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迷之自信

字數:5033   加入書籤

A+A-


    作為劉家軍的軍、二代,劉勇此時感覺非常幸福。

    他跟著劉明遇從而可以聽到太多太多故事。在劉勇的眼中,劉明遇是天下間最博學多才的人。

    因為劉明遇懂得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劉家軍的行軍的路上,劉明遇就給劉勇講述隋朝楊堅、楊廣、唐朝李世民、李治攻打高句麗的故事,這讓劉勇聽得非常入迷。

    “遼東這些殘破,這麽荒涼,特別是冬天,又那麽冷,為什麽隋唐四代英主對遼東念念不忘,不惜死傷百萬大軍?”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劉明遇淡淡的道:“自古以來,天、朝絕對不允許自己周邊出現一個強大的農耕政權。對一個農耕政權威脅最大的,永遠是農耕政權,明白了嗎?而且遼東雖然苦寒,卻異常肥沃,隻要經過幾代人的開發,馬上就會變成天下糧倉,如此寶地,豈能讓他人盤據!”

    隋唐與高句麗之間的戰爭一直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隋唐四代英主遠征高句麗純粹就是為了所謂的天子之威,不顧百姓死活,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話了。

    當時的高句麗是什麽樣的國家?

    這個國家在漢末勃然興起,在五胡亂華的時候迅猛地擴張,當隋朝好不容易統一了中國之後,驚訝地發現一個擁有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坐扔百餘座大城市,五百萬以上人口的龐然大物已經矗立在北方。

    這個龐然大物可不是那些啃著草皮過日子,一年不搶掠就要餓死人的草原狼族,他們築有無數堅城堡壘,擁有百萬頃良田,三十萬大軍,農耕、冶鐵技術都十分先進,甚至能拉出數萬具裝重騎跟他們互毆!

    然後隋朝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動員百萬大軍對高句麗發動了排山倒海的進攻,前後三次遠征,直殺得屍積成山,血流成河。

    由於指揮不當,再加上國內叛亂中轟然倒下。

    已經被打得吐血的高句麗鬆了一口大氣,自認為逃過了一動劫,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這口氣鬆得早了一點,國內血跡未幹,一支更猛的、滅國如同有癮的大軍便浩浩蕩蕩地朝他們殺了過來!

    通過黑衣衛的情報,劉明遇知道了皇太極在偷師他和盧象升,在雙河衛的廢棄的田地上,重新開墾了一百七十餘萬畝田地。

    皇太極正帶著女真人向農耕民族學習,遼東最惡劣的就是天氣問題,可,這個問題被劉明遇基本上解決了。

    燒煤球取暖做飯,用火炕、火牆來取暖,這樣以來,寒冷的冬天,對於漢人的影響就非常有限了。

    皇太極也在學習,劉明遇就不能容他了。

    隋唐為何百年如一日,哪怕麵臨著突厥的強大威脅也要不顧一切的滅掉高句麗?

    就是應了那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其實,在周邊國家和民族眼裏,漢人的凶殘是骨子裏的,盯上了哪塊土地,哪怕用五十年,一百年,甚至兩三百年時間也要將它打下來,盯上了哪個對手,哪怕拚著同歸於盡也要拉對方一塊完蛋。

    跟遊牧民族那種爽三分鍾就死的凶殘完全是兩碼事。

    劉明遇可以容忍皇太極繼續放羊,但是他絕對不會給皇太極學習農耕,在遼東生根發芽。

    原本的夏季攻勢,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劉家軍活像一頭從酣睡中蘇醒過來的雄獅,站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那雙嗜血的眼睛盯住了遼東。

    遼東即將迎來一場可怕的腥風血雨。

    一輛輛馬車上裝載著炮彈、火箭炮彈、沿著崎嶇不平的道路,吱吱呀呀的一路向前!戰雲密布,殺氣衝天。

    “狼煙起,江山北望……”

    伴隨著嘹亮的歌聲,劉家軍將士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前進,他們目不斜視,寂靜無聲,那一張張年輕而冷峻的臉龐,一雙雙被關外的風沙磨練得雪亮的眼睛,給人一種無以倫比的壓迫感。

    此時的劉家軍,有點科技樹長歪的感覺,身穿著精鋼鎧甲,扛著後裝燧發槍,套著戰術背心,背心上插著四枚手雷彈。

    任何一名後世之人看到這種情況就會大呼:“這是不對的!”

    按照正常的時代發展,在熱兵器出現之後,鎧甲這種裝備就會淡出曆史的舞台,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劉家軍將士寧願披著二十多斤重的鎧甲,再扛著十幾斤重的燧發槍,除此之外,還有多功能工兵鏟,刺刀、睡袋、背囊等裝備。

    每個人的負重在五十多斤,將近六十斤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影響行軍速度,所以劉明遇想著取消劉家軍將士的鎧甲。

    隻不過,這卻戳了馬蜂窩,眾將士又是請命,又是哭求……

    劉明遇也沒有辦法,鎧甲成了劉家軍將士的信仰。

    好在問題是,劉明遇成功從劉家軍軍中取消了長槍兵這個兵種,但是像盾牌、破軍刀,卻是將士們習慣。

    誰可以去想象,劉家軍每一名士兵居然攜帶大量的裝備,每一個人擁有刺刀、工兵鏟、鎧甲、還有破軍刀,手擂彈等裝備?

    這要怎麽打仗?

    事實上,這些劉家軍將士也是窮怕了,哪怕劉明遇不在乎的裝備,他們卻非常在乎,劉家軍在取消長槍兵這個兵種的時候,明麵是直接通過了,將士們也沒有反對,可是在準備銷毀長槍的時候,他們卻說,要留下長槍用來自衛。

    就這樣,在輜重的車隊中,長槍依舊裝在大車上,除了長槍,還有盾牌。

    最終,劉明遇還是妥協了。

    一個習慣了用筷子吃飯的人,是不會喜歡用刀叉的,哪怕是在西餐廳裏吃牛排,還是喜歡用筷子夾著牛排吃。

    對於這支劉家軍,劉明遇也隻能聽之認之,劉明遇一個唯武器論的人,但是,浴血奮戰在一線上的士兵們,才會對裝備更加在意和熱衷。

    無論是燧發槍,還是手擂彈,都無法給劉家軍士兵足夠的安全保證,特別是炮兵,非要裝備大刀和長矛,直到劉明遇給每個炮兵團,加裝備一個警衛連,這樣總算讓炮兵士兵們,接受了沒有大刀和長矛的日子。

    劉明遇的情報係統送到劉明遇麵前的情報,皇太極居然沒有逃跑,而是在明明知道劉明遇要來打他的時候,皇太極也召集了八旗精銳以及蒙古、索倫部等仆從軍集結在大黑山山下。

    這兩年時間,劉明遇的主要發展重心在海軍方麵,有荷蘭人和鄭芝龍這兩頭海上巨無霸,劉明遇不得不打起一百二十個小心。

    就這樣,劉明遇與皇太極在遼東兩年多的時間相安無事,劉明遇在發展,皇太極也在發展。

    四百六十四個牛錄的精銳士兵,給了皇太極絕對的底氣。

    “滋滋……”

    劉明遇坐在一張馬紮子上,拿著柳枝條,柳枝條上串著一塊塊肥美的羊肉,隨著劉明遇將羊肉串翻動著,在木炭的炙烤下,肥肥的羊油滴在木炭上,發出滋滋的聲音。

    孜然、辣椒麵,細鹽,還有上好的油,被劉明遇認真的刷在羊肉串上,伴著隨嫋嫋升起的煙氣,一陣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

    劉明遇似乎忘記了,現在是在打仗,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麵前的羊肉串上。

    秦嶺淮河,把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其實每個省和地區,也有自己的分界線,比如說新、疆,就是以天山為界,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在東北,其實也有一條分界線,這就是大黑山線。

    大黑山線西側有四平——長春斷裂,東側有依蘭——伊通斷裂帶,山體界限平直,為地壘式斷塊山地。

    無數臭哄哄的皮甲,握著彎刀角弓的各部騎兵正烏雲般集結在大黑山下,大黑山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原始的農貿市場。

    各部落的交易皮毛、糧食,以及各種物資,當然最暢銷的物資應該是白酒,特別是遼南金州生產的酒。

    這些各部騎兵們,喝多了就開始咒罵劉家軍,劉家軍這種強硬姿態把他們給惹毛了。

    按照劇本,你們應該縮在邊牆後麵苦苦抵抗,被我們牽著鼻子走耍得團團轉才對的,怎麽能離開攻擊我們呢?

    他們發誓一定要給這幫不按劇本來的家夥一點顏色看看!

    後金八旗精銳也集結在這裏,麵對七萬餘沒有水分的明軍進攻,此時東遼河的皇太極大帳裏,經緯分明,逞現了兩極分化。

    被劉家軍和天雄軍揍過的將領們,比如阿濟格、代善、碩托等,他們忐忑不安,心有餘悸。

    可是,像從來沒有與劉家軍交過手的將領們,像墨爾根戴青,克楚虎爾他們,則認為明軍不足為慮,他們一定可以重演薩爾滸大勝,將明軍打得潰不成軍,讓他們跪在自己麵前痛哭流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