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證據

字數:3836   加入書籤

A+A-


    香姨娘雖然離開了華府,華母她們還是住在隔壁的。但夏知意讓人在兩戶交接的圍牆那邊開了個門,所以外麵看著是兩戶,實際上也隻是一戶。

    每天早上大家都是一起用早膳的,華筠去上朝了也就沒有一起,華有德又回了莊子上去,袁池他們理論知識雖然紮實,但實際經驗到底少了一些,種了幾十年田的華有德這會兒就很有作用了。

    華有德雖然不知道夏知意為什麽要牽頭做朝廷都不願意管的事情,但如果夏知意和袁池他們能夠提高糧食的產量,於他們這些種地的百姓而言,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所以華有德很用心。

    他們吃早食的時候,阿章拿了一封信進來,說是子槽村那邊送過來的。

    張氏巴巴的望著那信。

    子槽村現在就隻有華田在,這信必然就是華田寫上來的。

    夏知意接過信,要遞給張氏。

    張氏連忙道:“當家的肯定是有正事,三弟妹你直接看就是了。”主要她現在也還認識不了太多的字。

    夏知意打開信,見張氏和華母都看著她,劉氏也跟著看著她,就幹脆直接把信中的內容讀了出來。

    華田說,子槽村能開的荒地都已經全部開了,那些送過去開荒的人要怎麽處理,還有就是那些開出來的荒地要種什麽。

    其餘的就是問候了華母和華有德的身體,叮囑張氏要好好照顧大家。

    夏知意把飯桌上的飯食推開了一些,讓彩屏拿了紙筆過來,問華母有沒有什麽要叮囑家裏的,她一並些進去。

    華母眼睛一亮,立即道:“你就跟老大說,讓他照顧好家裏的田產,多種點東西,現在家裏頭送了那麽多人過去,也不愁種多了沒人收。我跟他爹還有他媳婦兒子在這邊都好好了,不用擔心,我們有時間就會回去看他。”

    夏知意一一寫進去,寫進去之後就開始回答華田問的那兩個問題,並沒有問張氏有沒有什麽話要跟華田說的。

    張氏不由得有些失望。

    夏知意讓華田去找一找荀縣的縣令,統計一下整個荀縣有多少的荒地,統計了之後把荀縣的荒地都開出來。

    大厲有規定,荒地是誰開的,就歸誰。

    如京城以及那些繁華的大城市,是沒有荒地的,很多稍微聰明一些的,有些錢的,就會讓自家的家奴去開荒,開完之後就這地自然就歸主家了。

    至於現在已經開出來的荒地就種植藥材。

    夏知意把要種的幾種藥材的種植方法都附在了後麵,然後就讓彩屏派人去買藥材。

    等彩屏把大包小包的藥材種子全都帶到了夏知意這邊,夏知意才帶著筆墨紙硯去找張氏:“大嫂,你有沒有什麽想跟大哥說的話啊,我幫你寫上。”

    張氏正失落著呢,現在夏知意這麽一問,下意識的就要應下,但想她還是想了想道:“還是算了吧,你們這是說正事。”

    “哪裏是什麽正事,都是家事。”

    “這多麻煩啊!”

    “不麻煩的,就是寫些字而已,方才在外麵我沒有問你是想著娘在,你可能會不好意思,現在就我們妯娌二人,我寫了之後就忘了。”

    張氏見夏知意說得真誠,她也的確有些想華田了,雖然才一個多月沒見,但也發生了不少事情,尤其先前華筠被關了,她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唯恐華筠沒了。

    她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從她自己到公爹婆母和華筠他們,還有幾個孩子的情況都交代了一通。

    等這一通念叨完之後,夏知意足足寫了三張紙。

    張氏整個人臉都紅了,十分不好意思的看著夏知意道:“老三媳婦,耽擱你時間和浪費筆墨了,我這說起來就有點停不下來。”

    夏知意笑著道:“沒事,大哥和大嫂夫妻恩愛,這是正常的,嫂嫂不必不好意思。且我本來就閑著,這些筆墨咱們家現在也不差這點錢。”

    張氏得了夏知意的話,有些被勸慰到了,心中越發喜歡夏知意這個弟媳,拍著胸脯跟她保證:“你和老三在外麵忙,你放心,我會幫你們管好家的。”

    “那就有勞大嫂了。”夏知意笑著道。

    夏知意把信封好,連同那些藥材種子一起,讓人送回去子槽村。

    天下若亂,糧食和藥材都是稀缺的。

    這水稻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弄成功,但可以先把藥材這些備著。

    弄完這些,夏知意才發現華筠竟然還沒有回府。

    按理說,華筠今天去上早朝,是要接受這兩次平叛的封賞的,無論是升官還是其它的,都應該有人來府中傳旨才是。

    她同彩屏到:“你去街口看看。”

    彩屏立即出去。

    而此時的華筠,正在朝堂上跟人辯駁呢。

    因為那些證據,皇上想要立即定下華筠的罪名。

    然,證據雖然有一些,卻並不能把華筠錘死。

    華筠當時行事也是十分小心和周全的,這些證據並非一個小兵能夠拿到手的,必然是有人去查了,然後給到這個小兵手上的。

    至於對方什麽時候開始查的,華筠不知道,但他知道,對方最多也就能查到這些捕風捉影的東西了。

    無論是停軍陽城,還是小兵說的其他的,華筠都有充分的理由為自己辯解。

    一番辯解下來,實際上小兵呈上來的那些證據就顯得有些蒼白了。

    越是辯到後麵,華筠就越是處於上風。

    無論是皇上還是吳將軍都覺得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所以吳將軍主動出列道:“先前我因為那一封旁人故意弄來汙蔑華大人的信,疑心華大人包庇秦城的亂軍,邑城之事,我相信華大人是無辜的。”

    吳將軍說完這句話,轉而同龍椅上的皇上道:“微臣心中於華將軍有愧,想要贖罪,所以肯請皇上派微臣去邑城等地查探,以證華大人清白。”

    皇上也知,今日之事不能把華筠再次關進天牢,允準了此事。

    群臣本以為這個早朝就結束了,但皇上並沒有打算結束,他道:“無論後續查清華大人是否與叛軍往來,但這兩次平叛,兩次後續都有問題,且華大人似乎並不能良好的管理軍營。而鎮南王如今又不在朝中,所以朕以為這些兵可暫時交由其他人管理,眾卿以為如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