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結案

字數:5784   加入書籤

A+A-


    東宮。
    大殿之中。
    肖琦快步走入,恭敬地行了一禮。
    “啟稟太子殿下,九安侯到了,正在殿外求見。”
    肖琦拱著手,緩緩說道。
    “快讓他進來!”
    朱標一聽,眼前一亮,急忙說道。
    肖琦答應了一聲,快步退下。
    很快,胡非便緩緩走進了大殿之中,隔著老遠就看到他麵色凝重。
    “參見皇兄!”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免禮免禮!”
    “聽說你不久之間帶人圍了審刑司,是不是吳庸查到了什麽?!”
    朱標擺了擺手,看著麵色凝重的胡非,迫不及待的問道。
    “皇兄所料不差,吳庸確實查到了不少東西,郭恒一案,背後所牽扯的各地官員諸多,牽涉的贓銀贓糧,更是令人驚懼!”
    胡非點了點頭,麵色凝重的說道。
    “除了太平府、鎮江府、北平城的承宣布政使司,以及禮部、刑部尚書之外,還有人?!”
    朱標聽了胡非的話,臉色大變,驚訝的問道。
    “沒錯,除了他們,此案涉及全國六個州府的布政司,除了太平府、鎮江府、北平城之外,還有浙西等三地地!”
    “另外,還有兵部侍郎王誌、戶部侍郎麥誌德,六部之中全都有人參與其中,無一例外!”
    “按照口供綜合計算,所貪贓銀幾乎已達千萬!精糧兩千四百萬石!”
    胡非點了點頭,痛心疾首的說道。
    “什麽?!”
    “他們好大的膽子!?豈有此理!”
    朱標聽完,臉色驟變,忍不住怒喝道。
    他沒有想到,郭恒一案居然牽扯如此之廣,涉及官員以及贓銀贓糧簡直匪夷所思。
    “這就是我當初為什麽要製止吳庸追查下去的原因,雖然當時我未曾想過此事居然如此嚴重,可也預料到不會那麽簡單。”
    “不過皇兄可以放心,我已經說服吳庸,停止調查此案,並且自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二人這裏了結,不再牽扯出剩下的人。”
    “如果一旦事情全部調查清楚,將所有官員牽扯出來,必定令朝野動蕩,甚至可能引發全國騷動!如果父皇執意要將贓銀與贓糧追繳而歸,勢必會引得民怨沸騰。”
    “所以我便自作主張,告訴吳庸這是皇兄的意思,希望皇兄恕罪!”
    胡非拱了拱手,一臉認真的看著朱標說道,言語之間滿是擔憂之情。
    “你做的對!”
    “不能再查下去了,否則後果可能比你預想的還要嚴重!”
    朱標茫然的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他萬萬沒有想到,郭恒一案的背後,居然牽扯了這麽多不可控的東西,查明真相固然重要,但是維護朝廷不受動蕩更加重要!
    “多謝皇兄理解,至於吳庸不會向父皇稟明的那些犯案之人,就交給皇兄慢慢清除吧,我整理了一份名單,裏麵記錄了牽扯此案的每一個人。”
    胡非拱了拱手,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名單,交給了朱標。
    “辛苦了,幸虧有你!”
    朱標緩緩接過,滿意的看著胡非,語重心長的說道。
    “為父皇分憂,為朝廷效力,沒有辛苦,一切都是職責所在!”
    胡非搖了搖頭,認真的說道。
    “好,很好!”
    朱標看著胡非,滿意的點著頭說道。
    “皇兄,別忘了我之前跟你提過的那件事,既然此案已經就要蓋棺定論,郭家老小的性命,還望皇兄盡力保全。”
    胡非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
    “放心吧,本宮自會到父皇那裏為他們求情,但是至於是什麽結果,本宮不能保證。”
    朱標點了點頭,遲疑著說道。
    “明白。”
    胡非點了點頭,緩緩答道。
    事已至此,郭家人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二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胡非便聲稱有事,告別了朱標,離開了東宮。
    朱標看著手中的名單,眉頭緊鎖,心中的驚異久久不能平複。
    ...
    次日一早。
    皇宮。
    養心殿。
    “啟稟陛下,審刑司主事吳庸在外求見。”
    龐玉海緩緩走進了大殿之中,恭敬地衝著朱元璋說道。
    “哦?快請!”
    朱元璋一聽,立刻催促著說道。
    很快,吳庸便隨著龐玉海緩緩走進了大殿之中。
    “微臣吳庸,參見陛下!”
    吳庸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快快平身!”
    朱元璋抬了抬手,急忙說道。
    “謝陛下!”
    吳庸答應了一聲,緩緩起身。
    “如何?郭恒一案查的怎麽樣了?”
    朱元璋看著吳庸,迫不及待的問道。
    “回稟陛下,郭恒貪墨一案,時至今日,已經徹底查清。”
    “此案除了涉及太平府、鎮江府、北平城承宣布政司之外,另有禮部尚書範乾、刑部尚書王惠迪,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所涉贓銀,除了九安侯查到的那五百萬兩之外,另查出兩百多萬兩,至於秋糧,除了九安侯查到的那一百萬石之外,還有兩百萬石。”
    “這是案情詳稟,請陛下過目。”
    吳庸點了點頭,恭敬的說道,說到最後,伸手從懷中掏出了一份案情詳錄,拱手奉上。
    龐玉海立刻上前,接過了案情詳錄,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順手接過,低頭看去,臉色越來越陰沉,幾乎可以清晰的感覺到空氣中逐漸彌漫起了一股濃重的怒氣。
    吳庸站在原地,低著頭,一句多餘的廢話都沒有再說,心裏回想著昨日胡非在審刑司中說出的那些話,也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
    “很好,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良久之後,朱元璋收起了案情詳錄,抬頭看向了吳庸,一臉讚許的說道。
    “為陛下效力,是微臣分內之事,必然竭盡所能!”
    吳庸拱了拱手,急忙說道。
    嘴上這麽說著,可是他的心裏卻是百感交集,為自己的隱瞞不報感到深深地自責。
    “既然如此,盡快結案吧,牽扯之人必須嚴懲,並立即將贓銀贓糧追回!”
    朱元璋擺了擺手,有些疲累的說道。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了這麽大的貪腐案,無論如何他的心底都不會好受。
    “微臣遵旨!”
    “不過陛下,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和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現已下落不明,該如何處置?”
    吳庸恭敬地答應了一聲,緩緩問道。
    “燕王已經派人從北平傳回了消息,稱此二人很可能已經逃往北元境內,你不必管了,朕自會派遣錦衣衛去辦。”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說道。
    “他們為了保命投靠了北元?!”
    吳庸一聽,驚訝的問道。
    “現在還未可知,但不論他們逃到了哪裏,都必須要緝拿歸案!”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狠狠地說道。
    吳庸點了點頭,不再說話,行了一禮,剛要告退。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在外求見!”..
    正在這時,一名小太監快步走進了大殿之中,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
    聽到小太監的話,沒等朱元璋搭話,站在一旁的吳庸已經忍不住變了變臉色。
    “讓他進來吧。”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
    很快,太子朱標快步從殿外走入,恭敬地衝著朱元璋行了一禮。
    “兒臣參見父皇!”
    朱標一邊行禮,一邊大聲說道。
    “平身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緩緩說道。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隨著朱標起身,一旁的吳庸急忙恭敬地行了一禮,看向朱標的眼神中神情複雜。
    朱標轉頭看了一眼吳庸,輕輕點了點頭,臉上滿是讚許之意。
    看到朱標臉上的讚許之意,吳庸立刻心中了然,鬆了口氣,心底的那股負罪感也沒有那麽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