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醬菜公子

字數:602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滿庭杜鵑紅 !
    巧珍十五,那唐公子二十一,兩人相差六歲,並不算很多。
    自己娘家隻是個普通農戶,而唐家有作坊又有鋪子的,若不是年紀大些,恐怕還輪不上巧珍。
    謝氏一念至此,覺得可行,對媒婆道:“巧珍是我的侄女,她的親事我做姑母的做不得主,需問過大哥大嫂的意見才行,還請大姐過兩日再來聽信。”
    婚姻大事,父母做主才是名正言順,此理由合情合理。
    媒婆笑容滿麵的走了。
    柳清妍到作坊後,將事情對大舅夫妻二人說明。
    謝春貴兩口子的想法跟謝氏基本一致,但還是要相看過才行。
    兩日後,媒婆再次登門,謝氏把哥嫂提出要相看的要求說了。
    媒婆又去男方那邊回話,再跑來柳家定日子,來回幾趟,終於把相看的日子定了下來。
    當事人巧珍對自己的親事,自始至終都是保持淡淡的態度,看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相看這日,柳清妍特意留在家裏沒去作坊,想瞧瞧那位唐公子究竟是何方神聖,二十一還沒定親的,在古代封建社會實乃少見。
    今兒謝氏把巧珍仔細打扮了一番,巧珍是親侄女,她也盼著巧珍能找戶好人家。
    巧珍長相原本就清秀,再經過裝扮後,又添得幾分麗色,算是一個挺過得去的小家碧玉了。
    謝春貴兩口子昨晚上就跟柳清妍一起來了柳家。
    如今已不在家裏做曲米粉,柳宅也像其他人家那樣正規起來,見客都在前院客廳。
    男方那邊除了唐公子本人外,父母也都來了,當然也包括那位從中牽線的富家太太,人在客廳裏擠了滿滿一屋。
    巧嘴媒婆忙著從中周旋,讓唐公子給柳家眾人見禮,稍寒暄了一會。
    “唐公子上頭幾個都是姐姐,家裏的生意也沒個兄弟來幫襯,作坊鋪子裏全是他自個照應,所以親事耽擱了下來,如今爹娘都上了年歲,急著抱孫子,他才曉得急了。”媒婆一麵介紹,一麵將唐公子遲遲未成親的原因解釋清楚。
    柳清妍瞅了瞅唐公子,發現還真像媒婆說的那樣長得挺周正,勉強能稱得上俊俏,並且帶有幾分書生氣,顯然也是知書懂禮的,就是舉止有些拘謹。
    那位富家太太也趕忙賠笑,道:“我侄兒平時不是這樣的,做起生意來機靈著呢,就是聽說今兒要來跟姑娘相看,才放不開的。”
    還是個老實人啊!
    柳清妍瞅著唐公子麵紅耳赤的模樣,心裏偷笑。
    謝氏和謝春貴兩口子交換個眼神,看得出他們是滿意的。
    唐太太見此情形,心裏有些懊悔今兒帶的禮輕了,“第一次上門,也不曉得該拿些什麽,就帶了幾樣自家作坊裏新出的醬菜,還望不要嫌棄才是。”
    相看而已,成與不成還是一說,送得貴重了虧,此乃人之常情。
    謝氏忙道謝,如今她是柳家的當家太太,待客接物都是她出麵。
    “唐家的醬菜鋪子沁香園,在城裏可是出了名的,唐公子最愛弄些新鮮醬菜樣式出來,有不少富貴人家來買回去吃的。”媒婆巧舌如簧。
    她這番話即巧妙掩飾了尷尬,又能將唐公子誇上一誇,表示雖然是做醬菜的,可生意並不小。
    謝氏又趕忙客氣了一番,並讓婆子去喊巧珍出來。
    相看相看,當然是互相看了,不能單讓你看男方,而不讓男方瞧女方。
    巧珍低頭走進客廳,朝客人行個禮就站到一旁去了,一句話也不說,也不去瞧那唐公子的長相。
    唐太太心裏就有些不是味,這性格也太不大方了些,臉色也跟著微變了變。
    媒婆眼明心亮,趕忙出來打圓場,“謝家姑娘性子生得安靜,又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害羞也是常情。其實性子安靜也是好的,不會挑事生非弄得家宅不寧,乃賢妻良母的好人選。”
    最後一句,她是望著唐太太說的。
    唐太太一想,覺得媒婆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找個聽話的兒媳婦總比找個整日上躥下跳,搬嘴弄舌的好。
    她遂把目光轉向唐公子,想瞧瞧兒子的反應。
    唐公子雖是雙頰通紅,可眼睛總往巧珍那邊瞄,性子嫻靜的姑娘正是他心中所想。
    唐太太心中一喜,和唐老爺對了一眼。
    唐老爺麵露微笑,輕點了下頭。
    相看隻是走個過場,並不是當麵就要定下來的,後續事宜還靠媒婆來走動。
    唐家那方的人又略坐了坐,就告辭走了。
    唐公子臨走時,還望了巧珍一眼,有些依依難舍樣子。
    柳清妍瞧在眼裏,以為這門親事十有八九能成。
    可謝春貴兩口子問到巧珍時,巧珍還是低著頭不做聲。
    蔡氏頓時急躁起來,戳著閨女的腦袋,大聲教訓道:“那唐公子模樣長得端正,人瞧著也老實厚道,家境比起咱家來,不曉得要好上多少倍,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親事,這樣的人家你還不同意,到底想找個甚樣的?”
    巧珍抿緊嘴唇,還是不開腔。
    蔡氏氣得直跺腳,“不管你樂不樂意,我和你爹是樂意了,等媒婆來問答複,就這麽回。”
    巧珍不說話,眼淚簌簌往下落。
    蔡氏氣得暴走,卻又無計可施,嘴裏喃喃她怎麽會生出這一個閨女來。
    謝氏也很不理解,滿臉疑雲地瞧著巧珍。
    柳清妍心頭沉沉,猜想巧珍大約對李廣還是無法忘懷。
    可李廣這半年來一點消息都不見,分明是對巧珍沒意思呀!
    她想了想,跑去杯莫停找李瀾清。
    李瀾清聽妹妹說巧珍癡心於李廣,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兩兄妹一合計,得去找李廣問問清楚,如果對巧珍完全沒意思,也好讓巧珍死了這份心,安心嫁人。
    當下,李瀾清就往鄰水鎮去了。
    杯莫停的生意紅火,沒有個會識文斷字的人記賬可不行,柳清妍隻好留在鋪子裏看著。
    過了一會,隻見王小二晃蕩著來了。
    “小二哥,多日不見,你越來越精神了。”柳清妍笑著打招呼,並讓家華去倒茶。
    王小二今兒穿了一身新衣裳,收拾得頗為整齊。
    “是柳小姐呀,你今兒怎麽有空來鋪子裏了?”王小二靠在櫃台上眼睛四處望,像是在找人。
    柳清妍道:“哥哥去別處辦事去了,我來頂替一天。”
    家華捧著杯茶放到王小二旁邊,“小二哥,請用茶。”
    王小二謝過,用手指在腦門上揩了兩下,漫不經心地道:“好久沒見到酒兒姑娘了,不知她近日可好?”
    “酒兒她在作坊裏教工人釀酒呢,好得很呀。”
    柳清妍回答完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遂用疑惑地眼光望著王小二。
    王小二被望得慌起來,臉不自覺地紅了。
    柳清妍頓時明白過來,王小二收拾得這麽整齊,是為了酒兒。
    這兩人何時又有了情況?
    她心裏嘀咕完,笑了笑道:“作坊剛開工沒幾天,酒兒有些忙,等過段時日不忙了,我讓她去尋你就是。”
    王小二一聽,臉臊得更紅了,忙道:“我就是隨口問的,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這個意思,你害什麽臊嘛!
    柳清妍直撇嘴。
    這時,鋪子裏進來兩個打酒的,王小二慌忙說聲‘還有事’,趁機走了。
    晌午,家裏的婆子來送飯,其中有一碟醬菜,說是唐家送的。
    柳清妍嚐過後,發現味道還真挺不錯的,看來唐家的醬菜並非浪得虛名。
    下午,柳瀾清回來了,說李廣不在家,跟隨父親去外地談生意去了。
    因此,巧珍的事隻能看她自個的造化了。
    第二日,媒婆果然又來了柳家。
    “唐家的老爺太太對巧珍姑娘都挺滿意,唐公子更是一間傾心,催著我來聽消息,他們都在等著我的回話呢!”
    媒婆揮著帕子咯咯笑,若這樁親事說成,她的謝媒錢一準的不少。
    蔡氏早就跟謝春貴商量過,這事不能由著巧珍的性子,兩人回去作坊前將決定告訴謝氏,等媒婆來,就說他們同意了。
    “那就麻煩老姐姐回複唐家,這門親事我大哥大嫂允了。”謝氏笑著道。
    媒婆笑得更燦爛了,拍胸口道:“不是我吹牛,這唐家真正是極好的人家。唐老爺唐太太人和氣,好相處,巧珍姑娘嫁過去,一準是掉進福窩窩裏。”
    “托老姐姐的福,勞煩你跑來跑去的,這個你拿去買碗茶喝。”謝氏掏出一把錢來塞給媒婆。
    “太太客氣了,我幹得就是跑腿的活,有甚勞煩不勞煩。”媒婆接過笑著謝過,又問謝氏要了巧珍的庚帖,拿著走了。
    說若是八字對得上,唐家會馬上來提親。
    過了幾天,媒婆再度登門,告知八字已經對過,唐家已定好提親的日子。
    可問題又出來了。
    巧珍不是柳家的人,提親自然不可能來柳家,隻能去黃竹坳。
    於是,媒婆又多跑一趟去問唐家的意見。
    “唉喲喲,這唐公子對巧珍姑娘真是癡情一片,說去哪提親都沒有關係,一心隻想著把巧珍姑娘早些娶進門。”媒婆招牌式的揮著帕子道。
    “如此,我這就讓大哥大嫂去家裏準備。”謝氏又掏出一把錢。
    事兒沒成,錢賠出去不少。
    在大夥都對巧珍的婚事積極行動時,巧珍本人對親事的態度,始終是不冷不熱,聽之任之。
    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