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朱元璋的心思

字數:5631   加入書籤

A+A-


    皇宮。
    養心殿。
    “父皇今日召兒臣前來,是有什麽要事嗎?”
    胡非看著麵色稍顯凝重的朱元璋,試探著問道。
    “有一個任務需要有人去完成,朕思來想去,隻有你是最佳人選。”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認真的回答。
    “能為父皇分憂,是兒臣分內之事,不知到底是什麽樣的任務?”
    胡非拱了拱手,緩緩問道。
    “倭國使團進京朝貢,如今已到京都衛,朕想讓你帶人協同禮部前去迎接。”
    朱元璋看著胡非,直截了當的說道。
    可是聽了朱元璋的話,胡非卻愣了一下,緊接著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前兩日胡惟庸剛剛叮囑過他,可是沒想到現在朱元璋居然直接欽點他去執行這個任務。
    “怎麽?你不願意?”
    朱元璋看到了胡非的神情變化,皺了皺眉,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倭國使團入京之事,前兩日兒臣就知道了,而且家父曾經叮囑過兒臣,倭國使臣向來目中無人,自以為是,讓兒臣盡量避得遠遠的,免得生出事端,得罪了使團,惹父皇不高興。”
    胡非笑了笑,緩緩答道。
    “正因為如此,朕才決定讓你去,本來這差事應該交給韓江,可是以韓江的性子,到時候必定是使團說什麽便是什麽,不敢違背,擔心給朝廷惹麻煩。”
    “即便使團提出一些十分無禮的要求,他也不會拒絕。”
    朱元璋看著胡非,一臉認真的說道。
    “那父皇就不怕兒臣給您惹麻煩?”
    胡非笑著問道。
    “你惹得麻煩還少嗎?整個京師城的人都知道,你胡非是最會惹麻煩的人,也是最膽大包天的人。”
    “朕派你去,就是要讓你給倭國使團一些臉色的,好讓他們老實一點,不要再像以往一樣自視甚高。”
    朱元璋看著胡非,語重心長的說道。
    “既然父皇不喜歡他們,不如我帶人直接殺了他們算了,何必理會?就不該讓他們進入我大明境內。”
    “對於倭國的這種習慣侵占他人領地的國家,不如直接滅了它!彈丸之地,卻崇尚強盜邏輯,居然敢與日月爭輝,簡直不知死活!”
    胡非遲疑了一下,沉聲說道,嘴角帶著一絲不屑。
    “不可!”
    聽完胡非的話,朱元璋愣了一下,急忙擺著手說道。
    “現在還不是跟倭國翻臉的時候,朕早就將他們列入了不征之國中,即便開戰,也得師出有名,更何況,殘元虎視眈眈,北境有北元,雲南一帶還有元廷的殘餘勢力,如果與倭國開戰,必將是一場拉鋸戰,短時間之內無法分出勝負。”
    “還有,元廷曾經對周別各國采取的便是武力手段,結果顯而易見,所以在大明江山徹底穩固之前,不宜招惹太多外敵,一旦對倭國發兵,其餘各國必將心懷不安,於外交不利。”
    接著,朱元璋站起了身,開始踱起了步子,若有所思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兒臣知道該怎麽做了。”
    胡非沉思了一下,點著頭說道。
    “知道就好,不過凡事不要太過,點到即止便可。”
    朱元璋點了點頭,語重心長的說道。
    “兒臣明白。”
    胡非拱了拱手,笑著答道。
    他知道,朱元璋這是打算利用他來震懾一下倭國使團,也是借此向倭國施壓。
    “好了,那你便去吧,朕會讓新任禮部尚書周桐隨你一同前往。”
    朱元璋點著頭,緩緩說道。
    胡非答應了一聲,恭敬地行了一禮,緩緩退下。
    朱元璋看著胡非離開的背影,鬆了一口氣,不過緊接著卻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眉宇之間閃過了一絲擔憂。
    “陛下,以九安侯的脾氣,萬一到時候惹出什麽亂子怎麽辦?”
    龐玉海猶豫了一下,輕聲說道。
    “放心吧,他雖然膽大包天,但也是個知道分寸的人,不會有事的。”
    “立即通知周桐,與胡非會合。”
    朱元璋思索著,沉聲說道。
    龐玉海答應了一聲,快步離開。
    ...
    東宮。
    大殿之中。
    正當太子朱標和李善長依舊在下著棋時,腳步聲再次傳來,肖琦去而複返。
    “啟稟太子殿下,剛剛收到消息,陛下已經命九安侯協同禮部尚書周桐去往京都衛迎接倭國使團。”
    肖琦走到近前,一邊恭敬行禮,一邊大聲說道。
    “什麽?!”
    “這事不是由韓江負責嗎?!”
    聽了肖琦的話,朱標愣了一下,忍不住問道。
    一旁的李善長也是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理應如此,可是陛下適才卻突然召見了九安侯,將這件差事交給了九安侯,估計不久就該啟程了。”
    肖琦點了點頭,緩緩答道。
    “不好,恐怕要出事了!”
    朱標眉頭緊鎖,忍不住有些擔憂的說道。
    “太子殿下是在擔心九安侯?”
    李善長遲疑了一下,緩緩問道。
    “本宮擔心的不是他,是倭國使團,以他的性子,麵對心高氣傲的倭國使團,一定不會乖乖配合,恐怕會生出事端。”
    朱標搖了搖頭,麵色凝重的說道。
    “太子殿下不必擔憂,既然我們都了解九安侯的性子,陛下又何嚐不了解?或許這正是陛下的用意。”
    李善長笑了笑,似乎明白了什麽,緩緩說道。
    聽了李善長的話,朱標愣了一下,這才有些反應了過來。
    “這樣也好,讓九安侯前去,正好可以滅一滅倭國使團的威風。”
    李善長笑著又補充了一句。
    “密切留意倭國使團的動向,有什麽異常及時向本宮稟報!”
    朱標聽了李善長的話,心中已經徹底明白了過來,也知道了父皇的用意,然後轉頭看向了肖琦,沉聲叮囑道。
    肖琦答應了一聲,立刻退下。
    朱標遲疑著,沒有再說什麽,可是眉頭卻依舊皺著,雖然他知道了父皇的用意,可是心底還是有些擔憂。
    ...
    宮門之外。
    錦衣衛衛所。
    胡非回到衛所之後,就命裴傑召集了五十名錦衣衛,加上葉青為首的十名金騎衛,加起來一共六十餘人,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出發。
    正在這時,腳步聲傳來,一名手下快步來到了胡非的麵前。
    “稟告指揮使大人,禮部尚書周桐到了,正在門外恭候。”
    手下行了一禮,恭敬地說道。
    “讓他進來吧。”
    胡非點了點頭,一邊說著,一邊望向了衛所門外。
    手下答應了一聲,快步退出。
    很快,一名身著光鮮官服的中年人快步從大門外走入,急急忙忙來到了胡非的麵前。
    “下官新任禮部尚書周桐,見過指揮使大人!”
    來人正是周桐!
    “周大人,初次見麵,請多指教。”
    胡非打量了一眼周桐,笑了笑,淡淡的說道。
    “指揮使大人言重了,下官何德何能,豈敢豈敢。”
    周桐一臉惶恐,急忙謙虛的說道。
    前任禮部尚書範乾,就是被郭恒一案牽連,而胡非便是偵破郭恒一案的關鍵人物,周桐怎能不有所畏懼。
    “錦衣衛已經準備妥當,不知周大人何時能夠啟程?”
    胡非撇嘴一笑,淡淡的說道。
    “隨時可以出發,全聽指揮使大人調遣。”
    周桐拱手一禮,急忙答道。
    “既然如此,那便出發吧!”
    胡非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徑直向外走去。
    雖然他並不願意攬下這個差事,可是既然朱元璋都親自開口了,他也沒辦法再置身事外。
    他也想看看,這倭國使團到底有多囂張跋扈。
    周桐答應了一聲,急忙跟上。
    接著,錦衣衛和禮部會合之後,一同出了京師,直奔城外五十裏之外的京都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