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八章 三次下旨立後(一)
字數:641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嫡女謀:天命凰途 !
郭啟勳將賈雲岫送回了熙合殿:“雲岫,朕明日來看你。”
賈雲岫:“嗯,我去給我們的孫兒整理衣裳,那些都是我給他縫製的。”
看著賈雲岫有點精神恍惚,郭啟勳真難放下心:“折紅,照顧好賈貴妃。”
“是。”折紅也隻有看著賈雲岫不去做什麽想不開的事,沒能安慰什麽,誰也沒能安慰賈雲岫。
賈雲岫要給那死去的孫兒折疊衣裳和虎帽子,折紅就來幫忙,賈雲岫低聲道:“折紅你不用,本宮自己來。”
賈雲岫要親手,一件一件地給孫兒準備衣裳。每折疊一件,就有一絲線拉著她的心一次,拉得好痛。
過了幾日,下葬的日子來了,賈雲岫要求打開棺槨看一下孫兒,郭啟勳不願意:“這樣不好。”記得以前賈雲岫給郭檸開棺驗屍一事,差點讓賈雲岫被吐得失去了貴妃一位,現在郭啟勳不願賈雲岫再遭遇這樣的事。
賈雲岫堅持想要看看孫兒,太後田氏也想要看看:“哀家來看看曾孫。”
“母後,這不吉利。”郭啟勳對田氏說著。
田氏甩開他手:“有什麽不吉利,這曾孫沒得到祝福才是不吉利。”
那就開棺吧,還好現在是寒冬,這屍體也有冰塊保護,沒有很難看。賈雲岫看到那棺槨中的兩具成人屍體,不願相信那是自己英勇無比的兒子郭佑和溫婉賢淑的媳婦林詞容,更不敢相信那具小貓一樣的遺體就是出生即死的孫兒。
太後田氏對那棺槨哭得老淚縱橫:“那是哀家的曾孫嗎?那是一個成型了的男娃啊,就這麽沒了啊。”
宮女去扶著太後田氏。賈雲岫將她準備好的幼兒衣裳都放入棺槨裏:“這事給孫兒的。”
棺槨下葬了,埋上土,立碑,從此賈雲岫沒有活著的兒子郭佑了。
郭啟勳也是如此,去安慰賈雲岫,卻見郭治那恨恨的眼神,這讓郭啟勳收回了想要說的話,就說了句:“朕的長孫乃楚王郭佑之子,名為郭乾,不幸早逝。”
這算是給賈雲岫的安慰,但人死了,再多的名號又有什麽用?
賈雲岫離開皇家陵墓,在宮女的攙扶下登上馬車,郭治騎馬隨著。
郭啟勳目送著:雲岫,我要怎麽彌補你的傷痛?曾經所說的十個孩子的理想,你已經忘了吧?再提已經是痛苦了。
一個想法在郭啟勳腦中冒出來,這不是今日才出現的,它已經醞釀很久了,現在該是成真的時候了。
朝堂上,郭啟勳麵對這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心係前朝的官員,問道:“朕的二皇子秦王郭檸抗敵三年在沙漠,將韃虜趕出邊疆,朕的三皇子楚王郭佑鎮守邊疆三年,保邊疆百姓三年安寧,亦戰死在沙漠。愛卿如何看?”
“臣等痛惜,秦王和楚王年少英才,有鎮國之才能,可惜天不憐,奪走了秦王和楚王的性命,臣深感惋惜。”一位臣子回答,這是反派,即前朝遺留臣子,凡事與郭啟勳做對的。
這位說地好聽啊,但他心裏怎麽想的,郭啟勳可是一清二楚,那麽就把自己想要的事情給一步步說出來吧:“秦王和楚王為國捐軀,年少而亡,朕想獎勵他們,愛卿認為如何?”
這是理當的,誰敢說“不”字?眾臣皆讚同。
郭啟勳又出難題了:“隻是秦王無後,楚王之子已不幸罹難,朕該如何獎賞他們的功績呢?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為秦王和楚王加封名號,臣願擬定一列封號供皇上挑選。”這是禮部的一官員,專門做這些事的。
郭啟勳可不想隻要是麽名號:“人已去,要名號有何用?這秦王和楚王的封號已經足夠,朕看各位愛卿還有何更好建議?”
“陛下,”終於有一位自己人,就是站在郭啟勳這邊的說出了有用的話:“臣以為,秦王和楚王無後,那就獎賞賈貴妃娘娘,因賈貴妃是秦王和楚王的生母,皇上的諸位皇子中隻有秦王和楚王為國建立功勞卓著。賈貴妃作為生母,教子有方,理當受到獎賞。”
“嗯,此建議不錯,”郭啟勳在等著有人提出他心裏所想。
可是臣子們還能想什麽呢:如果獎賞賈雲岫,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晉封,貴妃再往前一步就是皇後了,現在立後是個敏感話題啊。
沒有人說啊,郭啟勳就問了:“怎麽安靜了?為何這麽多人都無法給朕一好建議?”
有臣子就繞著彎來:“皇上,如今相比賈貴妃娘娘最在乎的是五皇子了,皇上是否可以考慮封五皇子一名號,以此來獎賞賈貴妃。”
郭啟勳一聽五皇子就反對:“五皇子郭治今年十三,才華平平,庸碌無為,沒有任何功績,不可晉封!”郭啟勳並不反感郭治,但就是不想晉封郭治什麽。
於是有官員提出:“皇上,何不晉封賈貴妃的父兄?讓賈貴妃一家因賈貴妃而光耀門楣。”
這是一不錯的主意,但是郭啟勳用曆史來製止了:“賈貴妃的父兄並無功勳,朕不願看到近親掌權。這也是賈貴妃的意思,曆史上多少因近親掌權而權力分散之事,各位愛卿,這不用朕來一一指點出吧?”
郭啟勳就僵在那裏了,這朝會到了午時了還未結束,眾朝臣都站得腿酸軟了,還在議論著對賈貴妃的獎賞。朝廷中是有黨派的,最大的黨派就是擁護新朝的和反對新朝懷念前朝的,還在懷念前朝艾氏一族掌權,所以就支持德妃艾令月為皇後。
這麽僵持著,到了皇上用午膳的時間了,可是這朝會還在進行著。饒是反對黨派們再勢力大也不可能在朝堂上因為肚子餓腿酸軟而撒手離開。那就看皇上到底要如何吧。
皇上郭啟勳是一定要達到他今日的目的,見還沒有臣子說出他的想法,他幾乎要自己說出來了,不過再等等:“一般臣子,食國俸祿用民糧食,進不能為朕想出一好方法來。”
終於有臣子看出皇上的想法,其實是早就猜到皇上的想法了,隻是不敢說,看皇上現在是一再反對各種提議,那麽這引起爭議的提議就出來了:“陛下,臣建議立賈貴妃給皇後,以此獎賞賈貴妃養育秦王楚王的功德。”
立刻有臣子附和:“賈貴妃教子有方,送兩皇子去往邊界抗敵戍邊,這不是普通妃子可以做得到的,其功績是後妃不可比擬的。”
還有為賈雲岫支持的:“賈貴妃乃天下女子母親之楷模,賢良淑德大氣凜然,不輸男子,足以母儀天下!”
但立馬有反對派:“陛下,秦王和楚王去往邊疆戍邊乃陛下賦予的責任,理當如此,此事與賈貴妃無關,為何要獎賞賈貴妃?”
皇上郭啟勳真懶地與這些反對派講理,卻不得不將:“若無賈貴妃,怎會有秦王和楚王這兩英勇的皇子?如果其他皇子能這麽年輕上戰場,那麽其母親也當手獎。”
“陛下請三思啊,皇後一位要慎重,德妃娘娘艾氏乃前朝公主,身份遠高於賈貴妃……”反對黨已經下跪了,可能是站得久了,腳疼,幹脆跪下了。
皇上這次要給他們一個教訓:朕才是皇上,朕才可以決定皇後是誰,你們無權幹涉。
但這表麵上還是要做得讓人接受:“愛卿說得對,封賞賈貴妃為皇後,這是對賈貴妃的獎賞,也是告知天下所有人,如何做一個稱職的母親,該向賈貴妃該學習。”
在“皇上聖明”和“皇上三思”的兩路聲音中,郭啟勳已經攤開了聖旨金布,開始揮毫寫了,雖他的字還是那麽差,但字字出自內心。將聖旨寫好後給太監:“去熙合殿傳旨,封賈貴妃為後!”
傳旨的太監去傳旨了,朝堂卻還是沒有要散朝的意思,這是郭啟勳的意思,他要讓這些臣子們知道自己的魄力:今日你們就站著,站到賈貴妃成為皇後為止!朕陪你們站著。
該是時候殺殺那些反對黨的傲氣了。郭啟勳在龍案前走著:陪你們一起站。
無人敢站出來對今日這位似乎是心血來潮的皇上提出建議。無人想去冒這個險,萬一皇上一發怒來個“掌嘴杖責”可就丟人了,這些臣子書生們的臉丟不起,更不想看到的是“推出午門斬首”,那就毀了前程和性命。
熙合殿,門是緊閉的,終日不見光。裏麵是賈雲岫在坐著,無神地坐著,郭治在旁無時不刻地守著賈雲岫,見母親這個傷心的樣子,郭治難過道:“母妃,你要永遠這樣嗎?郭檸郭佑哥哥知道會難過的。”
“郭治去念書吧,去聽林大人給你授課。”賈雲岫不想讓郭治知道自己這個樣子,幾次敢郭治去讀書,可郭治就是不肯不願,他害怕母親有事。
而且這對母子也不知現在林大人家裏也不好受,林大人現在一時間也無法給郭治授課了。
折紅在一邊伺候著,暖身的食材換了一晚又一碗,可賈雲岫就是沒心思吃也沒胃口。
“聖旨到,賈貴妃接旨!”門外聲音響起。
郭治聽到這聲音就跑了出去開門,賈雲岫奇怪怎會有聖旨。折紅有點開心:“貴妃娘娘,是皇上的聖旨來了,看來是對楚王殿下的獎賞。”
賈雲岫心卻是一沉:“郭佑人都不再了,還獎賞什麽啊?”
雖如此說著,賈雲岫和郭治還是帶領熙合殿的宮人們下跪接旨,聽那太監念聖旨:“今有秦王抗敵,楚王戍邊,保邊疆安寧,功不可沒。秦王楚王皆為賈貴妃之子,賈貴妃教子有方,宮中嬪妃無出其右,秦王楚王的功德乃賈貴妃之功德,朕因此晉封賈貴妃為皇後,望賈皇後母儀天下成為世間女子楷模。”
賈雲岫聽得心酸,太監最後賀喜道:“皇後娘娘請接旨。”
誰也難想到賈雲岫單手拿過聖旨扔到一旁,怒氣不改:“這是用本宮兩個兒子的性命喚來的皇後一位嗎?本宮寧肯不要!”
折紅看那聖旨,這心裏急著啊:“五皇子,快去拾起聖旨來。”
五皇子郭治在思忖著,覺得該拾起聖旨,不能惹父皇不開心,否則母親的地位難保,隻是賈雲岫對郭治禁止:“郭治,不要去撿那聖旨!”
郭治也沒在多想,就聽從母親的話了。
那太監沒想到是這麽個情景,於是就對賈雲岫道:“皇後娘娘,您看,這是給您晉封啊,這大喜的事,為何要如此呢?這不枉費了皇上的一片苦心了?”太監這麽說也是想把事情辦好,回去好給皇上交差。
賈雲岫卻不願:“不要稱本宮為皇後,你快回去交差吧。”
“賈貴妃,”太監對賈雲岫的稱呼換來換去:“你知道嗎?皇上今日的朝會從早上卯時三刻到現在午時了,就是在討論如何獎勵您,現在下了這聖旨,皇上不易啊。”
“你去與皇上說,本宮不想踏著兩個兒子的性命走上皇後的座位!”賈雲岫說得可真猛。
太監無話反對,隻有說著:“賈貴妃請三思,奴才這就去稟報皇上。”
折紅要來勸賈雲岫,可不等折紅說話,賈雲岫就擺手道:“折紅你不要多說了,我對這皇後位置不感興趣!”以前曾是想要的,現在失去了兩個兒子,覺得那皇後位遠不如兒子在身側重要。
郭治在旁看著母親這麽固執,心裏難受,他是希望母親成為皇後,可是聽到母親說那“踏著兩個兒子的性命走上皇後之位”,郭治又低下了頭,懷念起兩位兄長了,不知該如何時好。
傳旨太監回到朝堂對郭啟勳說了賈雲岫的情況:“陛下,賈貴妃娘娘傷心過度。”
關於賈雲岫扔掉聖旨,大喊著“踩著兩個兒子的性命登上皇後之位”的事呢,這位太監考慮再三,沒有說出來。在皇上郭啟勳身邊呆久了,這些看人臉色行事的可憐人群,看得出皇上郭啟勳最傾向誰,那麽就不能得罪了賈雲岫,將賈雲岫的一些不敬的話都給隱瞞了。
皇上還未做出決定,就有反對黨出現動作了。
其中幾個早已相互使了眼神的就再次跪下了:“皇上,賈貴妃敢回絕您的聖旨,這是違逆了天子之命,不可封為皇後!”
再有一反對黨:“皇上,賈貴妃仗著失去皇子的痛苦就拒絕您的冊封,這駭人聽聞,這不從夫不從君之事,足可讓賈貴妃永不封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