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拉投資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史上最強便利店 !
當初馬能、唐玉貴、陸明三兄弟剛來珠市打工,每個月天天加班,能拿兩千來塊錢,就已經很滿足了,畢竟其它小廠的員工,累死累活,也不過一千多塊錢。
在工廠這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小圈子,他們兄弟三人,會經常買點花生米下啤酒,在天台上相互鼓勵,相互成長,一起暢想人生,盤算著打幾年的工,就能夠娶媳婦了。
那時的他們真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然而,老同學陳進過珠市來的一次相約吃飯,讓他們三個井底之蛙,見識到外麵世界的冰山一角。
他們還在為珠市加了最低工資標準,因此加班費每小時多了一兩塊錢,而暗自高興。
而他們的這位同學陳進,已經開上私家車,出手闊綽,他們一個月的工資才能夠吃得起的海鮮大餐,在陳進同學眼中,不過是一筆業務提成的十分之一而已,這樣的業務,他一個月最少要簽三單。
那次飯局過去一個月,馬能就辭職回家創業,他這個一班之長,受不了昔日學渣的嘲諷與顯擺……
馬能惱羞成怒,陸明可以無良地笑起來,馬援可不敢,他還是很尊重和感謝自己的這個堂哥的,沒有堂哥的推薦,他可能還在老家的工地上幹活呢。
他好似什麽都沒有聽到一樣,開口說道:“能哥,明哥,你們聊,我去外麵做事了。”
“行吧,你順便把我桌子上的文件拿給雅麗。”陸明交代完,然後帶著馬能來到待客區,一邊泡茶,一邊笑著問道:“這麽多年過去了,心裏的疙瘩還沒有解?”
馬能已經恢複如常,拿著陸明的茶葉聞了下,隨意地回道:“也不能說是心疙瘩,真要說起來,當年要不是受了他的刺激,我也不會選擇回家創業。”
“雖然後來創業失敗了,但至少我也做了一回有錢人,不為錢發愁過,眼界也開闊了許多。”
陸明把泡好的茶水遞給他,問道:“那你一聽他過珠市來,就急吼吼地跟著跑過來幹嘛?”
馬能搖頭說道:“也不算急吼吼,本來就有計劃過來,隻是把我跟他的時間調好,大家再次聚一下,畢業之後,大家天各一方,這種聚會的機會很少了。”
“前段時間還有同學聯係我,說讓我組織同學們回學校,去看文老師他們,我感覺這個提議很好,畢竟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學校了。”
“的確。”陸明有些感慨的說道:“好多年沒有回學校了,還真有些懷念。”
馬能聊了一會兒各自同學的境況之後,問道:“陳進這次過來,你們是怎麽安排的?”
“我還不太清楚,都是唐玉貴在安排。”陸明解釋道:“我跟陳進一直都沒有聯係,他今天過來,也是唐玉貴昨天告訴我的。”
“要不是這幾天事情不多,我可能還真沒有時間去參加聚會。”
馬能知道陸明管理著這麽大一個企業,千頭萬緒,空閑的時間很少,也就沒再多問,趕緊說正事。
他起身去把辦公桌上的酒給拿了過來,說道:“我二伯最近又勾兌了兩款酒,這款在之前的酒的基礎上,進行重新勾兌,口感更加純綿香醇。”
做生意之後,參加過不少飯局的陸明,對於紅酒他是小白,但對於白酒,他還是有些心得的。
陸明現在隻要在自己主導的飯局,不會選擇“茅台”和“五糧液”這些高檔白酒,而是喝馬能提供的“尊酒”,目的有兩個,一是想向他身邊的朋友推薦這款酒,二是他已經習慣這款酒的口感。
接過馬能遞過來的酒,陸明仔細聞了下酒香,然後抿了一小口,最後評價道:“醬香突出,香氣撲鼻,喝完滿口生香,這款酒,比之前的至少高了兩個檔次,看來你二伯這勾兌技術,又有了提高。”
聞言,馬能得意地笑了起來,說道:“自從我丟掉工程的活路,全力發展酒業,我二伯算是找到事情做嘍。”
“他每天都在找老酒來勾兌,這款酒我不敢說勾兌了一千次,但幾百次是少不了的。”
“也正是有了我二伯的堅持和執著,才把這款酒勾兌出來。”
陸明去過馬能老家,知道勾兌技術的神奇之處,“茅台”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酒,在於其特殊的勾兌工藝,酒裏麵不能添加任何的香精和其它物質。
酒的香氣和口感,完全是靠勾兌師精湛的技藝,把不同澀、酸口味的新酒與老酒勾兌,產生神奇的反應,而新酒和老酒的種類選擇,勾兌比例,完全是憑借勾兌師的經驗,很少會用筆墨記錄下來的。
有些國人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對於國外那些紅酒品鑒師,或者高檔香水的調香師推崇有加,崇拜得不要不的,說他們才是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國人都應該向他們學習。
對於這些人,陸明連噴他們一臉的心情都沒有,頂多隻會說聲嗬嗬。
隻能說他們太孤陋寡聞了,國外那些紅酒品鑒師,和調香師,經過七八年的培訓就能拿到相關證件,就可以從事這方麵的職業。
雖然紅酒品鑒師和調香師的淘汰率很高,但畢竟是可以量產的,畢業出來也不過三十來歲。
你哪隻眼睛看出來他們有工匠精神了?
但是你看過哪位白酒勾兌師是四十歲以下的?
沒有三十幾年沉下心來的勾兌經驗,是不敢自稱勾兌師的,馬能的二伯,五十歲才開始以勾兌師的身份給別人做事,之前他都說自己是學徒。
馬能帶來的另一款酒,相對於要簡單一些,是為了迎合北方人的習慣,酒香濃烈,口感霸道辣喉。
說實話,陸明不太喜歡這款酒,但他也知道,很多北方人就喜歡這一口。
喝了一口茶,清除掉酒氣,陸明才開口說道:“這兩款酒你可以發一部分貨給我們公司,最終的價格和供貨數量,需要前期做個詳細的市場調研,具體的事項,等下我讓采購部的同事跟你談。”
新推出的產品,市場的接受度很難說,不是說有好產品就一定能夠大賣,這裏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因素,即使陸明和馬能的關係莫逆,也不可能一口就答應下來,畢竟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不能混為一談。
而且馬能已經渡過了之前的窘迫,之前他家裏庫存的三十噸白酒,已經被公司銷售得差不多,他現在的身家也有幾百萬,不需要陸明再出手相助。
隻是陸明說完,馬能並沒有接話,隻是笑嗬嗬地看著自己,這令他奇怪,說道:“有什麽話就直說呀,以咱們的關係,不用著打埋伏吧?”
馬能收起笑容,指著他二伯的得意之作,正經說道:“這款酒出來,我就拿去築城舉辦的白酒展銷會參展,受到廣泛的好評,有意向的訂單超過二十噸。”
“這款酒我是很有信心推向市場的,不過我現在麵臨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擴產。”
“說實在的,雖然我對這酒有信心,但是投這麽多錢,我心裏還是有些打鼓,這次過來,也是想你給我出點主意。”
陸明知道,要以馬能之前的性格,遇到這種情況,他不會向自己詢問,可能是經曆過低穀,再次站起來,讓他多了一絲顧慮,考慮問題更加謹慎了。
馬能這改變是好事,吃一塹,長一智,總比摔了一個跟頭,爬起來也不總結失敗經驗,繼續盲打莽撞的要強。
陸明想了一下,問道:“擴產需要投多少錢?”
“擴產不需要多少錢,五百萬頂天了。”馬能心裏有數,張口就來:“不過擴產之後,想要保證酒廠持續地生產,需要投入資金做廣告。”
“而且醬香型白酒,想要做出高品質,即使有老酒勾兌,始終還是新酒,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到窖藏上來,三年窖藏的酒,比新酒不止上一個檔次,五年,十年的窖藏,又不是一個品質。”
“與你合作之後,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在低端市場與別人拚殺,即使僥幸存活下來,頂多也隻是掙幾個辛苦錢。”
“但想自己做品牌,往中高端白酒市場進軍,前期的投入至少要一千多萬,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馬能的意思很簡單明白,以現在藍箭公司的承銷量,是不能夠滿足酒廠擴產之後的產能,他不但想走品牌的道路,還想走知名品牌的道路,在白酒行業深耕下去。
陸明知道他的意思,笑著說道:“難怪你剛才看著我笑,是盯上我了,想把我拉上你那條船。”
馬能嘿嘿一笑,說道:“誰讓你說我認識最大的老板呢,不光你,唐玉貴我也想朝他拉投資,以後咱們三兄弟,乘風破浪,殺向白酒行業這片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