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血洗大理寺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A+A-


    夏知意去了閔丞相府中之後,又去了端陽王府,然後帶著華筠的名帖去了三皇子府上,她去這些地方的時候,都是用的華筠的幕僚的身份,都是男裝行事,稍稍改變了一下自己的容貌。

    去了之後,旁的也不哆嗦,就三句話。

    第一句:皇上率兵圍了大理寺,皇上在裏麵,一眾去聽審的官員在裏麵,還有許多百姓在裏麵。

    第二句:此番事情若不好好處理,大廈將傾。

    第三句:明哲保身不如抱團取暖。

    說完之後就走了,她挺趕時間的。

    她原本還去敲了太子府的大門,但太子府的門並沒有敲開。

    跑了一圈之後,夏知意想了想,又去正在召開詩會的蘭亭。

    夏知意這一圈跑下來之後,知道軍營那邊應該出了問題,否則華筠安排的“後手”不會遲遲沒有出現。

    皇上準備了後手,推動事情發生的華筠不會沒有想到皇上會有惱羞成怒的情況,所以也是安排了後手的,他在軍營那邊也是做了安排的。

    她想了想,在就近觀察事情的緊張和先去軍營了解情況之間掙紮了一會兒,最後還是選擇了去軍營。

    最先動的,是三皇子,他暗中讓自己一脈的官員全部都往大理寺去,想了想之後讓人去給他的兄弟們泄漏了皇上被反賊困在了大理寺的風聲。

    華筠要拉宣平侯府下台的心思,三皇子是清楚的知道的,當然他不知道事情眼下已經發展到一種他完全想不到的一個反向去了就是。

    他安排他的人過去,而已隻是以為他的父皇還是要死保宣平侯,而其他的官員或者說華筠不肯,因此可能在大理寺起了爭執,事情應該是已經僵持住了。

    閔丞相知道的是華筠想把皇上偷嬰兒的事情抖落出來,而不是要弄死宣平侯。之前華筠要這麽做的時候,他沒有阻止,也沒有表示支持。

    想必現在皇上讓人圍了大理寺,是準備血洗大理寺了。

    鎮南王虎視眈眈,就在夏知意來找他之前,他有收到一封江南有叛軍的折子。對方籠絡了許多江南的豪紳和文人,已經高舉了義旗。

    江南富庶,可不是先前秦州和西南那些窮困大的地方,甚至比先前的陽城等地都要來的重要。

    若是此時,鬧出了皇上血洗大理寺的消息,人家隻怕就要借此直接北上了,而鎮南王,看到這樣的情況,還能坐得住?

    閔丞相最終還是召集了自己的門生,也往大理寺而去。

    他帶著人到大理寺門口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不少的大臣來了,甚至還有幾個皇子也來了。

    此時裏頭年紀最長的五皇子正在跟門口的侍衛交涉:“你放我進去看看我父皇,你們說本皇子的父皇好好的,但我沒有親眼瞧著,誰知道裏頭是什麽情況,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跟叛軍勾結了!”

    閔丞相嘴角抽抽,不愧是皇上的親兒子,口頭禪都跟皇上差不都,動不動就是叛亂勾結什麽的。

    禁軍不動如山:“五皇子,這是皇上的命令,恕末將不能讓您進去。”

    閔丞相上前,先是一禮,在道:“這位大人,本官相信你是收了皇上的命令將大理寺圍起來,唯恐犯人逃跑的,但勞您去代本官給皇上帶句話,江南有要事,本官需要跟皇上稟告。”

    大理寺公堂裏麵,刑部尚書痛斥皇上之後,華筠亦是一身浩然正氣的高聲同皇上道:“皇上,微臣知道您的這些事情被曝光出來,您恨不得將所有人殺之而後快,然,做錯事情的是皇上您自己,您不能因為自己的罪過而遷怒旁人。便是要遷怒,您殺了我們這些為官的就是了,是我們沒有做好監督、勸誡皇上的職責,但還請皇上饒了這些無辜的百姓。”

    “且,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皇上應當要做的是反思幾過,痛思幾身,以後做一個忠正的明君,而不是在一條不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華筠今天沒有穿官服,一身青衣素衫,身姿筆挺,說話擲地有聲,臉上全是一片悲憫之意和認真之色。

    先前嚷嚷著讓華筠殺了皇上的官員看著這樣“正直”的華筠,忍不住有些頭疼,他以前怎不知道這位華大人竟然如此的深明大義和博愛。

    竟然能夠做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百姓們先前被皇上的話弄得人性和道德不停的撕扯,現在聽到華筠這樣為他們求情,那些有過動搖,想對身邊之人下手的百姓,忽而就生出一股愧疚和難堪來,收起了自己的心思。

    而有些百姓,在聽到華筠的話之後反而站了起來。

    皇上被華筠裝得惡心,也懶得跟華筠鬥嘴皮子了,他冷笑一聲:“既然你們不想活,那就都一起去死吧!”

    “林統領,動手!”

    刑部尚書痛呼:“皇上,萬萬不可啊,你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皇上看著外麵,將刑部尚書的話全然拋之腦後。

    心在他在這裏麵,刑部尚書等人殺不在著,但外麵的那些百姓和華筠卻可以先殺了。

    牆上的弓箭手已經準備到位,就在弓箭手們拉滿了弓,隻等皇上一聲令下的時候,外麵突然傳來一道響亮的聲音:“統領,閔丞相求見,說是江南有要事要求見皇上。”

    頓了頓之後他又道:“除開閔丞相之外,還有許多旁的官員,大約有百來人左右,還有一些皇子也在外麵求見。”

    刑部尚書等人聽到這個消息,仿佛看到了希望。

    若是他們死在這裏麵,即便是皇上遮掩得再好,外麵的那些官員也總能知道些什麽,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是,他們現在覺得,如果他們死了,那他們希望皇上也不要好過。

    若外麵的人知道了皇上的暴行,皇上這個君,便是徹底在百官之中失去了臉麵、信任和君威。

    而這個時候,大理寺的一個小門處,一個鬼鬼祟祟的生硬敲暈了唯一守在這邊的一個禁軍之後,偷偷的把門打開了。

    這個小門,平常根本就沒有人走,因為這是運送那些死在大理寺犯人屍體的專用通道,大家都嫌晦氣。

    正因為如此,所以禁軍在派人包圍大理寺的時候,其它的地方守衛都森嚴,而這道門隻有一個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