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和尚

字數:4174   加入書籤

A+A-




    最終,華筠還是沒有出去,因為外麵不止下起了大雨,還電閃雷鳴。

    華筠不願意太過委屈自己。

    等感覺到華筠徹底睡了過去,夏知意才閉上了眼睛。

    此時,距離子槽村有一些距離的京城,也下起了大雨。

    富麗堂皇的皇宮內,皇上原本摟著美人在消遣,突然一個驚雷擾了他的興致,他踢開美人,敞著衣衫,赤著腳走到窗邊,看著被閃電劈做兩半的夜空,混沌不清的眼睛變得有些清明,跟伺候的太監道:“傳旨下去,此次科舉院試時間改為十一月初十。”

    身邊的太監跪下勸道:“皇上,這聖旨出去,怕是文武百官不會允準啊!”

    皇上冷聲道:“朕才是一國之君,朕的決定需要他們同意?不同意的,便死吧!”

    太監隻得道:“奴才遵旨。”

    “各地解元的名單,都支會各地先送上來。”

    皇上的這道聖旨,會引起文武百官有何反應,暫且不提,荀縣這邊因為這一場暴雨華筠就沒有去找縣太爺。

    現在著急的,是縣太爺。

    但眼下更棘手的,似乎不是招兵之事,而是荀縣這邊的大雨,已經連著下了三日了,隱約又要漲洪水的架勢。

    縣太爺擔心荀縣遭災,這樣百姓就更難過,他這官也更加不好當。

    子槽村這邊,有些家裏位置低的已經進水了。

    華筠原本要等著不下雨了再去找那老人的,但現在連著下了幾天雨,他還是冒雨出門了,夏知意也跟著他一道的。

    二人披著蓑衣到了老人家,老人家是在半山腰,屋錢隻有一條人走出來的小徑,其餘地方野草瘋長,若非二人知道這裏是住了人的,隻怕以為這裏就是個沒忍住的。

    走近了之後,透過雨幕隱約可以看到屋內的一豆燈火。

    二人上前,夏知意禮貌的敲了敲門,禮貌的詢問:“老人家,我們是裏正家的老三夫婦,打擾您了。”

    據華有德說,這個老人是十幾年前來的,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麽,也不知道他從哪裏來的,他自己在半山腰搭了個房子,村裏人包容心強,也沒有人去攆他離開。

    後麵發現這老人家是個能人,會看病,看天氣漸漸的大家就更歡迎他了,但老人家跟村裏人說不能讓外麵的人打擾他,不然他就要離開,因此外麵的人也不知道子槽村有這麽個能人。

    屋內闔眸念經的和尚慢悠悠的睜開眼睛,用隻有自己能夠聽到的聲音道:“終於來了。”

    不多時,門被打開,裏麵竟然是一個光頭和尚。

    和尚讓開身體,讓二人進屋。

    華筠和夏知意脫下蓑衣,掛在門外才進去。

    “找老衲何事?”

    華筠恭聲道:“想跟大師打聽一下,這雨何時能歇。”

    和尚在草團上坐下:“此處不會成災,夜裏會歇。”

    夏知意聽出了另一層意思,此處不會成災,但旁的地方會成災。

    二人在和尚這裏,呆到了半夜大雨停歇之際才頭頂星光而歸。

    大雨過後的山路,並不好走,但空氣清新極了。

    上輩子,二人都未曾呼吸過如此幹淨的空氣。

    回去的路上,二人沒有任何交談,都在各自想著各自的事情。

    雖不知這和尚具體身份,但從交談中二人都明白這和尚來曆不凡,而有些話似乎頗為意味深長,值得二人深思。

    第二天,陽光晴好,一大早華母就起來了,把屋裏的穀子都裝出來弄到了外麵晾曬,不止是華家如此,村裏的其他人家也是如此。

    華筠剛吃過早飯,就被縣太爺派來的人請走了。

    這次,夏知意沒有跟著。

    有些事情,已成定局。

    果真,華筠去了一趟縣裏,就回來告訴大家夥兒,招兵事宜已定。有了先前一些日子華筠的承諾與保證,又做了些時間的心裏準備,大家倒是沒有特別排斥,隻是還是興致不高。

    但華筠說是為大家爭取了時間,可以等到這陣子的農忙忙完之後再離家。

    無論怎樣,這也算是壞消息中的好消息了。

    華筠回村送了一趟消息之後,就又去了縣裏。

    縣太爺看著華筠,神色頗為複雜。華筠直接與縣太爺道明來意:“在下此番前來,是想讓大人幫忙引薦一下周圍幾個縣的縣令大人。”

    縣太爺聞言,歎息道:“此事便是本官有心為你引薦,他們也沒有時間啊!”一場大雨,讓他們這一塊的情況都不怎麽好,雖然沒有大災,但地裏的收成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響。

    有些糧食爛在了地裏,朝廷的賦稅唯恐湊不齊,家裏的壯丁還要被征,很多地方都充滿了怨氣和哭聲。

    他雖然同意了跟華筠合作,但華筠的行為,他還是覺得有些急於求成,沒有認準時宜。

    華筠道:“我跟王爺爭取到了,用人頭抵賦稅的政策,這是具體的細節,大人可以先看看。”

    縣太爺看過之後,麵上的愁緒少了些,他雖然幫著華筠完成了荀縣的征兵事宜,但若是有些這個政策,百姓也能輕省一些,當然也是極好的。

    他道:“我幫你通知附近幾個縣的大人。”

    華筠道:“多謝大人。”

    九月初,華筠收到了朝廷快馬加鞭派發到各地的院試提前的通知,接到這個通知,他方才從縣裏回村。

    因為他爭取到的那個以人抵稅的政策,周邊幾個縣的縣令也被他拿下。

    方府內,鎮南王看著一件件傳來的好消息,以及華筠送給他的招兵計策難得的露出了幾分笑容。

    駱意給他倒了一盞茶,笑著同鎮南王道:“父親接下來準備如何安排?”

    鎮南王道:“等招兵之後,讓華筠隨我們一並回京。”

    駱意淺淺一笑。

    鎮南王這意思,實際上便是華筠到了京城之後,鎮南王就會讓他與駱意成親。

    當著駱意的麵,鎮南王給華筠回了書信,讓華筠將夏知意的事情解決了便盡快來府城。

    因為子槽村距離京城有些距離,連著趕路都要半月的時間,所以華母讓華筠和夏知意早些出發。

    夏知意和華筠出發這天,華家人將他們一直送到了村口,夏知意勸著華母:“娘,等我們在京城穩定了,就回來接你們,你們在家要保重好自己。”

    雖然天下有大亂之趨勢,但一時半會兒也亂不起來,所以華母他們在這邊也暫時不會收到什麽大的影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