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九成的把握

字數:3607   加入書籤

A+A-


    華筠:唔,狗皇帝也學聰明了呀!

    “那好吧!”他道:“那我就問皇上幾個問題吧!”

    “第一:若本官真有布局這些的能力和本事,皇上覺得本官會忽略掉一個躲在暗處偷聽了這這些的老婦人嗎?皇上應該知道,習武之人五感比旁人要來得敏銳。”

    “第二:若本官當真要跟那些叛軍一起做戲,為何不把戲做得漂亮一點,這一仗就把叛軍擺平的事情,是否顯得本官過於厲害了?”

    “第三:若本官真的跟叛軍聯合了,那這些官家家眷,臣救不救都無所謂,臣為什麽要多此一舉的去救這些官家的家眷,給自己增添麻煩。皇上可以去拿其他人家的家眷來問,當時是不是有許多的叛軍被我和我的兄弟殺死了。”

    “第四:她說她是撞在了石頭上,那後麵的叛軍不管她死沒死,必然也會補上兩道以防萬一,這位夫人可沒有說自己挨了刀子呢?”

    華筠這幾個反問是對著皇上問的,卻聽得文氏心中一跳一跳的,她的這些說辭都是旁人交給她的,她先前聽著也覺得這些話若是給皇上聽見了,華筠必死無疑了,不料明明瞧著沒有什麽問題的話,冷是被華筠找了一堆的茬出來。

    華筠反問的這幾個問題,皇上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反對,他看向閔丞相,示意閔丞相想想應該怎麽壓下華筠。

    閔丞相接受到皇上的視線,沉吟著開口道:“如此說來,華大人似乎真的跟叛軍不認識,也沒有跟叛軍狼狽為奸。”

    皇上的目光隨著閔丞相的這句話逐漸變冷,恨不得讓閔丞相馬上住嘴,他深深的懷疑閔丞相是不是年紀大了,所以都看不懂眼色了,現在朝廷還有誰不知道他不喜歡華筠的?

    刑部和大理寺的兩個大人,裝聾作啞的站在一邊,當做什麽都沒有聽到,什麽都不知道,尤其是大理寺卿,先前因為他向皇上舉薦了華筠,所以華筠才有機會從鎮南王手裏接了兩萬多兵力過去。

    之前因為此事,他被皇上遷怒,還坐了一段時間的冷板凳。

    皇上看向欽差,欽差隻能硬著頭皮出列,義正言辭的同華筠道:“華大人當真是好口才,黑的都能說成是白的,鐵證麵前還要狡辯。”

    “你說你們習武之人五感靈敏,但在如何靈敏你們雙方那麽多人的情況下,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想必也是辯別不出來的。”

    “華大人快速的結束了戰爭,是不想雙方有太大的損耗,且當時該給的軍餉並沒有如期送達,華大人那邊也沒有條件打持久仗。”

    “救那些家眷,則是因為華大人你心虛,唯恐被人抓住了什麽把柄。”

    “至於華大人說的最後一點,當時是在夜裏,四處混亂又黑黢黢的,叛軍忽略掉文夫人也是正常情況。”

    皇上覺得欽差說得太對了,高呼了一聲:“不錯。”

    華筠也誇獎道:“大人可真會編呢,竟然比我自己都清楚我自己的想法和動機。”

    “就算大人說的這些是真的,本官到底是有什麽想不開,非得站在那個石頭哪裏跟叛軍說那麽很重要的事情,就不能到其它地方說。”

    欽差:“……”

    欽差硬著頭皮道:“所以才說事情湊巧,隻要做了的事情,總會有人知道,也總會有痕跡。你們這些妄圖造反之人,在正統跟前,無處遁行。”

    華筠鼓掌道:“大人也是好口才,咱們辦案之人都應該知道,任何一句話都是要有確鑿的證據的,大人斷案,竟然就全靠推論和給皇上拍龍屁。”

    這話說的,欽差都有些不好意思,但他查到的就是所有的有關華筠的東西了,雖然有人證和一些證據能夠隱約的證明華筠跟叛軍有來往,但也隻是隱約,而沒有確鑿的證據,都經不起推敲。

    若是華筠是一個心性不堅之人,這些證據和文氏這個人證就足以給華筠定罪,但恰恰華筠相當難纏。

    “方才大人說到了軍餉的事情,本官也順道問一句,先前的軍餉為何還沒有補上,還有一個就是我如今因為皇上不喜,不便查案,皇上是不是應該派個人查查,究竟是何人在軍餉上動了手腳。”

    皇上、閔丞相等人:“……!!!”

    這,怎麽還有心情反殺來著。

    皇上輕咳了一聲,生硬的轉了話題:“華愛卿,如今在說你是否有跟叛軍勾結之事,莫要東拉西扯。”

    大理寺卿垂眸站在一邊,這場戲,從最開始就被華筠奪取了主動權,這樣的事情,誰奪取了主動權就對誰有利。

    且在他看來,這事情原本就有不少漏洞。

    即便有些證據被生硬的放到了華筠身上,但華筠完全的做到了臨危不懼。

    事情至此,他已然知道今天皇上又無法如願了,而他大概又要坐一段時間的冷板凳了,他無聲的歎息了一聲。

    夏知意因為那戶被宣平侯害過的人家答應了,就讓彩屏提著藥箱,她扮作了男裝二人一道出門了。

    對方住得離京城並不遠,就在京城外麵挨著的一個村子裏,家裏除了種田還會擔豆腐到城裏都來賣,就靠著這些為生。

    這家人姓常,其子如今已經有二十有八,他是十年前被宣平侯府的人打斷了腿。

    夏知意到了門外,敲了敲門。

    很快就有一個婦人來看門了,婦人見到夏知意神色有些複雜,她實際上還有些猶豫,怕去狀告宣平侯府惹來事端,會連兒子都保不住。

    若不是因為還有兒子,他們便是舍了老命,也要去給自己的女兒討一個說法。

    在堂屋的常家的兩個男人,也都出來了,常父推著常家公子客氣的跟夏知意打招呼。

    婦人心情複雜的將夏知意迎進門,小聲問:“公子,我兒子的腿,您真的能夠治好?”

    夏知意道:“他如果配合的話,有九成的把握。”

    夫人得了準話和常父交換了一個視線,心中安穩了不少,九成的把握已經很高了,先前那些大夫直接就說的不可能再站起來。

    夏知意看了看屋子裏頭,光線不是很好,便道:“就在外麵看吧!”

    “彩屏,把門關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