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 眾臣重壓下,無奈立太子

字數:629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嫡女謀:天命凰途 !
    賈雲岫和藹道:“這不怪郭久,是你母妃要求太高,這小年紀哪裏能懂左轉呢?那就本宮讓你背誦屈原的《東君》怎樣?”
    “這,”郭久努努嘴,艱難地答應著:“兒試一下。”
    背誦了一半,最後是郭久自己提出:“屈原的詩詞拗口,兒背誦《花間集》給皇後娘娘聽,不知皇後娘娘願意聽不?”
    “當然願意。”賈雲岫回答著很樂意。
    郭久也就放開來背誦了,很順口沒有停下,一首接一首。賈雲岫似乎是聽著樂趣,也沒有讓郭久停下來。但心裏已經有數了:這郭久啊,確實是用功了,但資質還是差了許多,底子也不好,隻會背誦這些花柳詩詞,那是不足以成為皇族中的領軍任務的。不知德妃艾令月了解沒。
    應該是了解的,德妃自己讓郭久停下來:“郭久不用背誦了,母妃有事要與皇後娘娘談呢。”
    郭久很聽話,說不背誦就不背,向賈雲岫點頭告別:“今日在皇後娘娘麵前獻醜了。”說著還打了個嗬欠。
    賈雲岫問著:“郭久這像是受涼了,這春夏交替,可要記得衣服隨時換。”
    郭久卻回答道:“謝皇後娘娘關心,隻是素來有話說春捂秋凍,所以現在變暖了,兒也沒有減衣衫,要等到天完全入夏了才敢減衣衫。不知郭治哥哥是否如此。”
    這郭久的身體也不行啊,才十三歲就害怕著涼,要“春捂秋凍”,這是賈雲岫很少見過的。這應該說是被艾令月給保護地太徹底,以至於怕冷也怕熱,如嬌草,受不得打擊。
    相比賈雲岫的郭治,郭治從不考慮冬天加衣裳的事,也不用擔心變天了換衣裳。賈雲岫訓練郭治在冬天裏下湖遊泳,遊個把時辰都沒問題。但這,後妃們都不記得了,因為那時候皇上郭啟勳曾因這事而訓過賈雲岫。賈雲岫就隻有帶著郭治去後宮的一角落湖水中練習遊泳。現在郭治的身體是鐵棒的。
    現在對這個嬌弱的郭久來說,賈雲岫隻有裝著點頭讚許:“郭久懂得四季變化,很好,不像本宮的郭治,什麽事都要本宮提醒。好了,郭久,你先下去吧,本宮與你母妃聊點正事。”
    “兒先告退。”有禮有節,中規中矩,平淡無奇,不出色的郭久。
    賈雲岫卻還是要讚:“皇上是喜歡聽話的孩子的,郭久就是這樣。”
    “皇後娘娘為何如此說呢?這皇子眾多,皇上喜歡誰,誰知道啊?”艾令月話裏有點歎。
    看樣子,艾令月對於郭久剛才的背誦表現是不滿意的,這個生長在前朝皇家的公主是明白怎樣的人才可繼承皇位的,隻是艾令月自己沒有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
    賈雲岫來也就是討論這事的:“德妃,原本呢,後宮是不該討論這立太子一事。隻是本宮想著,現在皇子中年齡最大的是大皇子郭辰二十二了,其次是四皇子郭覓十五了,這外麵有人在討論這事了,為何皇上還不立太子。本宮聽了也著急啊,德妃妹妹是如何想的?”
    “這還是隨皇上的意思吧,皇後娘娘也說了,後宮不得討論立太子一事,臣妾就不討論了。”艾令月也沒心思討論了,現在她就是算著怎麽讓自己的兒子郭久成為太子。
    賈雲岫也說著:“對,不該討論立太子一事。就說說這些皇子吧,德妃你覺得大皇子郭辰如何?”
    這怎麽突然來了這麽個問題?讓德妃摸不著頭腦,她也就說些場麵話:“皇上的長子,自然是不錯的。”
    賈雲岫也點頭:“郭辰這孩子,小時候是由本宮撫養,後來回到他生母穆素妃那裏。但這孩子有孝心,不忘養育之恩,每次來後宮探望穆素妃,都會先來給本宮問安,帶來各種特產,本宮哪裏用得完啊,隻有賞賜給下人了。”
    有這事啊?郭辰這是在向賈雲岫盡孝還是討好?艾令月就此事思考了,嘴裏卻是誇著:“郭辰是個懂恩情的皇子。”
    賈雲岫也點頭:“每當本宮看到郭辰來了就會不覺想念起郭擰郭佑,他們本來也會像郭辰這般常來給本宮問安啊。”賈雲岫感歎著。
    說了很久,賈雲岫最終就圍繞一個點“大皇子郭辰常來向我問安”,這不得不讓德妃艾令月猜想了:大皇子郭辰是想要成為太子了吧?
    聊到不早了,賈雲岫才起身:“今日在德妃這裏說說話解解悶也好,好過本宮獨自在流遠宮。”
    “皇後娘娘謬誇臣妾了。”德妃艾令月送了一程:“恭送皇後娘娘。”
    隨即賈雲岫就回到流遠宮,想到她說的“郭辰常來給本宮問安”,這不是假話,是真的。賈雲岫卻並不為此事開心。每次郭辰來問安的時候,賈雲岫會盯著他雙眼看,看自己親手撫養大的庶子究竟是什麽心腸。
    郭辰在盡力遮掩,雖他看不出賈雲岫對自己的恨,但是他對賈雲岫愧疚很深,是他殺害了郭擰和郭佑,害的嫡母賈雲岫失去了兩個兒子。郭辰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登上太子之位。
    偶爾幾次,郭辰含淚道:“兒永遠不忘母後的養育之恩,將來會孝敬母後一輩子。”情真意切。
    “郭辰你有自己的生母要照顧孝順,何必在乎母後呢?”賈雲岫淡淡地說著,心裏在流血:你殺了本宮的兩個兒子,本宮還須你來孝敬嗎?真是養了一條毒蛇,白眼狼。
    想到此,賈雲岫就想下令賜死郭辰,但不會這麽簡單的。賈雲岫沒有證據就殺不得郭辰,無法為郭擰郭佑報仇,那就隻有慢慢來,等到自己的兒子郭治成了儲君,那一切都可隨賈雲岫的心願了。
    但在這之前……
    今日被賈雲岫迷糊了一陣的德妃艾令月清理了頭腦,感覺現在是危機很重的時刻,自己的郭久並不出色,如果不發動前朝老臣的實力,那就很難讓郭久成為太子。
    再看那郭辰,已經開始拉攏賈雲岫了,郭辰的生母穆蘆是一直得皇上寵的,郭辰雖平凡無奇,但他知道利用身旁的人來助他成為太子。德妃艾令月感覺不能再放鬆了。
    於是艾令月馬上召集她能聯係上的前朝老臣,這些老臣在宮中有一定地位,都是那種不願意“兩朝天子一朝臣”的人。經過後宮中那些對前朝心存還念的宮人安排,艾令月與這些老臣見麵,談了許久。
    “公主殿下,臣等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老臣們說著:“郭氏一族奪了前朝權力,必須還回來。”
    艾令月聽著有點猶豫:“現在是郭氏掌權,你們還是稱本宮為德妃吧。”艾令月心裏在搖擺不定:公主還是德妃?
    朝堂上卻已經起了一堅定的風聲:皇上,請立太子!
    郭啟勳對這突然冒出來建議反感:“為何突然說到此事?朕大原朝建立未久,多事未安定,現在何來心思立太子?”
    這是一個德妃黨的臣子:“陛下,太子乃國本,不立國本,國本不穩,難安人心。”
    胡說,人心所安是因豐衣足食人丁興旺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誰管誰立太子,隻要能坐鎮天下,管理得力,這才是國本!
    但這些道理是以前郭啟勳在青州做買賣的時候從洋人西方的統治階級裏學來聽到的,覺得十分合理,隻是難與這些死腦筋講清楚。
    “皇上正當盛年,無須考慮立太子一事。”這是看懂郭啟勳想法的臣子所言。
    德妃黨立即予以反對:“早立太子可確定儲君,使其早接受治國知識。”
    再有一德妃黨直接提議:“臣建議立七皇子為太子。”七皇子郭久就是德妃艾令月的兒子。
    立刻所有德妃黨都附議:“臣附議。”
    皇上聽著,自然是反對的,但現在不那麽好反對,因為之前立後是郭啟勳自己的意思,而現在立太子就不能全照自己的意思來了。有那麽幾秒鍾,郭啟勳想下令立郭治為太子。
    郭啟勳想著:雲岫,我們的兒子就隻有郭治了。
    但是郭啟勳想到郭治每次看到自己時候那恨恨的眼神,就有點身寒,也否定了這想法。
    皇上郭啟勳暫時敷衍了此事:“立太子一事的確重要,所以須從長計議。眾愛卿有何事,奏來。”
    ……
    朝會結束。
    郭啟勳來到了流遠宮,與賈雲岫共同用了一次午膳。在夾菜的時候提到了此事:“現在確實是麵臨著選太子一事了。”
    “此事是啟勳決定的,不該與我說啊。”賈雲岫淡然笑著。
    郭啟勳長歎一口氣,無口味用膳了:“這有關你事啊,雲岫。以前,我等著郭檸從沙漠戰場回來就立他為太子,可是天妒英才,郭檸血濺戰場;後來我等著郭佑從戰場回來就立他為太子,可惜天不憐憫他,郭佑亦是戰死沙場為國捐軀了。”
    賈雲岫在一粒粒地嚼著米飯,嚼著甜味都沒了,嚼著隻剩下一點米餡在口中,還在嚼著,她無法感知是什麽味了:“原來啟勳是這麽想的?”
    郭啟勳在餐桌旁踱步歎息:“記得孩子們小時候,我曾說過郭檸最像我了,後來最器重郭檸,郭檸也不負我所望,智勇雙全地打敗了韃虜的一次次襲擊。郭檸離世,郭佑也不落後,接過了郭檸的重任,駐守邊疆,平定了邊疆,開闊了邊疆,卻賠上了他年輕的性命。”
    郭啟勳,你是這麽地看重郭檸郭佑,可他們就是慘死在你的看重之下,以前隻要你聽我一句話提防穆蘆,今日就不會這麽難過了。今日你這麽來說這些是什麽意思呢?為何要略掉穆蘆的名字?我曾那麽多此與你說道穆蘆是幕後凶手,你現在還是不信啊。
    如果有一日,郭啟勳,你知道了郭檸郭佑不是殉國而是被你的愛妃穆蘆謀害了,不知你要作何感想,你會讓太史令在史冊上怎麽記下這一筆呢?
    饒是賈雲岫再痛苦地心滴血,她也不會在郭啟勳麵前大鬧大喊了:“郭檸郭佑能得到他們父親的信任和器重,也不枉此事吧。”
    “雲岫你說話生遠了,不要與我說這些場麵話。說說你的看法吧,今日我本打算立郭治為太子,可是沒下這決心。郭治不如郭檸郭佑啊。”郭啟勳哀思著:“可是我們的兒子隻有郭治了。”
    郭啟勳你會有一日知道郭治會超越郭檸郭佑,還會超越你!賈雲岫狠狠地想著。
    對郭啟勳卻很平靜道:“既然郭治的才華不適宜為太子,那就不得選。啟勳不能將儲君之位由一才能不足的皇子來承當。”賈雲岫的話就到此了,不想再多言。
    郭啟勳卻還想再問:“雲岫,你認為皇子中誰適合做太子做儲君?”
    “我怎麽會知道呢?啟勳還是不要問我這事了。”賈雲岫不再說此事,郭啟勳也就坐下來,喝湯,沒胃口就喝湯吧。
    賈雲岫聊著家事:“啟勳,我現在啊,就是盼著孫子的到來,各位皇子都是我的庶子,但現在隻有郭辰成婚了,也不見有好消息傳來。”
    “郭辰?”郭啟勳不是很想談這個兒子,甚至有些厭惡。郭辰在禮部擔任一官職,也沒做出什麽成績來。郭辰從十五歲開始去沙漠到現在二十二歲回京,都一點拿得出手的成績沒有,庸碌無為到極點。
    郭啟勳還感覺賈雲岫是在與自己談論太子人選,就微微搖頭:“郭辰,不行啊。”
    賈雲岫看他,佯裝詫異:“啟勳說什麽不好啊?我看郭辰就很好,每個兩日都來流遠宮看望我,帶來各種小吃小萬物,一聲聲母後,郭辰從未忘記是我撫養他長大。這孩子,有孝心。”
    “哦,是嗎?郭辰對你孝順,那就好。”郭啟勳也有點舒心了,吃了點飯菜後在流遠宮睡了個午覺就去批閱文件了。
    賈雲岫則想著現在後宮該是炸開了鍋吧?不知剛才那麽對郭啟勳說郭辰的好,有沒有用,也不知啟勳會怎樣讓不出眾的郭辰成為太子。
    縱觀諸位皇子,都是不出眾的,難繼承大統,現在就看各位皇子誰的後背力量大了。賈雲岫將自己的幼子郭治排除在外,那麽現在就是大皇子郭辰和七皇子郭久之間的爭奪了,這隻是賈雲岫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