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張家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重生1966 !
周日,培茵聽說沈父要跟二爺爺去省瓊姑姑家,跟個扭骨糖似的纏著自己的爹,非要跟著去不行,自己還沒有去過省瓊姑姑家呢。沈父被培茵纏的沒法,就答應領著培茵去,不過沈父可跟培茵說好了,從沈家村去省瓊姑姑家,得有小十裏路,還得過一條寬寬的河,這一路上就得培茵自己走,沈父跟二爺爺得一人背著一個褡褳,裏麵放著奶奶二奶奶還有三奶奶給省瓊姑姑家準備的東西,省瓊姑姑家孩子多,成分不好,幹活得幹又髒又累的,掙得卻很少,現在還是跟
著生產隊掙工分,雖然運動結束了,但是因為生產隊的小隊長跟省瓊姑姑家不是很對付,現在還是處於被欺負的地位。因為已經是冬天了,路邊的莊稼都已經收割了,有些田地已經種上了麥苗,隱隱的透著一點點的綠意,不過今年的第一場雪還沒有下來,二爺爺邊走,邊打量著周圍的田地,說:“再不下雪就有點旱了,唉,莊戶人家靠天吃飯,老天爺賞臉風調雨順的就能吃上口飽飯,老天爺鬧脾氣了,莊戶人家就得餓肚子了,最難的難不過下莊戶的了。
”培茵雖然沒有正經的下過地幹過活,但是看著自己的家裏人還有村裏人下地幹活,熱別是雙搶的時候,為了能把辛勤種出來的糧食收到倉庫了,趁著天好沒白沒黑的幹,
人累的往炕上一躺就能睡著,更不用說那麽熱的太陽曬得人黑黝黝的了。
培茵點了點頭,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二爺爺笑著說:“你個小丫頭片子,都能跟你二爺爺拽文了,不過這詩說的很對啊,自古以來,最辛勞的就是老百姓了。”
沈父笑著說:“培茵,你從哪裏找來這兩句詩文啊,這是馬致遠的元曲吧?”培茵說:“我也不知道從哪裏聽來這兩句,覺得咱們莊戶人家整天風裏來雨裏去的侍弄那點莊稼,收成好了就能有的吃,收成不好了就沒得吃,現在還好,古時候有了荒年
就得賣孩子賣地的換點糧食活命,真是苦啊。”爺仨說這話就到了沈父說的那條河邊,這條河是這附近很有名的一條河,終年水流不斷,聽說夏天的時候還會發山水,幾十米的河道被湍流的河水擠得滿滿的,不過現在
是冬天了,河裏的水雖然沒有上凍,但是已經溫順了很多,緩緩地流過這片它終年滋養的沃土,沉靜的走向遠方。河上架了一座窄窄的木橋,估計就能走個獨輪車,培茵走在上麵,看到有些地方的木板已經很老舊了,能看得見橋下麵的河麵,雖然知道河水不是很深,但還是有些心驚
膽戰的走過了這座幾十米寬的窄窄的木頭橋。
過了橋,培茵說:“這個橋這麽窄,走個人走個獨輪車還行,要是有個拖拉機或者是地排車怎麽過河呢?”沈父說:“這條河的上遊不遠處有一座水泥橋,橋麵很寬,走拖拉機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大部分都是從河裏直接就過去,隻要不是發山水,河水不深,再說,這條河裏沒
有什麽淤泥,都是河沙,拖拉機淌著河水就過去了。
過了河,經過兩個小小的村落,再繼續往前走,走到培茵覺得兩條腿酸的不行的時候,終於進了一個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的很大的村落。
在冬天四周沒有莊稼的遮擋下,遠遠地望去,瓊姑姑的村莊是一大片低矮的房屋,有些是茅草的,有些是青磚黑瓦的,大部分還是茅草黃泥蓋的房子。一條長長的街道正對著培茵他們走的這條路,街道一旁還有一個供銷社,培茵走過那個供銷社的時候,還有些驚奇,供銷社一溜的紅磚瓦房,牆上用白灰刷了幾條革命標
語,偶爾的有幾個村民進去買點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日用品。
培茵對沈父說:“爹,大姑這個村子有供銷社呢。”
沈父說:“你大姑這個村不是西平縣的地方,離得公社比較遠,估計是公社的供銷社在這邊辦的一個代銷點。”大概是培茵一行人是村裏的生麵孔,在街上遇見幾個人都用打量的眼光看著這爺三個,培茵沒覺得怎麽樣,毫無羞澀,泰然自若的任人打量,邊走邊看著路兩邊的房子,還有房子的牆上用白粉刷的那些革命標語。怪不得瓊姑姑這個村是模範村呢,光看路兩邊牆上這標語,跟沈家村那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啊,看看人家這裏,各種各樣的標遠
,一條一條的語錄,刷的滿滿當當的。
經過供銷社,走了有個幾十米,培茵聽到身後有人試探著喊:“姥爺?”二爺爺,沈父還有培茵轉身一看,一個背著花簍的小姑娘,身後的花簍裏裝著滿滿的一花簍的幹樹枝幹樹葉子,小姑娘因為身後的花簍太沉了,腰被壓得彎著,兩隻手使
勁的抓著花簍兩邊的繩子,抬著頭縮著脖子,看到轉過身的三個人,一臉的喜色,高興的喊:“姥爺,大舅。”
二爺爺看了,趕緊上前幫著把花簍接過來放到地上,心疼的說:“綾子,你怎麽背這麽沉的柴火?”
這個小姑娘是瓊姑姑家的小閨女,比培茵大兩歲,叫張泰綾,大概是因為吃的不是很好,頭發有些枯黃,身上也沒有幾兩肉,瘦瘦的。
張泰綾高興的喊:“姥爺,大舅,培茵,你們怎麽來了啊?剛才還聽人說不知道是誰家的親戚來了呢,快走,快走,咱們快回家。”
張泰綾說著就要再把花簍背到身上,二爺爺一把抓住,說:“綾子,這個你背太沉了,姥爺背。”二爺爺還沒有背上呢,沈父在一邊一把就把大花簍背在身後,說:“二叔,我在這裏還用得著你背呀?綾子,趕緊帶著姥爺還有大舅回家,大舅好些年沒來你家了,都找不
著門了。”張泰綾拉著培茵的手,領著大家往自家走,邊走邊說:“我們家都搬過兩次家了,大舅肯定不知道門呢,不過離原來的地方也不是很遠就是了,看,我們家現在靠著大街呢
。”一個小小的院子,院牆矮矮的,大門樓就是村子裏普通的那種有個小尖尖頂的門樓,兩扇粗陋的大門,也沒有上漆,還是原來的顏色,這會四敞大開的,進了院子,四間
低矮的茅草屋,西邊簡單的壘了廚房,這會正從裏麵冒出煙來,也不知道裏麵的人在做什麽。
張泰綾在門口跟二爺爺說:“姥爺,我娘今天在家裏攤煎餅呢。娘,娘,你快出來,我姥爺跟我大舅來了!”張泰綾進了院子就大喊,聲音裏帶著讓人忽視不了的高興。
一個頭上包著花布頭巾的身影聽到張泰綾的話就就從廚房裏鑽了出來,出來之後擦了擦眼睛,一臉驚喜的說:“哎呀,爹,省思,你們怎麽來了啊,快,快,屋裏坐。”瓊姑姑臉上有幾道灰,身上的衣服上還掛著幾根柴火,看到娘家人,一把把頭上的頭巾扯下來,撲打撲打身上的灰,說:“哎喲,培茵也跟著來了,這麽遠的路,累壞了吧
,趕集先進屋裏歇一歇。”
二爺爺說:“你不用管我們,煎餅攤完了沒有,我們一時半會的也不走,先把煎餅攤完了再說話也不遲。”
瓊姑姑說:“那行,糊子還有一點了,再攤個幾十張就行了,爹,您先坐一坐,我把這點攤完了咱們再泡茶。”
二爺爺說:“快去快去,我們你不用管。”瓊姑姑答應著,趕緊又進了廚房,張泰綾去屋裏,找出燒水的水壺,裝了一水壺的水,放在院子裏一個用黃泥垛的爐子上,從花簍裏找出一點幹樹枝子,就在院子裏燒水
。
張泰綾從屋裏拿出幾個小板凳,培茵看去,都是用木頭簡單的釘起來的看著倒是很古樸。
張泰綾說:“姥爺,大舅,咱們現在院子裏坐一坐吧,水一會就能燒好了。”
張泰綾看培茵拿起一個小板凳端詳,笑著說:“做的好吧?這個是二哥做的,二哥現在跟著村裏的木匠學做木工活,前些天自己做了這幾個小板凳,我覺得做的很好呢。”
培茵說:“真的啊?二哥真厲害,都能做板凳了呢。”
二爺爺答應著,說:“綾子,來,歇一歇,摟那麽多柴火,累壞了吧,你以後可別再自己背這麽多柴火回家了,你身量都沒長全呢,壓壞了以後不長個咋辦?”張泰綾笑著說:“姥爺,我知道了,這次呀是撿了那麽多,我怕放在那裏被人背走了,這才一氣背回家的,哥哥們都說我閑著呀就管著去撿柴火,以後他們管著往家裏背呢
。”
姥爺說:“這就好,這就好,哎,對了,你爺爺呢?”
張泰綾說:“爺爺去喂牛了,估計一會就能回家呢。”培茵在一邊,看著自己這個小姐姐,笑著跟自己的姥爺說著話,顯得落落大方的,不由得對這個姐姐刮目相看,生活能壓垮人的腰,但是不能壓垮人的精神,如果一個人的精神被壓垮了,那這個人的人生就不會走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