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城...

字數:4019   加入書籤

A+A-




    黎黃陂的性格決定了他扛不住段祺瑞組織的逼宮,當段祺瑞拿著已經寫好的《對德宣戰書》前來繼續逼迫的時候,黎黃陂也不得不拿出了“總統大印”蓋章,除了總統大印,還有他個人的印章,想要他簽字,他不幹了,惱火的轉身走了。

    黎元洪也我無奈,段祺瑞拿出來的理由還是杠杠的,在袁世凱還沒有稱帝之前,就收到協約國的參戰邀請,當時的袁世凱向協約國提出了一係列條件如:要求協約國協助改進中國軍工企業;不得私自未經中國同意簽訂有關中國的條約;不能在租界內包庇政治犯等等。

    協約國鑒於戰事吃緊,對袁世凱提出的各項條件都表示了同意。可是,袁世凱突然稱帝,讓國內的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這對德宣戰的事情就拖下來了。

    袁世凱病死,段祺瑞作為實際的接班人,要求繼任的大總統繼續原來的對外承諾,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黎黃陂有自己的擔心,可卻是手中無兵無將,政治勢力也沒有,根本就拚不過段祺瑞的逼宮。

    民國對德宣戰了,最早的計劃是派出四萬遠征軍到歐洲參戰的,可是,由於運輸問題,加上協約國內部本身的不統一,最後,這個計劃胎死腹中。

    於是,當時的謀士梁士詒又向協約國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建議,運送工人可比運輸軍隊簡單多了,從宣戰開始,先後有十四萬華工前往歐洲參戰,僅僅在法國前線,就有近十萬華工承擔著挖戰壕、扛炮彈、救助傷員等等任務。

    與幾十年前去美國當勞工的華人不一樣,這次去歐洲參戰的華工主要是山東直隸一帶的民夫,相比較華南的民夫,身材要高大許多,力氣也大了許多。

    到了民國六年,府院之爭愈演愈烈,詹眷誠清楚,京城是不能呆了,直接帶著皇甫淳就回到了漢口,此時,在這裏也是出現了諸多麻煩。原來說好了的用德國借款修建的川漢鐵路,由於一戰徹底的泡湯了,從漢口到皂市這一段,修好的164公裏路基和部分車站房屋建築,最後全部作廢了,直到今天有了高鐵才實現。

    看著自己費勁巴力的心血,最後不得不放棄,詹眷誠著實有些難受。

    “師父,眼下的時局很詭異啊,您還是在這邊先歇歇吧。”皇甫淳見師父每日愁眉不展,不得不常過來請安,“這麽些年,您南下北上的,能幹的都幹了,可咱們就是個工匠,上麵的那些人爭權奪利是不會輕易收手的,我現在都猜想不到後麵會發生什麽,沒有了袁項城,原來的北洋軍就不存在了,現在是各有派係。”

    “是啊!這個我也看出來了,好在,漢口這裏還算是安穩,咱們在這裏歇歇也好!”詹眷誠想了想後又說道,“跟著我的那個盧誌誠現在不需要了,你想法在安排他出國去讀書吧,那孩子的腦袋瓜子還是相當不錯的,跟著我,英語差不多了,跟著你,數理化也差不多了,到了海外能學到什麽就看他的緣分了。”

    “好!這個事情我去安排,應該問題不大,現如今歐洲那邊打的厲害,是不是把他送到美國去?”皇甫淳思索一陣後問師父。

    “送到英國去吧,歐洲雖然打仗,可是海上還是英國人的,英國本土並沒有遭到戰火,英國現在是戰爭期間,各個學校缺少生源,相對來說好進點,學費也便宜,希望他能學點有用的回來!”詹眷誠說完拿出了一封早就寫好的信,“這是我寫給金策爾領事的信,你去找他,也許他能夠幫忙。”

    皇甫淳接過師父遞過來的信函,點點頭出去了。

    眼下,詹眷誠實際上掛的都是空銜,真正能夠拿薪水的是鐵路公司總辦,可現在,川漢鐵路已經宣布停建,而粵漢鐵路也因為南嶺那段麻煩的地方卡住了,偏偏這個時候,政局又混亂,所以,詹眷誠也不得不壓縮公司裏的開銷,同時,利用已經通車的路段,讓皇甫淳去搞買賣,否則,還真是發不出工資了。

    要說,詹眷誠現如今已經是世界聞名的鐵路建築師,在國際上的名望可謂是如日中天,在國內的地位也是無人撼動的,可麵臨如此亂局,他也很無奈。可他給金策爾寫的那封請求幫助的信還是起作用了,金策爾立即向國內劍橋大學發去電報詢問,是否可以接納一名詹眷誠的弟子。

    這就是西方人社交上的小把戲,如果金策爾詢問是否可以接納一名華人學生,那邊就不會積極相應,甚至還有可能理都不理。可金策爾說的是願意不願意接納國際著名鐵路工程專家詹眷誠的弟子,那邊是沒口子的答應,並願意給獎學金。

    就這樣,在六月底,皇甫淳親自把盧誌誠送到了上海,在那裏,又轉乘一條去香港的客輪,然後,從香港登上去印度孟買的輪船,就這樣,一站站的轉,好在盧誌誠的英語已經不是問題,而皇甫淳給他的盤纏夠足,就是要多花時間。

    “這是沿途港口的班期表,是我從這裏的一個黃牛黨那裏弄來的,你帶上,也許有用,一路上小心,不要露出你懂兵事和會用槍,歐洲那邊正在打仗,千萬別搞的書沒讀上,自己卻被抓了丁!”在去碼頭的路上,皇甫淳嘮叨著。

    “師哥,你是我的福星,要是沒有遇上你,我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盧誌誠看著皇甫淳,眼眶裏沁滿了淚水,“此去幾年不得見師父和師兄,你受我一拜,要不我心裏過不去!”說著話,盧誌誠向皇甫淳深深的一揖。

    “師弟啊,你著相了,此去要學本事,回來後,上可報效國家,下可贍養家小,我們生活在這個亂世,隻能胸中有念,為人謹慎。”皇甫淳笑著扶起師弟。

    “哎喲!這不是皇甫先生嗎?”一個圓頭大腦的人站在旁邊說道。

    皇甫淳扭頭一看,原來是黃金榮,於是舉起雙手一抱拳,“原來是黃探長,聽朋友說,黃探長如今可是這上海灘響當當的人物啊,幸會幸會!”

    “你這是……”黃金榮還記得皇甫淳,知道皇甫淳非等閑人物,所以很客氣的詢問,“有需要幫忙的隻管開口,我在這裏說話還行。”隨即,又轉頭對一個與皇甫淳年紀相仿的清瘦漢子說道,“月生啊!這是皇甫先生,以後見到要恭謹!”

    那清瘦漢子連忙過來正式向皇甫淳行禮,皇甫淳連忙還禮,客氣的說道,“不敢不敢!我這是送師弟去英國讀書,昨天從漢口過來的,還是住在老地方,現在已經與租界沒界線了,各路財神的發展都不錯啊!”

    “月生,到船上跟那邊的大班打個招呼,皇甫先生,讓我這小弟送你師弟上船,咱們到那邊廂喝茶,這天也是太熱了!”黃金榮大著嗓子說道。

    “好說好說,恭敬不如從命!多謝黃老板!”皇甫淳的話也變味了。轉頭又對盧誌誠說道,“師弟,跟著這位大哥上去吧,平時多寫信,有急事打電報!”

    “師哥!那我走了!”說著話,盧誌誠又深深的給皇甫淳鞠了一躬。然後才轉身離去,他的皮箱子已經被那個叫月生的漢子提著了。

    “你這師弟還是個練家子!這路上就安全多了。”黃金榮看著登上船橋的盧誌誠背影說道,“皇甫先生還是跟著詹會長幹?可是現在這時局……”

    說著話,黃金榮從長衫裏掏出了一張報紙遞給了皇甫淳。

    “京城裏又出現變局了,去年搞了一次洪憲登基,現在,又來了個溥儀複辟!”

    “什麽?”皇甫淳驚愕的翻看報紙,頭版上的大標題寫著,“辮帥入京,小皇帝複位”,下麵是“康有為、沈曾植、王士珍、江朝宗等人朝拜,雲雲。”

    黃金榮拉著有些懵懂的皇甫淳到了附近一家茶樓,見是黃金榮來了,茶房可是不敢怠慢,騰出最好的位置,上好茶,送茶點,可皇甫淳一點感覺都沒有。

    “眼下這個時局啊!還是前清遺留下來的一些人看不破啊!這場鬧劇長不了!”黃金榮自己喝了一大口涼茶,“難道皇甫先生還看不透這裏麵的玄機?”

    “我是沒想到會亂成這樣!黎黃陂糊塗啊!”皇甫淳歎口氣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