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的忌憚
字數:5904 加入書籤
“那太子殿下怎麽跟皇後娘娘說的?”
胡惟庸緊張的問道。
“你真的跟安慶公主有了私...私定了終身?!”
玲瓏苑。
聽了胡非的話,胡惟庸吃了一驚,忍不住大聲問道,情急之下差點說錯了話。
“騙你幹嘛?當然是真的。”
胡府。
“沒有,我乖得很,乖得連我自己都不信。”
胡非忍俊不禁的說道。
聽了胡非的回答,胡惟庸終於鬆了一口氣,放下了心。
但他還是對於這件事處於發懵的狀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居然真的眼看著就要成為駙馬了,於是逼著胡非將整件事情全都重新講了一遍。
“原來如此,看來一切都是天意,想不到,老夫曾經的願望居然真的有一天能實現,你小子真是豔福不淺啊!”
胡惟庸頻頻點著頭,有些感慨的說道。
“豔福這個詞還是換一個比較好,你別忘了,她可是馬上就要成為你的兒媳婦兒了,你要當公公了。”
胡非歪著頭看著胡惟庸,提醒著說道,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幸災樂禍的笑意。
“嗯,沒錯,說不定很快就能當祖父了,你們抓緊成婚,說不定很快我就有孫兒了,我胡惟庸終於要有孫兒了...”
胡惟庸一臉陶醉,邊說著邊滿臉期待的轉頭看向了胡非,可是胡非已經站起身快步向外走去。
“咦?不對!”
“臭小子,你罵我是太監是不是?!”
可是緊接著,胡惟庸就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猛地反應了過來,站起身衝著奪門而出的胡非大聲罵道。
胡非發出了一串笑聲,一溜煙衝出了後門,氣得胡惟庸站在正廳門口直跳腳。
...
皇宮。
養心殿。
受召進宮的李祺不敢有絲毫怠慢,匆匆進了宮,得到許可之後快步走入了大殿之中。
“兒臣李祺,參見父皇。”
看到朱元璋之後,李祺恭敬的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起來吧。”
坐在坐塌之上的朱元璋擺了擺手,示意李祺免禮。
李祺緩緩站起了身,看了一眼麵色有些凝重的朱元璋,不由得低下了頭,不敢主動開口,心裏不由得犯著嘀咕,不知道陛下召見所為何事。
“朕聽說最近你跟胡非走得很近啊。”
朱元璋看著李祺,假裝若無其事的緩緩開口問道。
“回父皇,也不算很近,隻是邀他去府上作了幾次客,兒臣也去了幾次洪賓樓。”
李祺一時摸不著朱元璋的意思,含糊其辭的說道。
“是嗎?既然不近,為何他去韓國公府上做客的時候,會與安慶公主相遇?難道是巧合不成?”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緩緩說道,麵露威嚴。
聽了朱元璋的話,李祺心頭一緊,後背不自覺冒起了一股涼意。
“回陛下,胡非的確在府中與安慶公主相遇,不過並非兒臣有意安排,真的是偶遇,兒臣不敢有半句虛言。”
李祺急忙恭敬的行了一禮,戰戰兢兢的說道。
事已至此,他絕不會承認,否則必定大禍臨頭。
他也沒想到,這件事這麽快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過來,一定是皇後那邊已經有了動作。
“當真?”
朱元璋盯著惶恐的李祺,壓低了聲音,沉聲問道。
“千真萬確,請父皇明鑒!”
李祺肯定的點著頭,大聲說道,額頭上已經滲出了冷汗。
“你不必如此緊張,朕隻是隨便問問而已。”
朱元璋盯著李祺看了半天,點了點頭,緩緩說道,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
“是。”
李祺點著頭答了一句,可是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你覺得,胡非這個人怎麽樣?他對嫦姝是真的動了心,還是別有所圖?”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看著李祺,再次問道。
“回父皇,兒臣覺得,胡非這次的確是動了真心,那日他見到嫦姝妹妹的時候兒臣就已經看了出來,他是真的動了情,而且兒臣看出嫦姝妹妹似乎也已經動了情。”
“當日胡非還當場為嫦姝妹妹頃刻之間作了一首詩,嫦姝妹妹十分喜歡。”
李祺一邊說著,一邊突然靈機一動,認真的說道。
“哦?什麽詩?”
朱元璋一聽,忍不住來了興致,期待著問道。
“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
“嫻靜好似花照水,行動猶如風拂柳。”
“共道幽香聞十裏,絕知芳譽亙千鄉。”
李祺遲疑了一下,將胡非當日所作的詩句一字不差的背了出來。
朱元璋聽完這八句詩,遲疑了一下,忍不住讚許的點了點頭。
“嗯,不錯,的確是好詩!他的詩才倒是不假,放眼整個京師,無人能出其右。”
朱元璋笑了笑,緩緩說道。
看得出來,對於這首詩,他真的十分喜歡。
看到朱元璋的神情,李祺心裏一動,作出了一個決定。
“父皇,其實兒臣還有一件事沒有向父皇稟報。”
李祺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
“哦?何事?”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緩緩問道,臉上露出了一絲疑惑。
“其實那日兒臣進宮向陛下啟奏的有關賑災的方略,是在與胡非閑談之時胡非告訴兒臣的,兒臣受益匪淺,所以便進宮呈奏於父皇。”
“但是當時胡非並不想讓人知道那些方略是出自他口,要求兒臣保密,所以兒臣才一直瞞著父皇,並沒有說出實情。”
李祺拱了拱手,恭敬的說道。
“什麽?是他告訴你的?!當真如此?!”
朱元璋一聽,不由得驚訝的睜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回父皇,千真萬確。”
李祺重重的點著頭,肯定的答道。
“原來是他!?”
“不錯,不錯!這小子不但經常做出驚人之舉,也能經常說出一些治國治民的良策,可他偏偏生來是個紈絝,做事不按常理,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
朱元璋苦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說道。
賑災方略出自胡非之口的事,既讓朱元璋出乎意料,可又覺得在情理之中,因為胡非經常能在不經意之間顯露出原本與他不符的驚世之才。
“父皇,或許正是因為他曾經是個紈絝,所以很多事才不按常理,如今改邪歸正,想法自然與常人不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一次次讓所有人出乎意料,進而刮目相看。”
李祺看朱元璋的神情有所緩和,趁機說道。
“嗯,或許如此吧。”
“好了,沒什麽事了,你先退下吧。”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示意李祺退下,不過臉上依舊蒙著一層凝重。
看起來,對於胡非成為駙馬一事,還是心存擔憂,雖然知道了賑災方略是胡非所想,心中頗感欣慰,但還是不放心。
李祺告別了朱元璋,離開了皇宮,直奔洪賓樓而去...
“見了啊。”
胡非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你小子沒亂說話吧?!”
胡非笑了笑,得意的說道。
一想到已經過了丈母娘這一關,他就忍不住想樂,過了丈母娘這關,那離娶媳婦兒還遠嗎?
“丈...丈母娘?!”
“你等等,你連皇後娘娘都見了?!”
聽了胡非的話,胡惟庸再吃一驚,忍不住大聲問道。
“應該說了很多好話吧,反正我覺得丈母娘挺喜歡我的。”
胡非撇嘴笑了一聲,認真的說道。
胡惟庸心裏一緊,擔憂的問道。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不是一般的心直口快,萬一說錯了話,那麻煩就大了。
胡惟庸看著胡非,沉聲問道,一絲焦急之色不經意間再次露了出來。
“的確與梅殷的事有關,不過並不是因為什麽詩,而是皇後娘娘跟他打聽了我,他知道了我跟安慶公主的事,所以找我進宮問了幾句,看看我對安慶公主到底是不是真心。”
正廳之中,胡惟庸瞪了掩嘴偷笑的春蝶和裴傑一眼,坐在了椅子上,不滿的看著胡非。
“臭小子正經點,老實說,太子找你到底所為何事?!”
胡非笑了笑,緩緩說道。
“皇後娘娘向太子打聽你?這麽說你之前說的事是真的?!”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