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儒家教材,雜家教材
字數:6859 加入書籤
摸了摸下巴,唐聽白開始書寫自己的計劃。
首先,唐聽白打算設置六個學科。
涵蓋各個領域。
唐聽白聽著李元芳匯報的大燕京都皇族紈絝們的情況,哈哈大笑。
比如經濟、工業、軍事、製造等等,各行各業。
而再看看現在的讀書人,大多數都是儒生。
大燕京都,養心殿。
事實上,現在大燕印刷術還是極其落後的那一種,有些類似於雕版印刷。
耗費成本太大,所以讀書人基本上依舊采用手抄的方式。
而唐聽白命令錦衣衛弄得報社,則已經采用了活字印刷。
這些當然是唐聽白搞出來的,隻不過在錦衣衛中也算是高度機密,並沒有公開。
因為唐聽白知道,這樣的東西一旦公開了,對於世家來說將是前所未有的打擊。
甚至,唐聽白已經想好了,要是有一天和這些世家撕破臉的話,他就直接印刷百萬冊書籍,免費發放給天下寒門讀書人,到時候對於世家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唐聽白抬起頭看向守在門口的李元芳。
“元芳,將這些書籍帶回錦衣衛,每一本都印刷十萬本,朕有大用!”
“屬下這就去。”李元芳立刻點頭,轉身離開。
……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朝。
宣政殿。
唐聽白坐在龍椅上,他的麵前擺放著幾本書。
文武百官站在兩旁。
“皇上,臣有本奏!”吏部部堂周廣坤率先開口:“啟奏皇上,您打算免費實施九年義務教育,那總該有個負責人吧?不知道皇上心中有人選了嗎?”
哦?
聽了這話,唐聽白臉色平靜:“周大人有什麽推薦的嗎?”
周廣坤神色一喜,看樣子這個暴君應該還沒有人選。
“啟奏皇上,大燕有位大儒,名叫鄭玄,乃是臣的恩師。”
“鄭玄大儒名聲很好,也很受天下學子尊敬,更是有著作三篇,治國、齊家、忠君三本書,影響深遠。”
“臣覺得讓鄭玄大儒負責此事,天下讀書人都會來投奔,再用他的著作三篇來教育學子們,肯定可以為大燕培養更多的人才!”
說著,周廣坤微微躬身。
沒等唐聽白說話,刑部部堂蒼雷也站了出來。
“啟奏皇上,鄭玄大儒確實是最適合的人,他是當今儒生的領袖,本身有著很強的號召力,現在鄭玄大儒就在宣政殿外,皇上不如見一見?”
其餘百官齊齊點頭,包括蘇震和諸葛無敵也點頭了。
顯然,兩個勢力集團再次合作了。
畢竟他們的心裏清楚,負責九年義務教育的,必須是他們的人。
這樣他們才有運作的空間。
絕不能是唐聽白的人。
此刻,唐聽白坐在龍椅上沒有說話。
他現在也算是明白了百官的意思。
隻是,唐聽白並不打算以儒學教導學生。
清了清嗓子,唐聽白坐直了身子:“各位大人,朕不打算用儒學教導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所以朕覺得就沒必要見鄭玄大儒了吧?”
什麽???
什麽叫不打算用儒學???
蘇震立刻向前一步:“皇上,我大燕以儒治國,您……您是打算棄用儒學嗎?那天下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讀書人能答應嗎?請皇上三思!”
緊接著,文武百官齊齊躬身,聲音更是整齊無比:“請皇上三思!”
你們——
聽了眾人的話,唐聽白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
這群人得寸進尺啊。
自己好言好語的跟他們說,可這群腐儒竟然敢聯合起來與他對抗。
蘇震再次躬身,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
“皇上,儒學在大燕這片土地上千年之久,這千年時間,培養出了多少人才,多少賢才,多少名垂千古的宰相?”
“力挽狂瀾,扶大廈將傾的鐵血宰相林崇古是儒生。”
“懷柔手段,發展大燕的青衣宰相竇筆是儒生。”
“突破創新,苦練軍隊的殺神宰相也是儒生。”
“大燕需要儒學,更需要儒生,大燕自建國以來出現了數十位宰相,老臣請問皇上,哪一位不是儒生?皇上您是想要徹底放棄入學,傷了天下學子的心嗎?”
這一刻,蘇震慌了。
要是唐聽白打算重用其他學科的人,那麽對於他們天下儒生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而對於大燕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因為大燕現在需要發展,需要儒生來治理天下。
龍椅上,唐聽白笑嗬嗬的看著蘇震。
同樣,用眼角餘光看向憤怒不已的朝堂百官。
唐聽白不是傻子,他知道要是自己固執己見的話,可能會將這些官員徹底得罪了。
雖然唐聽白不怕得罪,但他覺得沒必要。
畢竟站在這些官員的角度來看,他們絕不可能理解唐聽白的決定。
就算是理解了,也絕不會支持。
唐聽白故作為難的摸了摸下巴,他看向蘇震:“丞相言之有理,朕打算開設六門課程分別是語文、數學、地理、曆史、科學和你們所說鄭玄大儒著作三篇之一的治國篇,另外朕打算設教育司,設司長一名,副司長兩名,鄭玄大儒,就擔任兩名副司長中的一個吧,丞相覺得如何?”
六門課程?
就代表有六本書。
而皇上隻選擇了鄭玄的一本書,並且隻讓鄭玄當一個副司長,還是兩名副司長中的一個。
說白了,沒啥權力,就是有個名頭而已。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正二品官服,翰林院衙門正二品學士花笙氣衝衝的站了出來。
“皇上,儒學乃是立國之本,設置六門學科老臣讚同,但六門學科必須都是儒學。”
“不然,一旦天下學子知道了這件事會怎麽想?又會怎麽看待皇上您?”
“學子們心高氣傲,會不會直接離開大燕前往其他帝國?要知道,各大帝國都很歡迎我大燕的儒生去他們國家做官,到了那個時候,我大燕將無人可用。”
“老臣請皇上三思,莫要讓我大燕儒生們寒了心,請皇上三思啊!”
說著,花笙直接跪在地上,重重的對著唐聽白磕了三個響頭。
緊接著,朝堂上的文臣們跪倒一片:“臣等請皇上三思!”
你們——
唐聽白臉色陰沉,下意識的攥緊了拳頭。
他沒想到,就連花笙這個老好人都站出來反對自己。
唐聽白清楚,花笙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可就是腦子一根筋。
這樣的官員,管理一個地方是當地百姓的福氣。
可花笙卻沒有大局觀,看不到未來發生的事情。
唐聽白深吸口氣,他拿起科學的課本看向花笙。
“花大人,既然你說儒學這麽重要,朕想問你,儒學可能幫助我大燕農民提升糧食產量?”
這……
花笙一愣,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應該怎麽回答。
他們儒生自然不能提高糧食產量,甚至他們連種植糧食都不會。
可儒生需要學這些嗎?
他們學會治國,讓百姓過得更好,不就夠了嗎?
“皇上,儒生不會種地,但老臣鬥膽,請問您這所謂科學這本書上有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嗎?”
“老臣熟讀各類儒學書籍,還從沒看到過有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
話音剛落,大燕朝堂的文官齊齊點頭。
他們也沒聽說過。
“皇上,老臣也讀了一輩子書,自信大燕有的書籍,老臣都看過,老臣也沒看過有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您手裏的科學,要是有的話,老臣心服口服。”
“對,沒毛病,老臣附議。”
“老臣也附議。”
“……”
百官再次開口,臉上滿是不信和不屑。
看著眾人的表情,唐聽白嗬嗬一笑,隻不過笑容有些冰冷。
他直接翻開了手裏的科學。
“提升糧食產量,首先需要選擇土壤。”
“而土壤的選擇又由礦物質、有機質、作物養分組成。”
“其中,作物養分主要來源腐殖質,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有微量元素組成。”
“……”
唐聽白一口氣讀了十多分鍾。
聽得朝堂文武百官那是一愣一愣的。
他們根本聽不懂啊。
不過,聽著唐聽白說著那些陌生的名詞,好像很有道理一樣!
唐聽白拿起一本翻開,很熟悉。
好像是他小時候就學習過啊。
唐聽白再次翻開幾本,確認就是自己小時候學的。
唐聽白絞盡腦汁,開始編寫教材。
可就在這時,係統的聲音傳來。
“叮咚,檢測宿主要改善大燕民生,係統獎勵宿主九年義務教育書籍五十二本。”
聽到係統的聲音,唐聽白一愣。
沒等他反應過來,在他麵前的桌子上,已經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五十二本書。
語文、數學、地理、曆史、科學、儒學。
他們治國可能有一套,但其他方麵就差了不少。
看著手中的書籍,唐聽白心頭狂喜。
剛剛他還在絞盡腦汁的去想,現在有現成的了,直接搞印刷就好了。
不過,砍斷一個皇族的三根手指,能夠將這些紈絝子弟拉回正軌的話,倒也不錯。
唐聽白坐在椅上,他的麵前擺放著一張白紙。
笑的肚子都有些疼了。
這幫廢物啊,做事就不會動動腦子。
唐聽白正在思考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事情。
他這次之所以要實施義務教育,就是為了培養屬於自己的人才。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