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場騙局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邪王狂妃要探案 !
    再次陷入昏迷之中的羅信被隨後趕來的衙役帶走,而沈月則隨著李榮回了宅子。
    天寶就守在大門口,他見李榮領著沈月回來,連忙迎上去對李榮問長問短。至於沈月,則像個透明人一樣,完全被他忽略了。
    “公子,您沒事吧?”
    李榮隻點了點頭,卻沒有回答天寶的問題,而是轉頭囑咐沈月道:“今晚你受了驚嚇,早些回去休息吧。我會吩咐春月在外麵守著你的。”
    不顧李榮還在,天寶忍不住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兒,“沈姑娘真是不知道‘吃一塹長一智’這句話怎麽寫的!你又沒有防身功夫,隨隨便便就跟上去,莫不是活夠了打算送死?”
    天寶這話說得當真極其不客氣,就連一向縱容他的李榮都冷了臉色。
    “天寶——”李榮聲音冷淡,卻透著不容抗拒的威嚴。
    天寶撇了撇嘴,終究是不敢再說什麽了。
    沈月本來就對自己不聲不響追上去的舉動感到有些後悔,如今被天寶這一通搶白,更是覺得羞愧。
    “對不起,讓你們擔心了。”
    天寶冷哼了一聲,又惹來李榮一記警告的怒瞪。
    “你沒事就好。天色不早了,早點回去休息吧。如今羅信已入了大牢,想來明日應當就能提審了。”
    沈月低低的應了一聲,轉身回屋去了。往後,她是斷然不敢如此莽撞行事了。
    ……
    盡管昨夜因著沈月險些遇害、連累得李榮親自去救她一事,天寶刺了沈月幾句,但是今早上起來,兩人就如同約好了一般,都像沒事兒人似的,打招呼閑話。
    天寶沒再生她的氣,這倒是讓沈月悄悄地鬆了一口氣。她請天寶去關注天武門那邊的動靜,天寶也是二話沒說就應了下來。
    天武門那邊始終是一片平靜,因著“羅信”被抓,真正的羅信也沒有再露麵。
    沈月並沒有聽從李榮的叮囑,躺在床上靜養。她覺得自己身體好得很,壓根兒就沒受到什麽驚嚇。
    在聽到天寶的匯報之後,沈月更是活泛了心思。她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可以逼出羅信真麵目的好機會。
    沈月推測,昨夜被衙門抓起來投進大牢的那個、耳朵上有一顆紅痣的男人,應當就是羅信的雙胞胎兄弟,羅宇。
    因為暫時沒有搜集到任何關於“羅信”作惡的證據,所以隻能拿他擅闖衙門且打傷捕快的事來論罪。
    這罪名聽起來厲害,實際上也隻能把羅宇關個一年半載而已。
    可是他們兄弟犯下的事,手上沾染的鮮血,可不是一年半載的牢獄時光就能抵消的。
    這一次,沈月決定主動出擊,引出羅信。她同李榮商議,覺得可以拿被關在獄中的羅宇作一場戲,來引誘魚兒上鉤。
    李榮聽完,也覺得沈月這個主意妙極。這兄弟二人著實狡猾,若是不趁機將他們二人一網打盡,就等於給了他們再次作惡的機會。
    ……
    兩三日之後,幽州城裏忽然傳出了“羅信”的死訊。
    天武門掌門羅信因擅闖衙門、打傷數名捕快而被羈押入獄。在與捕快交手的過程中,羅信受了重傷。
    被關進牢裏後,又因為醫治不及時,年紀輕輕的,竟然就這麽沒了。
    這件事,已經成為了幽州百姓們茶餘飯後的新談資。
    “好端端地,那羅掌門潛入衙門去做什麽?”茶樓裏,有人麵露不解,疑惑發問。
    “嗨!誰知道呢?從前見天武門的人常在城內施粥,還以為他們是好人——沒想到,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羅信夜探衙門且打傷捕快一事很快傳開,這個幽州百姓眼中的“大善人”,也因此跌下“神壇”。一時間,百姓們對羅信以及天武門的評價都是毀譽參半。
    有人自此看清羅信“真麵目”的,也有人認為是衙門在冤枉羅信。這不,那人剛說完“知人知麵不知心”,旁邊就有一人出聲反駁。
    “羅掌門怎麽會是壞人呢?這分明是有人誣陷!”
    “平白無故的,誰誣陷他做什麽?再說了,衙門可是人贓並獲,這一點總無可抵賴吧?”
    那人又繼續道:“要我說啊,那姓羅的先前之所以會常常進城施粥,根本就是為了打探消息!就連這潛入衙門,八成也是事先計劃好的!”
    茶樓裏的幾人因為羅信的事爭論不休,沒注意到有人側耳聽了半晌,悄悄結了銀子出門去了。
    天武門那邊動作倒是很快,或者說,是羅信的動作很快,沈月的消息散出去第二日,就有天武門的弟子找上門來。
    他們前來向知府衙門索要羅信的屍首。
    沈月精心布置了這一個局,自然不是為了引出天武門的弟子。她要釣的魚兒還沒完全咬餌,她這個釣翁,自然還要耐心等一等。
    按照沈月的意思,衙門的人出麵回絕了天武門弟子的要求。衙門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羅信的案子尚未有了結,他的屍身也算是證物,不能交給天武門的人。
    天武門的人自是不肯就此罷休,他們嚷嚷著“死者為大”,就這麽肆無忌憚的在知府衙門的大門口鬧了起來。
    他們打得一手好算盤,企圖以人倫道義壓衙門一頭,同時借助城中百姓們的輿論力量,迫使衙門不得不給出一個交代。
    如果做主的人是陳達,說不定就把羅信交出去了。可是如今,衙門裏真正說了算的,其實是李榮。
    李榮不發話,陳達自是不敢輕舉妄動。再說了,就算是他想給天武門眾弟子一個交代,也是不能夠的。
    羅信還好端端的活著,身上的傷勢也找了大夫來醫治,他上哪兒去找一具屍首來李代桃僵?
    李榮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由著天武門的弟子們在衙門門口鬧了一陣子,便派人出去散播了“天武門打砸知府衙門”的消息。
    那領命而去的也是個人才,愣是把一二分的事說成了八九分。一時間,天武門再一次在幽州城裏出了風頭。
    ——連門下弟子都能做出打砸衙門這種事,更何況是他們的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