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白馬寺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A+A-




    “既然洛陽咱們家的糧店開了,那便開了,但是糧食不要賣了,把米麵換成廉價的麩糠,做成可以充饑的窩頭,野菜粥,用來賑災。”

    沈如雪愣了一下:“葉天,那麩糠可是給畜生吃的,人怎麽能吃?”

    葉天歎息了一聲,有時候這人讀聖賢書讀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斤大米能換五斤麩糠,原本救活一個人的糧食就變成了五個人,饑民現在還不如畜生,能活下去才是根本。我不讓你賣糧也是因為現在還有錢買糧的人除了之前日子就過得不錯的大戶便是囤積糧食的生意人,賣的便宜了,他們收走再高價賣出,苦的還是老百姓。”

    “方才我見你太著急了,便沒有說這些。”

    沈如雪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頂一般。

    跟葉天相比,自己單純的就像是一張白紙,空有菩薩心腸,卻沒有普度眾生的本事。

    葉天笑著摸了摸娘子的長發:“放心,有夫君在,豫州的百姓會有一條出路。”

    沈如雪靠在葉天的肩頭,低聲說道:“葉天,你確有拯救天下的本事,過往種種,是我小看你了。”

    葉天嬉笑道:“是不是覺得心裏特愧疚,特對不起我?”

    沈如雪抬頭,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葉天,害羞的藏進了葉天的懷裏。

    葉天再次寫了一封信,讓陳豹快馬追上蘇磊。

    ……

    一路南下,果如傳聞一樣,路邊的百姓多如牛毛,每個都餓得麵黃肌瘦。

    方圓上百裏路的野草根,樹皮都被吃的一幹二淨。

    一路上,遇到那些馬上行將就木的饑民,葉天才會讓呂劍幾人送下一些吃的。

    畢竟隻有保障了他們一行人的吃食,才有氣力解救這些饑民。

    得虧武邑郡距離洛陽郡遙遠,沒怎麽發生水禍,要不然葉天一到武邑郡的時候,也會是那番的慘相。

    不過這倒是給了廣武將軍宋言虎機會,可以趁機收留大量饑民,充當軍備。

    畢竟宋言虎的背後可是皇商主子長公主趙思慕,就算是把武邑郡的軍隊擴充到與整個豫州軍那麽龐大,也隻是小事一樁。

    路上倒是有些和尚道士的施舍粥棚,官家的粥棚卻是少得可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點道理趙偕都不明白,還整天做著執掌天下的春秋大夢,自己都替他臉上害臊。

    雖說這佛道兩家都會趁著這個時機,宣揚各自的箴言大法,不過有這個善心總比那些隻會在嘴上說著無量天尊或者阿彌陀佛的強。

    就是不知道那位監察使孫嘉淦大人這一路上又是怎麽過去的,這要飯估計也沒地方要了。

    前麵不遠處便是洛陽有名的白馬寺,傳聞白馬寺是中原第一家寺廟。

    前朝明帝聞西方有異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他們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齎佛經、佛像回洛陽。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傳為龍漢佛典之始。

    白馬寺也是名氣極大寺廟不亞於京師的諸多天子佛門。

    不過與龍虎山,武當山,上清宮那些與朝廷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門派不同,白馬寺這些佛家道場卻稍顯落寞。

    又加上本朝重刀抑佛,龍漢初年甚至有滅佛運動,當然這裏麵少不了道家的推波助瀾。

    即便佛家沒落,不及前朝風光,卻因不摻和朝堂之事,也保全了下來。

    傳聞數十年前,上清宮的一位天資綽約的後輩曾去這白馬寺與寺中方丈論法爭辯,最終敗下陣來,卻從老方丈哪裏攝取了不少的佛家義理,回去著書研磨,數年後又去白馬寺與老方丈理論,最後又是灰溜溜的下山。

    對於這等丟人的事情,上清宮倒是從來不談。

    不過自那以後,道家上清宮便再也沒有小覷這佛家源地白馬寺了。

    白馬寺內,禪房內,一名長相清秀的小和尚累的倒頭就睡。

    跟著師傅下山施粥,累的前仰後翻,回來還要念經禮佛,著實把這小和尚給累壞了。

    剛朦朦朧朧的睡了有半個時辰,就覺身前有人。

    轉頭看去,不是別人,正是寺中方丈,師祖神光和尚。

    小和尚嚇了一個激靈,急忙起身。

    “方丈,有什麽吩咐。”

    老和尚神光一臉慈祥,笑著說道:“當年佛祖伽倻山菩提樹下七七四十九日不吃不喝方才頓悟,你這才忙了兩天便累的如此,如何參悟佛理。”

    小和尚戒色一臉的委屈:“方丈,戒色隻是肉身困乏,心裏卻是一直念著咱佛家普度眾生呢。”

    神光和尚無奈的搖了搖頭,從袖口之中取出了一個薺菜包子遞到了小和尚手中。

    “吃點東西。”

    “一會兒去掃一下禪院,能救我豫州百姓的人,估計快到我白馬寺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