎狄必然興盛,那麽夷狄不能惹;現在大周之內遍布諸侯,不是大王的叔伯兄弟就是大王的外公舅舅表兄弟,再者就是荊、蠻、夷、戎,這些也都不是你能去的地方!我覺得你能避禍的地方,隻能是洛水、濟水、穎水和黃河之間的地帶啊,那裏才是你能安定和幹事業的地方。”
鄭桓公忙問:“為什麽呢?”
太史伯陽父解釋說:“那一帶鄰近東虢國和鄶國,東虢和鄶國都是小國,它們的國君都驕傲奢侈且眼皮子淺,既貪婪又喜好占小便宜,百姓都不順從他們。你是大王的叔叔,又是司徒,正當權的皇親國戚,東虢和鄶國國君會因此而很巴結你,你可以因此而向他們兩國借地,把你的人口家眷、奴隸和財產先遷移過去。一旦你住在那一帶,那東虢國和鄶國的人民就都是你的了,因為你為人仁慈,能得到人心,有人有地了,你還擔心什麽呢?”
鄭桓公想想說:“可是那裏地勢平坦,全是平原,為四戰之地,無險可依,將來子孫恐怕不易安身啊!我比較相中長江以南,有險可據,您看怎麽樣?”
太史伯陽父回答說:“能給人類帶來福祉的人,其子孫沒有不昌盛的。南方現在已經有了楚國,過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對百姓功勞很大,但他的後代在周朝一直沒有機會興盛起來,楚國就是他的後代,周王室衰弱,楚國一定會興盛。楚國如果興盛,那麽對遷移到那裏的鄭國不會有好處!”
鄭桓公想想說;“我覺得西部也不錯,您看怎麽樣?”
太史伯回答說:“那裏的百姓既貪婪又好利,喜好爭鬥,且有凶悍的贏秦,外人是不能久居的。”
鄭桓公說:“將來周王室衰弱了,哪一個諸侯國將會興盛起來呢?”
太史伯回答說:“齊、秦、晉、楚吧!齊國,薑姓,是伯夷的後代,伯夷曾輔助堯掌管儀製度。秦國,嬴姓,是伯翳的後代,伯翳曾輔助舜使很多部落順服。至於楚國的祖先,也都曾為天下人建立了功業。晉是成王弟弟叔虞的後代,那裏山川險阻,聽說晉侯也很有德行,也是能夠興盛的。周室如此衰弱失德,而這些諸侯國卻有德有險,他們怎麽能不興盛呢。”
鄭桓公說:“太史您對天下大事真是了如指掌啊,我就按您說的辦。”
鄭桓公回頭急速向幽王請示,請允許把自己的奴隸、金銀財寶、貴重物資寄放到洛水東部。周幽王也不知道這個叔叔折騰個啥,也懶得知道,反正您高興就好,隨意吧。
周幽王九年,即公元前773年,由掘突陪同,鄭桓公帶著厚禮親自訪問東虢國和鄶國了,和東虢、鄶國兩國國君商討借地問題,我要儲存財寶和奴隸。東虢、鄶國二國君一看王叔、大王眼前紅人、副總理鄭伯友借倉庫,那必須得借啊!不但借,還得熱情的借,借最好的倉庫!
其實這倆國君還有小念頭,放俺家的那可都是金銀財寶啊!雖說不是給我,但放我這也過癮啊,隻不定哪天就真成我的了!他倆也沒好好想想,誰沒有點想法、無緣無故的就把財寶放你家啊?爹和兒子都分心眼呢!
諸位朋友,假如你有一箱子黃金,你願意寄存別人家嗎?別人有一箱子黃金想寄存你這兒,你敢存嗎?這是一個陰謀,一個看準人性之貪婪的陰謀,鄭桓公下的一個大大的底鉤子,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太史伯陽父給支的招,反正夠損的,有收線的那一天!史書上名“桓公寄帑”!
西犬戎侵犯鎬京,周幽王、鄭伯友皆死於戰亂(此處史學家們還有另一種說法,其時死的另有其人,而本文下麵的事兒都還是鄭伯友幹的。咱們這裏取鄭伯友死於王難之說。),鄭世子掘突繼承父業,保家衛國,在需要金錢的時候想起了父親存放在外的資產,可是要不回來了!東虢、鄶國二位猛士國君看到天下大亂,鄭桓公歸西,就想黑吃黑。他倆不幸啊,撞到槍口上了,鄭國等的就是這一天!請您給我一個理由先!
掘突假裝很委屈、很痛苦、很無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東虢國和鄶國兩國致以了最強烈的譴責!天下人都知道這回事兒了,都知道鄭國被黑了,一時議論洶洶,輿論就都站在掘突這一邊了。
但是掘突並不馬上動聲色,凶狠的狼都善於等待。
平王嗣位、東遷,掘突擁立、護駕,功勞很大,深得平王的喜愛和倚重,鄭國不僅在中原得封地千畝,和東虢和鄶國成為了鄰居,同時還擁有了崇高的政治聲譽和地位,並藉此編織了龐大的社會關係網,掘突也積累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豐富的軍事鬥爭經驗。
鄶國,源於妘姓,據說乃顓頊帝之孫祝融氏後裔,周武王滅商後,將之封於鄶地,即今河南省新密縣。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如今鄭國也來了,名正言順地受封來的。
鄶國雖是小國,但鄭國也不大,鄭武公掘突在開完新聞發布會後,很長時間都在尋找鄶國和東虢國的漏洞,等待戰機,他要用最小的代價爭取最大的輝煌。
記得當年掘突救援鎬京的時候,由於想當然,中了犬戎的埋伏,大敗虧輸,所以從那時起,掘突就記住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掘突向第一目標鄶國派出了大量特工間諜,他要調查,他要求:無論什麽情況都可以調查,而且必須要調查得詳詳細細、一清二楚!
很快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就源源不斷的傳送回來了: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壞消息是鄶國的文臣武將中即有本領又很忠心的還真不少,敵國有人才不是本國之福啊!好消息是鄶國現任國君昏庸無道,刻薄多疑,而且還有點殘暴好殺!
掘突拿著資料皺著眉頭看著看著一拍大腿:“成了!”他命令間諜們,把鄶國的忠臣良將、智慧謀士、勇猛善戰的軍官、包括民間豪傑、勇士,有一個算一個,全部調查清楚,匯成名單!鄭武公掘突依據這份名單精精美美的製作了一套盟書,一套鄭國和這些鄶國人才們的簽約盟書,盟書中,鄭武公掘突在每個鄶國人才的名字下麵都煞有其事地著明了將來準備分給其的鄶國良田土地的數目及地點,以及將來滅掉鄶國後將給他們的官職。這盟書製作得太漂亮了!
在一個月圓風高的深夜,掘突帶著一群假巫師抬著祭品假裝鬼鬼祟祟的來到鄶國國都城郊,趁著夜色,麵向鄶都築了個壇場,裏麵挖了個大坑,把盟書放進去,覆上黃土,然後在上麵澆灑白雞、黑狗、黃羊的鮮血,一群假巫師圍著這個坑叨叨咕咕的群魔亂舞,又對著鄶城方向一通祈禱,一看就是在設盟立誓,忙乎了半宿,這夥人嚇人刀怪的就撤了。
鄶國城上守軍有眼尖早就望見了,急忙報告給鄶國國君,那國君滿腹狐疑,吩咐嚴密監視,全力調查,不惜任何代價弄清是怎麽回事?難道有人在背後詛咒寡人?!!
所以鄭伯掘突帶著人剛走,鄶國兵士就摸上去了,連拆帶砸挖地三尺,哇!發現盟書了,急忙捧著就密送給鄶君了。
鄶君看過盟書魂都嚇飛了,蒼天有眼!被我發現!我說最近張三眼神躲閃、李四行動詭秘、王二麻子淨說反動言論,原來是都他娘地叛變拉!好險!好險!馬上叫來心腹力士,吩咐集合骨幹特警,給我照名單抓人!一個不許漏,全部就地正法!
這一日鄶國腥風血雨,雞飛狗跳,國家棟梁全部被斬殺!反間計!
鄭武公掘突探得消息心中狂喜,全體集合!接收鄶國!鄭國部隊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鄶城,滅鄶!鄭國的土地擴大了,掘突下令把原鄭國人民、財產等等,全部遷徙了過來,算是打下了根基,基本實現了鄭桓公生前的願望。
此時為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