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朋友之別

字數:27761   加入書籤

A+A-


    北街。
    洪賓樓。
    聽了宋慎慌亂的解釋,胡非笑著搖了搖頭。
    “沒有什麽影響不影響,你想多了。你也不必這麽妄自菲薄,你是太史公之孫,並非庶民,比起家世,這京師城中有一大半的人不如你。”
    “隻不過你生性純良,不喜爭強好勝,所以才一直默默無聞。”
    “所以,以後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否則我就真的生氣了。”
    胡非看著宋慎,一臉認真的說道。
    “小弟知錯了,以後不會了,多謝胡兄提點。”
    宋慎重重地點了點頭,一臉感激的說道。
    胡非的話,讓他覺得自己不一般。
    “好了,此事以後不許再提。”
    “不過既然你是來恭喜我的,不打算敬我一杯嗎?”
    胡非笑了笑,大聲說道。
    “要的要的!”
    “恭喜胡兄加官進爵,小弟敬你一杯!”
    宋慎急忙點著頭,端起了酒杯,笑著說道。
    “本來我已經吃不下喝不進了,但是你這杯酒我一定得喝,不過僅此一杯!”
    “幹!”
    胡非笑了笑,一邊說著,一邊將杯中酒仰頭一飲而盡。
    宋慎見狀,同樣豪爽的幹掉了杯中酒。
    緊接著,二人相視一笑。
    宋慎也徹底釋懷,在胡非的示意之下拿起了筷子,毫不客氣的吃了起來,似乎吃到了有生以來最好吃的佳肴。
    胡非看著放下心事的宋慎,嘴角露出了一絲淡然的微笑。
    說起來,宋慎是他來到這裏之後交到的第一個朋友,而且也是京師之中他唯一的一個朋友。
    其他人接近他都是帶著目的的,但是宋慎沒有,雖然他那個祖父心裏打著小算盤,但那與宋慎無關。
    事實上,即便宋濂不為自己的孫子鋪路,他將來也不會虧待了宋慎。
    想起宋濂,胡非不由得想到了宋濂奏請朱元璋讓自己到國子監任教的事,不由得搖頭苦笑。
    或許自己當初沒有進入國子監任教的話,中了狀元之後也不會招來那麽多的嫉妒。
    正在胡非走神之際,裴傑快步上了二樓,來到了包廂門口。
    “少爺,駙馬李祺到了。”
    裴傑站在門口,拱手一禮,低聲說道。
    聽到裴傑的話,胡非回過神來,緊接著撇嘴笑了一下,今天還真是巧了,沒想到又來了一個道喜的。
    不過這個道喜的跟宋慎比起來,卻多了一些其他的目的。
    “讓他上來吧。”
    胡非點了點頭,淡淡的說道,並沒有起身下去迎接。
    有些人,得親疏有別,不能總是慣著。
    正在吃東西的宋慎放下了筷子,緩緩站起了身。
    “幹什麽?你吃你的。”
    胡非看著起身的宋慎,皺了皺眉頭說道。
    “既然李祺駙馬來了,你們之間一定有事商議,小弟在這裏不合適吧?”
    宋慎遲疑著問道。
    “你又不是外人,無妨,吃你的。”
    “不會把我剛才說的話都當耳旁風了吧?”
    胡非故意沉下了臉,沉聲說道。
    聽了胡非的話,宋慎急忙坐了下來,不過卻沒有再拿起筷子,端坐在了椅子上。
    正在這時,腳步聲傳來,李祺在裴傑帶領下緩緩來到了包廂門口。
    “表哥。”
    聽到響動,胡非站起了身,衝著門口的李祺拱了拱手,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賢弟,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啊。”
    李祺也急忙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還好,還好,表哥請坐。”
    胡非回應了一句,邀請李祺落座。
    “見過駙馬。”
    宋慎也急忙站起了身,拱手行了一禮。
    “原來是太史公之孫,不必多禮。”
    李祺拱手還了一禮,笑著回應道。
    緊接著,三人全部落座,胡非又命裴傑為李祺填了酒杯和碗筷。
    “我沒有打擾你們吧?”
    李祺看了看胡非和宋慎,笑著問道。
    “無妨,宋老弟是來道賀的,小弟隻是一盡地主之誼。”
    “如果表哥不介意,共飲一杯如何?”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胡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李祺一聽,當即直接答應,於是三個人便共飲了一杯。
    “表哥不會也是來向我道賀的吧?”
    胡非放下酒杯,打量著李祺,笑著問道。
    自從跟安慶公主穩定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韓國公府了,與李祺的確有些時日沒見了。
    上次李祺跟父親李善長進宮為胡非求情的時候,胡非還在牢中,並未見到。
    “你猜對了!”
    “這次你不但平安脫身,還升了官,奪了狀元,表哥怎麽也該親自登門向你道喜才是,另外,家父也讓我捎話給賢弟,祝賢弟步步高升。”
    李祺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多謝表哥,也多謝叔父,回去的時候替我問聲好。”
    胡非拱手還禮,笑著說道。
    “好說,好說。”
    李祺點著頭,笑著答應道。
    “對了,我聽說在我被關期間,表哥和叔父也曾進宮為我求情,一直沒有騰出空來到府上以表謝意,希望表哥和叔父見諒。”
    胡非拱著手,繼續說道。
    “賢弟客氣了,胡李兩家既是親戚,家父又十分看重賢弟的才華,更信得過賢弟的為人,都是理所應當之事,賢弟不必掛懷。”
    李祺笑著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胡非也不再客氣,正好借著今天的酒向李祺父子表達謝意,省得到時候還得親自跑一趟。
    於是,三人便在包廂之中不停地推杯換盞了起來。
    胡非原本隻打算喝一杯,可是隨著李祺的到來,隻能作陪。
    不過幸好有宋慎在,知道他喝不下,不停為他擋酒,而且頻頻向李祺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胡非見宋慎喝得差不多了,於是便再一次裝醉倒在了桌子上。
    看到胡非醉了,李祺和宋慎也不再繼續喝,招呼裴傑將胡非送往後院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洪賓樓。
    可是剛回到後院,胡非就已經跟沒事兒人一樣坐了起來。
    看到胡非又在裝醉,裴傑愣了一下,緊接著忍俊不禁的離開,讓春蝶為胡非熬了一碗醒酒湯。
    胡非坐在正廳門前的搖椅上,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皺著眉頭。
    比起那些人情世故的來往,他更喜歡跟宋慎那樣的坐在一起,至少心裏能輕鬆不少,不用刻意的示好和試探。
    可是他走的這條路,卻注定少不了這樣的應酬。
    這或許也是他那麽在意宋慎這個朋友的緣故吧。
    ...
    皇宮。
    坤寧宮。
    “啟稟皇後娘娘,燕王殿下到了。”
    近侍太監馮紹緩緩步入大殿,恭敬地衝著坐在坐榻上正在縫補衣物的馬皇後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他怎麽來了?”
    “讓他進來吧。”
    馬皇後麵露遲疑,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馮紹答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很快,燕王朱棣便在馮紹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母後!”
    朱棣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平身吧。”
    馬皇後抬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
    “母後又在縫補衣物啊?這些事讓眼力了。”
    朱棣看著低頭縫補的馬皇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麽多年了,母後早就習慣了,閉著眼都能做到。”
    “再說了,你們幾個小時候的衣裳,哪一件不是本宮親手縫製的?”
    馬皇後笑了笑,看著朱棣問道。
    “母後說的是,不過您還是得多注意休息,身子要緊。”
    朱棣躬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知道了。”
    “今日怎麽想起來看本宮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馬皇後看著朱棣,輕聲問道。
    “母後英明,兒臣的確有事想跟母後商討。”
    朱棣點著頭,緩緩答道。
    “哦?何事?”
    馬皇後一聽,放下了手裏的東西,好奇的問道。
    “是有關於胡非的事。”
    朱棣遲疑了一下,恭敬地答道。
    聽了朱棣的話,馬皇後愣了一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