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大寧的傳統

字數:6209   加入書籤

A+A-


    “現如今咱們河南同鄉,遷徙到大寧的人有很多,就連咱們歸德府就有十幾萬人跟著過去!”

    袁可立望著袁樞道:“你不是一直認為,蔭封官做得沒意思嗎”

    袁可立祖上與戚繼光祖上都是一樣,武官出身。袁可立的八世祖是袁融,是睢陽(歸德衛)的一個百戶,到五世既袁可立的太太祖父袁錦,官陝西韓城縣教諭。從此振振森森,書香不絕。到了袁可立時年二十八歲,高中進士。從推官、監察禦史、左通政、登萊巡撫、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等。

    袁樞自命不凡,十五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還未等袁樞參加會試,為袁可立大功於社稷,他被蔭封為戶部郎中,這個官職放在後世,就是財政部下麵的一個司長,相當於正廳級幹部。

    明朝有蔭封製度,因為一個原則,其實是為子防備父子內閣,因為當了蔭封官,就不用考進士,非進士不得成為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閣,翰林就是翰林學士。因此能入閣的大多數都是學霸,往往是二甲以上進士,然後再從二甲進士中優中選優,選出數名庶吉士到翰林院培養三年,優秀者方可授予檢討、修撰(翰林官職)。

    然而,袁樞卻一直失落,他認為自己光憑自己的本事,可以超過他的父親袁可立,可事實上,成了蔭官以後,能夠做到尚書級別已經是天花板了。他多次想辭官參加科舉,隻是非常可惜,成婚以後,袁樞也不自由了。

    袁樞反應很快:“父親大人的意思是,讓孩兒參加大寧的舉試”

    袁可立點點頭:“有何不可”

    “大寧區區一隅之地,就算是參加,也勝之不武!”

    “伯應,你小瞧了天下英雄!”

    袁可立淡淡一笑:“歸德府永城宋康年你可知道”

    “知道啊,宋孩兒嗎”

    “他現在就在大寧,這次舉試,應該也會參與!”

    袁可立拿起馬車上的茶杯,淺飲一口,悠悠的說道:“冠軍侯其誌不小,為父這次前往大寧,準備讓劉理順參加大寧舉試!”

    劉理順是河南劄縣人,自幼喪父,由其母撫養其長大成人,他是明萬曆三十四年(606)考中河南鄉試丙午科舉人,算是袁可立的學生。他九次參加科舉不中,在曆史上則是崇禎七年的狀元。

    “劉世兄此去,就算高中,不過授區區一參議……”

    不等袁樞說完,袁可立指了指案上的一個小冊子道:“你看看這個!”

    袁樞拿了起來,這是一份印刷非常精良的內部文件,上麵既有大寧的版圖地圖,也有各州縣的人口,田畝,工廠產值。

    袁樞一臉呆滯:“大寧居然這麽大”

    “冠軍侯其誌不小!”

    袁可立臉色有些凝重的道:“洪武年間大寧都司下轄二十二衛,統禦塞上九十餘城,現如今冠軍侯不僅逐步重建大寧四州十七縣,又逐步蠶食土默川、鄂爾多斯,興建六州二十五縣,現在大寧議事府管著十州四十二縣,轄境比我們河南省大五倍不止!”

    袁樞目瞪口呆的道:“大寧居然有這麽多人”

    “一百九十三萬四千七百餘戶!”

    “還覺得大寧小嗎”

    袁樞微策一愣:“隻怕冠軍侯圖謀不小!”

    “是啊!”

    袁可立拍了拍自己腿:“這正是為父要前往大寧的真正原因!”

    最高明的獵手,往往都是以獵物的形式出現。

    在劉明遇盯著袁可立的時候,袁可立也在盯著劉明遇。

    劉明遇所做的事情,其實經不起推敲,崇禎皇帝則是認為,如果劉明遇想當曹操或王莽,那就必須籠絡人心,當然,這個人心指的是士紳讀書人之心。可是,劉明遇從來毫不掩飾他對讀書人的不屑。

    更重要的是,崇禎皇帝非常自信,他認為劉明遇被彈劾的奏折已經堆了幾個屋子,隻需要一道聖旨,就可以解除劉明遇的兵權。

    劉明遇帶著袁可立從歸德府一路前往大寧,同時,也派人給袁可立搬家,首先是將袁樞的夫人以及袁可立的孫子袁賦誠等搬到大寧。

    為了給袁可立搬家,劉明遇出動了上千人,包括袁府的仆從,當然,袁可立的田產、店鋪等產業,則留下袁家的管理打理。

    正月二十三日,劉明遇用了十天時間就從歸德府回到了登州的蓬萊水城,在這個時候,劉明遇接到了來自雷時聲的捷報,雷時聲所部就藏在歸德府與開封府交界的寧陵縣城,偃旗息鼓,製造出寧陵縣城無兵防守的假象。

    孔有德沒有防備,他所部人馬已經糧食耗盡,急需要補充,為此,開始對寧陵縣城發起進攻,天雄軍士兵脫下鎧甲,以民夫的身份,與孔有德進行慘烈的攻防,這種仗打了足足兩天,孔有德部最後一點糧食也開始耗盡,甚至開始殺馬充饑。

    在這個情況下,盧象升率領天雄軍騎兵,共計六千餘騎,自黃河之北突然殺出,雷時聲也趁勢發起反攻,倉促之下,孔有德沒有防備,被天雄軍殺得大潰。

    如果是平時,打不過的情況下,孔有德說走,雷時聲也攔不住,可是現在的孔有德麾下太缺糧食,馬匹也跑不快,特別是盧象升麾下的騎兵戰鬥力也非常強悍。要知道,天雄軍也是可以在野硬碰硬,可以跟建奴打得不分上下的強軍勁旅。

    經過一番撕殺,孔有德部李九成率先被殺,其後,孔有德被盧象升一刀斬殺戰馬,至此山東之亂全麵平定,孔有德麾下大將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

    此役,天雄軍算是露了一把臉,孔有德麾下有一萬餘人被殺,三萬餘人投降,繳獲馬匹四萬五千餘匹頭,順便還繳獲了五六十萬兩銀子,這些銀子都是孔有德部麾下叛軍頭目私自隨身攜帶的。

    盧象升算是吃了一塊大肥內,繳獲的馬匹雖然大都是劣馬,可以當作戰馬的也有一萬兩千餘匹。

    盧象升可以依靠這些裝備和戰馬,將天雄軍最弱的騎兵補充上來。

    劉明遇將這個捷報傳給袁可立,袁可立袁老頭非常興奮,連杯了三大杯土豆白酒,醒得不省人事。

    劉明遇這次沒有進京,而是直接從登州逆風而上,由於來的時候花了三天時間,回去的時候,花了七天時間,雖然慢點,也比陸上更快。

    從撫寧一路前行,劉明遇就沒有陪著袁可立與袁樞父子,二人第一次來大寧,肯定會慢慢走,慢慢看。

    經過寬河縣城的時候,寬河書院的教諭周起升,這個周起升是後東林七君子之周起元的三弟,雖然隻是舉人出身,學識還算不錯。

    “侯爺,我們現在的教師不夠用,教室和宿舍也很緊張,本來我們還想男女分校,但是現在看來,至少要等到年後,這一切才能實施,陳議員昨天來找我,他想為學校提供一些學習用品,並且表示可以為學校尋找一些合適的教師,我還沒有答複他。”

    周起升挺聰明的,他知道這種事不會自己做主。

    不需要懷疑,陳應肯定有這個實力,但是陳應的目的也絕不單純,雖然劉明遇沒見到陳應提供的那些學習用品,但是劉明遇也可以確定,那些學習用品上肯定有徽商或者陳記的標誌。

    至於陳應承諾的教師,說不定就是陳氏商號的的那些撫養的讀書人,那些人劉明遇可不敢用。

    “告訴他不用了,學習用品我們自己解決,至於教師嘛,隻要不是他陳家出身就可以。舉賢可以,舉賢也可避親!”

    雖然說陳應作為徽州最早投靠了劉明遇,可問題是,劉明遇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培養出資本巨頭。

    對於陳應的好意,那也隻能有選擇的接受,不能說人家陳應是暗藏鬼胎。

    “好的,我回頭就聯係陳議長。”

    周起升還拿著個小本做記錄,就跟上課記筆記一樣。

    “捐學習用品就算了,捐錢是可以的,如果他可以一次性籌建一座教學樓,本侯可以在寬河書院裏為這棟樓命名!”

    劉明遇望著周起升道:“周起升,你在這裏感覺怎麽樣”

    “侯爺,你指的是”

    “我的意思是說,你對你現在工作的看法。”

    “哦,嗬嗬,寬河書院很好,我很喜歡寬河公學,在起升讀書的時候,恩師就教導我,應該致力於知識的撒播,我想,這就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

    “喜歡就好,起升好好把這份工作做下去,我敢保證,你會在這份工作中,得到所有你想要的。”

    “侯爺,這個工作就是我最想要的!”

    劉明遇在寬河書院參觀一圈:“差點忘了正事,此次本侯過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請侯爺吩咐!”

    “這次本侯從歸德府把袁老請來了,他將在寬河書院擔任院長!”

    “哪個袁老”

    “武三袁之一歸德府睢州袁氏……”

    “節寰公”

    “正是!”

    “節寰公要來”

    看得出周起升也是袁可立的粉絲,此時他的表情就像粉絲要見自己的偶像。

    “專家樓那邊有沒有空宅子”

    “還有七套!”

    劉明遇在寬河建的專家樓,其實就是為了特殊人才以及團長以及局長級別的官員準備的家屬樓,前後五進,占地約為十畝。

    “找人把衛生打掃一下!”

    安排好這件事,劉明遇就離開了寬河書院,在大門口的時候,一個看上去剛剛來到大寧的百姓,正在哀求校門口執勤的門衛。

    來到關內的百姓,動不動下跪,這成了他們身上最明顯的標誌。

    “幫幫忙,這位大哥,我剛到咱們寬河不久,上個月剛剛買了地,這不前幾天老婆孩子剛到,我這倆孩子聰明的很,在老家也上過幾天私塾,您就幫幫忙通融一下。”

    這名中年漢子裏拿著幾個銀幣就往門衛手裏塞。

    中年漢子身後有一輛牛車,牛車上坐著兩個伸長了脖子,正在學校內張望的男孩,趕牛車的是個身體瘦弱的女孩,看樣子絕對不超過十歲,她正用羨慕的眼神看著車上的兩個男孩。

    “滾開,你他娘的可別害我,收錢是違法的你特麽知道嗎讓長官知道了,咱們都特麽要去勞改。”執勤的門衛被嚇了一跳,指著中年漢子的鼻子破口大罵。

    勞動改造是大寧的特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