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六回:圓滿“封箱”

字數:342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金牌曲藝家 !
    一晚上的演出,就這麽就和下來了,可難為了郭大綱。
    他知道徐天神智並非很清醒,所以表現得很燥,為的就是吸引觀眾注意力,讓他們少看徐天幾眼。
    其間,徐天確實有幾處錯誤,不過都被郭大綱給遮過來了,他可謂是使盡渾身解數,連“毯子功”都用上了,在台上是又翻跟頭又打滾兒。
    不過這樣一來,節目效果顯得十分火爆,場子裏十分激烈,倒是真有了一種“過年”的氣氛。
    觀眾們都被帶到節目中,恨不得每一縷思緒都跟著他走,根本看不出有絲毫的破綻,倘若告訴大家台上有一位演員喝多了,大家準得以為是郭大綱,因為他太“嗨”了!
    總算熬過來,大家總算鬆了口氣,後邊返場的小節目他幹脆沒讓徐天上,而是帶著呂青上來,表演小段子。
    觀眾反響很大,因為他跟徐天合作的多,跟呂青合作的少,所以,大家還以為他這也是別出心裁呢,所以一個個都樂開了花,都覺得自己今兒來對了。
    返場小段,郭大綱也沒閑著,前邊說過,他平時沒事了就會靜下心來查那些瀕臨失傳的地方小曲兒,希望能在舞台上帶給大家,畢竟這都是傳統藝術,需要傳承。
    而且,在演出最後唱傳統的民間小曲兒,仿佛已經成了“澤恩社”的習慣,場場都有,從未落下,難能可貴的是觀眾們也樂此不疲。
    今兒他要唱的叫“竹板書”,曲目是《單刀會》,這也是將近失傳了,可以說,郭大綱又把它給救了回來。
    其實現在的觀眾挺喜歡傳統藝術的,尤其是小曲兒小調兒,因為聽著新鮮,可若是沒有郭大綱的挖掘和宣傳,估計大家不會有這麽高的關注度。
    就見郭大綱和呂青下台鞠躬,走到下場門又回來了,要知道,現在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可滿場三千人,無論男女老少,一個走的都沒有,全拔著腰板兒,認真地看著台上。
    “接下來呢,給大家唱一段竹板書!”郭大綱到,這個點了,一看各位觀眾全都興致勃勃,他是打心眼裏高興。
    呂青在旁邊幫襯,聽他這麽一說,立馬從腰間抽出了自己的這幅“七塊板兒”。
    所謂的竹板書,和快板書一樣,伴奏工具都是這“七塊板兒”,隻不過打出的節奏和點兒不同,而且唱的時候也不一樣。
    快板書傾向於念,有點像說唱似的,說話的時候沒有音律節奏,而竹板書完全是按著節奏唱出來的,這是兩者的區別。
    而且,是先有的竹板書,過去的快板書,就是“數來寶”,見什麽唱什麽,江湖氣很濃,後來的快板書以數來寶為基礎,借鑒了竹板書等傳統曲調,取其各種長處而唱出來,也算是提高了藝術格調。
    “呱呱……”
    “好!”
    就聽郭大綱剛說完要唱,觀眾們就止不住地鼓掌叫好啊,雖然大部分人不知道啥叫“竹板書”,但隻要郭大綱唱,他們就喜歡。
    就好像那句詩歌描述的,“有門,不用開開,是我們的,就很美好!”。
    郭大綱嗬嗬一笑,又問:“我唱的也不好,這幾天還鬧嗓子,不知道大家是願意聽呢,還是願意聽,或者是願意聽,您隨意!”
    “謔,合著不給人家選擇的餘地啊!”呂青捧哏道。
    “哈哈……”觀眾們再次哄堂大笑。
    郭大綱點點頭,一扭頭,衝著呂青脆生生地喊道:“嘿,打板兒開場喲!”
    “呱……呱……”
    一副七塊板兒,在呂青手中上下擺動,這次不能說上下翻飛了,因為竹板書的點兒節奏要慢一些,但呂青是個“竹板小天才”,什麽點兒都會,這難不倒他。
    “唉!”
    郭大綱找點兒開唱,嗓音依舊清澈明亮。
    “三國紛紛~民不安~東吳西蜀~漢中原……”
    一段《單刀會》唱罷,劇院裏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差點把房頂給挑起來,其實啊,大部分人沒覺出這個唱段有多麽好聽,隻是覺得郭大綱聲音不錯,很賣力氣。
    還有些老觀眾,知道“澤恩社”的規矩,唱完就該收場了,所以,出於客氣,他們才會拚命鼓掌。
    其他的人看大家都鼓的這麽厲害,也跟著附和,就這樣,起著哄似的,掌聲突然就熱烈起來了。
    別的地方不顯,單說台上,呂青和郭大綱並排站在中間,隻覺得震耳欲聾啊!
    就在這時候,二人往後一扭身,紛紛伸手做出“請”的姿勢。
    觀眾不明白怎麽回事,紛紛停下手上的動作,頂住神兒,欠身往上邊看。
    上場門撩開,一眾學員以及二位老先生和演員,一股腦全都出來了,二位先生走在前邊,徐天和方越多在後邊。
    他們排好了隊形,兩名學員摻著一位老師,這麽往外走,其實不為別的,二位老先生腿腳都還行,剛才演出都那麽激烈,怎麽可能上不來台呢!
    方越多更別提了,那大身板兒,扛頭牛都不費勁。
    他們這隊形,就是為了徐天,因為徐天還迷迷瞪瞪的呢,剛才演出全都是強掙紮著盯下來的,這一不演的,又睡著了。
    後來學員們把他叫醒,他就處在一個半夢半醒的狀態,必須用人摻著點,為了不讓大家看出破綻,劉先生想了個辦法,那就是倆學員摻著一位老師,這樣不僅能遮一下徐天的迷瞪,還能讓場麵顯得更和諧一點。
    於是乎,大家就呈這種隊形上來了。
    上台之後,觀眾們提起了興趣,萬沒想到,演出結尾竟然還有這樣的彩蛋。
    郭大綱給大家介紹,說這些孩子們都是他新收的學員,並且讓他們一一上前自我介紹。這是因為孩子們來的時間太短,他並沒記清這些人的名字。
    觀眾們自然是掌聲越發熱烈,正所謂“愛屋及烏”,他們喜歡郭大綱,捎帶著也就會對那些孩子們有好感。
    就這樣,“澤恩社”第一次“封箱演出”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