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聲心跳
字數:482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他,來自少林 !
很多事,其實並不是真相有多麽匪夷所思亦或想象不到,或許隻差一個契機、一個切入點而已。
當你站在那切入點口去重新窺探整件事,會發現答案其實老早已擺在你的麵前了。
畢竟比起穿越時空,比起一個穿越時空而來又忘記自己姓甚名誰、隻牢牢記得自己是“穿越”而來這件事的孩子,一個因為從還未知事時就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親人的忽視與拋棄,在這巨大壓力之中有一天終於無法再支撐下去,放棄那個一早就被放棄的自己,轉而“新生”,無論如何後者都更加符合常理以及……情理。
雖說這常理與情理,實在叫人悲傷了些。
*
“我一直對這孩子有一種愧疚心在。”
電話裏,那個在聶爭的口裏出現了太多次的、教導他武功養育他長大的師父釋常心沉沉歎息一聲:“我時常在想,如果當初我不是修行不到家,還處在氣盛的年紀與心境之中,如果不是覺得這孩子被家人忽視太過,覺得他太孤單可憐,忍不住要去多那一句嘴,是不是就不會有後來的事?他會跟隨家人返回他自己的家,或許依然不受重視,也學不了太高深的功夫,但他多少還是會得到一些親情關懷,會平平安安長大,不必從那麽小就體會被家人放棄的痛苦,也不會、也不會……還沒能長大,就自己殺死了自己。”
自己殺死自己。
這句話如同一根利箭瞬間刺入林玦的心,捅得她原本冰封般的一顆心熱血直流,痛苦難當。
“不是您的錯。”不知隔了多久,她才終於感到自己重新恢複一點力氣,啞著聲低聲道,“他被拋棄,不是您一句想要幫他的話的責任,而是因為放棄他的那個人本身是個人渣。”
半晌無言過後,釋常心再次長歎一聲:“我很擔心他,但他太懂事了,也很會開解自己。每天都很開朗,練功、學習、跟寺中弟子一起勞作……那麽小的年紀,他卻仿佛骨子裏就沒有長過孩子的玩性。他家裏那邊也時不時會給他打電話,物資方麵一直提供得很充足,他唯一的親哥哥會經常給他寫信、寄照片。他跟我說,他的哥哥對他很好,也很優秀,得了這個獎,得了那個獎,作為弟弟他也不能落後,他跟哥哥約定好了,他要更加努力學習和練功才行,等到將來長成跟他哥哥一樣優秀的人了,就下山去和哥哥一起將聶家發揚光大……長此這樣,我漸漸放下了對他的擔心,以為他真的就是這樣一個天性開朗又心胸開闊的孩子,我、我漸漸不再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他的心情上。”
但是怎麽可能呢?林玦漸漸在心裏道。
一個原先還能一眼就被人看出孤獨難過的孩子,在被自己親生父親拋下之後反倒積極努力向上了,這對一個年僅幾歲的孩子而言,怎麽可能呢?
心知肚明自己是為什麽被放棄,跟哥哥卻還保持著親近的關係,總能得到他又變得更加優秀的消息,對此卻全心接納沒有一點妒忌,對一個孩子而言,這怎麽可能呢?
對於拋棄自己的家族和父親,沒有一點不滿和惱恨,滿心想的都是要讓自己努力達到家族的要求,繼而重回到家族之中效力,對一個孩子而言,這怎麽可能呢?
這並不太可能啊。
除非這一切都隻是這個孩子給自己的一個保護傘、一點用以支撐自己堅強樂觀生活下去的妄念而已。
他希望自己不要惱,不要恨,不要嫉妒,不要恐懼,仿佛這樣就可以假裝成從沒有受過傷害。
在旁人看來,他確實做到了。然而那些“做到”的背後,日日夜夜的,當他隻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他到底經受著什麽?他會不會偷偷幻想自己也是個資質根骨不遜於哥哥的天才,那樣他就不會經曆後麵的這些悲慘?他會不會幹脆的希望自己生來就是少林的弟子,這樣他可以幹幹淨淨斷掉三千煩惱絲,不必日夜為那些心事糾纏?他總是不斷的督促自己變強,但是當他發覺自己總還不夠強、總是趕不上哥哥的時候,他會不會幻想有一個更強的人會永遠陪在他的身邊,替他遮擋風雨,也替他說他不敢說的話,做他不敢做的事,完成他難以完成的一切的心願?
那個不到五歲就已煢煢無所依的孩子,他到底有多可憐啊?
“大約是他八歲的時候吧,時不時我發現他會在做功課、練功的時候走神,發呆,自言自語。一開始我沒注意,直到有一天……”釋常心道,“他從床上醒來,對我說,謝謝我對他的‘救命之恩’。”
林玦直愣愣盯著手機,好一會兒有些遲緩地眨了眨眼,眼淚倏地就從她眼眶裏滾落下來。
“我一開始想帶他去大城市裏看醫生,但是、但是……”釋常心抖著聲音道,“從另一個‘他’出現以後,我才發現過去幾年我真是錯得厲害,其實那幾年他過得一點也不開心,而直到這個‘他’出現以後,他才真的開朗起來,‘他們’每天都‘一起’說話,‘一起’練武,‘一起’讀書,他總是跟我說‘他們’今天又學會了什麽東西……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釋常心並不是跟“聶爭”一樣的“穿越”的老古董,他雖然生活在少林,但他該了解的現代知識一點沒有少了解。當那個孩子一覺睡醒對他說“感謝救命之恩”這幾句時,當他詫異驚恐過後,他就已第一時間了解到這是發生了什麽。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
這是病。
但是無論是知道他這個病已有十幾年的釋常心,還是今天才剛剛知道這件事的林玦,他們其實都在知道的瞬間就已明白這病情的由來:那個孩子,他太可憐、也太無助了,無助到隻能幻想出另一個“自己”來陪伴和保護自己。
“他……聶爭,為什麽他會感覺自己是‘穿越’而來呢?”
“他小的時候,我會跟他講一些古代俠客的故事。寺裏也很少娛樂休閑的活動,他最多也就是看看電視,他最喜歡看他的師兄們收集的那些有關少林寺的電影電視劇。大約因為這樣,他幼年一直將古少林的弟子當成世界最強的人。”
“他的練武資質……”
“有些東西是天生的,怎麽可能輕易的改變?小照……小爭以為自己天賦極佳,學什麽都既易且快,那不過是小照數年來的厚積而薄發,他……他們究竟有多麽用功努力,大約因為一早給自己做過了心理暗示,是以他們自己永遠都體會不到。”
而所謂“穿越”的設定,另一方麵又何嚐不是在為“天賦極佳”這四個字做最佳注解呢?要知道世界上最強大的,永遠都是未知的與隻發生在想象中的。
“那他、小照……他為什麽會……”死。
這一回釋常心沉默了好久。
“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久到林玦都反思不該逼迫釋常心去回憶這些事時,釋常心忽道,“我知道他生病的原因,也知道過去忽略他許多,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不知道該怎麽對他說‘他最好的朋友’是個根本不知道的人物,跟他說他生病了,而要治好病他就永遠不能再見到他的‘朋友’。我每天都在猶豫,而他在變好。那時候我……我無法將他們兩個區別來看待,我隻看到‘小爭’這一麵出現以後,他的功夫、功課確實都比以前進步更多、更快了,‘小照’會每天在我麵前誇‘小爭’,而‘小爭’總是靦腆的笑。他們兩個,因為能陪伴彼此、又有彼此陪伴都非常的開心,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因為有所虧欠,有所心疼,是以始終縛手縛腳,難以做出任何決定。更因為無論“聶照”還是“聶爭”,都是釋常心的弟子,或許當“聶爭”第一次出現並感激釋常心救命之恩的那一刻,釋常心就已注定無法在兩人之間做出任何選擇了。
“您沒有想過……跟聶家的人聯係嗎?”
“我想過太多次了。但我每一次想,每一次都會在內心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聶秋林一旦知道他‘生病’,他一定會選擇送他去治病。”
“第二,聶秋林如果知道‘小爭’學武比‘小照’更快,身手比‘小照’更好,當他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他會怎麽選?我不知道。”
“我做過無數次假設,每一次我都不知道。”
……
林玦渾身一陣陣發冷。
“有一段時間,我以為就這樣也沒關係吧,‘他們’可以共存,就算生病也、也不是什麽致命的事,這對於‘他們’甚至是一件好事……很多事我是在小照徹底……徹底消失以後,我才想清楚這是怎麽回事。”
“‘小爭’的好身手與‘絕佳資質’,是‘小照’通過兩倍三倍四倍……無數倍的努力,才能得到的,小照他一定很累。”
“有了‘小爭’以後,‘小照’確實開朗了,但他經曆過的事,內心的傷痕,依然是無法抹去的啊。”
“況且他創造出‘小爭’的初衷,是因為希望自己就是‘小爭’啊。如果他是‘小爭’的話,他就不會被拋棄,不會孤獨;如果他是‘小爭’的話,他從出生開始就可以像他哥哥一樣得到全家人的喜愛與期待,他就會像他哥哥一樣光芒萬丈,如果……”
“有一天,當‘小爭’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世界,當他不再因為‘語言不通’而苦惱,當他大大方方的麵對他的師兄弟們,和他們一起說話一起練功一起玩,當他內心完全認同了這個‘不屬於’他的世界,有了真正的歸屬感,有一天……那個孩子,那個從五歲就由我看著長到那麽大的孩子,他不見了……從那一天起,我再也沒有見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