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黑色金屬球(下)
字數:454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曼陀羅疑雲破繭 !
第十三章:黑色金屬球(下)
教學樓的樓下,電視台的大梅也帶著 耿實 從采訪車裏走了出來。自從上次的洪水事件以後,電視台專門開辟了一個新欄目——《南江市進行時》——專門報道突發事件,欄目組全權由大梅負責!
一直在心裏犯嘀咕的班主任,小聲問身邊的沈秘書:“剛才那個人是誰啊?!警察來了都不管用,讓他一個人在上麵,就不怕再出什麽問題?!”趙妻聽到了班主任的話,不滿地瞪了他一眼,班主任立刻閉嘴。
就在趙誌高焦急張望等待的時候,明成帶著趙毅從樓裏走了出來。營救成功!醫護人員撥開眾人迎了上去,趙毅 被醫護人員帶上車。趙誌高和妻子快步走向明成。大梅帶著 耿實 衝了過來,要求采訪。
大梅在人群中喊道:“我是電視台的記者,我叫孫梅,明成教授可以采訪一下您嗎?”
沒等到明成 做出答複,趙誌高從一旁走了過來,大梅的采訪隻能暫時被打斷。
趙誌高上前再次伸出手,說道:“辛苦你了,明成教授。謝謝!”
明成臉色緩和了很多,一副斯文謙和的學者風範。這次他和趙誌高的手握在了一起。明成說道:“能為趙書記效勞,義不容辭。這孩子情緒還不穩定,如果不介意的話,明天我想給他做一個詳細的診斷。”
趙誌高回答道:“好!一切拜托,我還有事,先走一步了!”
簡短的對話之後,趙誌高上車離開。
明成微笑著,目送趙誌高的奧迪車駛離,大梅示意 耿實 按下攝影按鈕,其他記者馬上爭相效仿,刹那間,燈光閃爍。明成回頭向眾人微笑著,落落大方的舉止加上風度偏偏的氣質,在黑暗中如星辰般閃耀。
清晨,街道上早點的叫賣聲把肖建吵醒,檔案室的黑板上已經被他貼滿了密密麻麻搜集來的資料,肖建現在已經把研究的重點指向了心理暗示——催眠!
方東拿著早點走了進來,胳膊還夾帶著一份報紙。報紙的頭條是明成微笑的照片。
方東把報紙扔給肖建說道:“你看看這個,強大!太強大了。”
肖建 打開報紙,頭版上寫著“歸國心理專家在10分鍾之內,成功解救自殺的大學生”的標題。
肖建掃了兩眼,說道:“報紙大多就好吹噓。哪有那麽神?!”
方東聽肖建這麽說,不免諷刺道:“我說你這人什麽都好,就是太自以為是。別人都是吹的,就你行!?”
肖建走到方東跟前,趁 方東不備,一把別過方東的胳膊,說道“還耍貧嘴不?”
方東 認真地說道:“不是我耍貧嘴,我是想建議你去見見這個什麽心理學專家,說不定對咱們的破案有幫助呢?
方東 的話提醒了肖建,他不再固執,暫且放棄了刑偵理論超越一切理論的想法,決定去會會這個心理學專家!
在這之前,他雖然搜集了很多資料,自己在警校也學過兩年心理學,但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這方麵其實是一竅不通的。他確實需要一個心理醫生的指點,何況他認為這起連環殺人案的作案手段,很有可能與心理犯罪有關。
來到明成所在的中心醫院,肖建沒想到先見到的不是明成而是米陽!原來 米陽是明成的秘書,她曾經向肖建提到過的心理學家就是明成!
肖建 看見 米陽 的時候,他是有很多話要問要說的。但話到嘴邊總覺得不那麽合適,所以兩人就在走廊裏麵對麵站著,顯得那麽尷尬。
最後還是米陽 先開口,問肖建是不是想通了,來找 明成 院長做治療的。肖建表示給自己做治療的事還沒想好,隻是想來了解了解心理學方麵的事情!米陽告訴肖建 他來得正是時候,明成正在給病人進行催眠治療,她可以領著肖建 去進行觀摩。
肖建跟隨著米陽,來到了明成的治療室。透過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見明成正在給趙毅 進行催眠。
明成手中的黑色金屬球,垂落在趙毅眼前。趙毅的眼睛,隨著金屬球有節奏的來回晃動,在明成打響手指以後,趙毅的身體鬆弛下來,進入催眠的狀態。
趙毅開始說話:“這些天,我每天都很驚慌,緊張。特別是自己獨處的時候。想說話時會很猶豫該不該講,到最後表達出來的,卻跟自己心裏想的不一樣。“
明成問道:“你跟你的父母說過這事嗎?”
趙毅回答道:“我的家人隻會跟我說大道理,說來說去什麽都改變
不了。我現在很有挫敗感,這個星期我是最抑鬱的,每天都在想自殺。老師通知我,建議我休學。我很傷心很自責。我不想浪費兩年時間。心裏也很難受,我不想起床,腦海裏總浮現很多事情,很多煩惱,我很害怕,太恐怖了。”
明成繼續說道:“在青春發育期的過程中,有一部分青年人會由於跟常人產生不一樣的想法而做出不一樣的行為舉動,因而產生了錯誤。所以不用擔心,一覺醒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明成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有種撫慰心靈的特殊功效,聽了他的話,趙毅不再說話,進入了深度睡眠狀態,明成從裏屋走了出來,趙誌高和妻子迎了上去。
明成向趙誌高描述了病情,趙毅是由於嚴重的精神刺激,產生焦慮、妄想,導致抑鬱,產生的精神類疾病,要完全治愈很難。
就在夫婦二人因為趙毅的病不能治愈而難過不已的時候,明成拿出一個藥瓶,放在了桌上。他告訴趙誌高,這類疾病恰恰是他現在研究的課題。
明成還表示,如果相信他,按時給趙毅服用自己研製的藥物,他相信趙毅的病很有可能被治愈。
趙誌高夫婦在一旁低聲商量著要不要用明成的新藥。米陽走到 明成身旁,告訴他自己曾經說過的那個朋友來了。
這時,躺在病床上的趙毅醒了過來,看上去狀態顯得很不錯!出於對明成的信任,趙誌高夫婦在離開之前決定,對明成的新藥先試用一段時間。
送走趙誌高夫婦後,肖建在米陽的帶領下,來到了明成的辦公室。
肖建一見麵就開門見山地說道:“您好,我是市局刑警隊的肖建,聽說您對心理學方麵挺有研究,想跟您谘詢一些情況。”
明成笑著回答道:“等了這麽長時間,你終於是來了!”
肖建不知道明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米陽站在一旁解釋說,自己和明成院長提起過肖建的事情。作為心理學家的明成非常明白一個警察的壓力——特別是刑警——永遠和社會的陰暗麵打交道,心理問題會更大,所以一直很擔心。希望自己能早日見到肖建,幫助肖建解除心理陰影的困擾。
為了消除肖建心中的顧慮,明成 開始從肖建感興趣的催眠開始講起。從希臘神話中睡神hypnos,講到意識的替代狀態。
明成表示,人即便在催眠狀態中,人的潛意識也會象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自己。催眠能夠與潛意識更好地溝通,但不能驅使一個人做他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會被控製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
明成還說了一個數據,一般來說約有95%的人,都有相當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其中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另外5%的人,很難被催眠。
大部分的人都能夠被催眠,隻是有些人,必須施以反覆、長時間的誘導,例如二、三個小時,才能進入催眠狀態,這樣就超過催眠師的正常負荷了。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心理醫師和心理學家認同“每個人都可以被催眠”這一看法,明成也是認同的。
因為從廣義上來講,每一天每一個人其實都在經曆催眠。有時人會自己進入催眠狀態。比如發呆,大腦裏一片空白,這就是一種催眠狀態,許多人會在發呆的時候冒出特別精彩的點子或者靈感;再比如人在專心閱讀或欣賞電視節目時,往往會忘了周圍的一切,再回過神來的時候,覺得時間突然變快了,或像是經曆了一段漫長的旅程,內心有種特別充實與舒服的感覺,但實際上我們非常清楚自己不過是在看電視而已,這也是一種催眠。
在明成的耐心講解下,肖建基本上明白了催眠是怎麽一回事,對心理犯罪有了新的認識!明成建議給肖建做一次催眠,讓他嚐試一下催眠的感覺!肖建躺到了病床上,明成在肖建麵前亮出了那個黑色的金屬球,隨著數字的倒數,肖建進入了催眠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