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曾經的曾經

字數:4329   加入書籤

A+A-


    車子剛剛停穩,不待旁人上官瑩自己頭個就自車駕上跳了下來,把那趕車的家丁都有些驚著了。

    朱紅和引玉都有些驚嚇,掀了簾子看過來,看著上官瑩站在地上,迎著門楣上那淨月庵三個蒼勁的石雕字樣看。

    這庵堂的庵主親自到了門前迎接,穿了件灰色的佛家常見的交領袍衫,脖頸間掛了串烏木佛珠,雙掌合十念著佛號。

    “阿彌托福,貧尼法號慧靜,恭候公孫少夫人大駕。”

    “勞煩慧靜師太了。”上官瑩隨著她雙手合十,躬身回禮。

    這淨月庵平素也受著大將軍府的香火錢,故此對上官瑩尚算上心。

    慧靜師太領了上官瑩進了這庵堂,迎麵是個銅質的半人高的香爐鼎,鼎內香火算不上旺盛。此間已是十月末,撲麵的風便是有些襲人的寒意。

    朱紅打了個噴嚏,上官瑩扭頭看了眼還沒開口,那看似垂了頭並沒留意的慧靜師太已經先一步開了口。

    “少夫人此番從帝都一路舟車勞頓,現下想是疲累了,貧尼已經先行著人收拾了寮房。”

    說著,這庵主便引了路,將上官瑩幾人帶往右路一方小門洞裏走,引到了一處房舍門前。

    一處半月門洞,內裏沒有百轉千折的回廊迂回,也沒有名貴妖嬈的草木裝飾。

    推了門看去,青磚地麵,木床土壁。木製的窗欞格子,沒有絲毫雕花裝飾。連同早前的清漆隨著風吹日曬的也剝落了泰半。

    與大將軍府裏的物什相較,這裏各處都顯得格外蕭條而破敗。

    但這究竟是佛門清淨地,上官瑩此行也便是打著為大將軍府祈福吃齋的名頭來的,委實不能要求過多。

    慧靜師太離去前吩咐留下了個不過十一二歲的沙彌尼,以便幫襯上官瑩等人。

    寮房這處時不時就有些香客居士來住,地方慣是清靜的,且之前知道上官瑩要來,慧靜師太也早尋了人好好歸置過了,此時也不用忙擦洗的工作。

    不過是整一整床鋪,大致安置下後。

    這沙彌尼眼見著到了酉時,就領了三人過去用素齋。

    既入了庵堂,一應的吃住都是要隨了這庵堂裏的規矩,葷腥便是不能碰的。

    但俗話說從簡入深,這反過來就頗有些艱難了。

    相較而言,上官瑩適應的便是要快些。

    到底在進大將軍府前她吃大魚大肉的時日也不算多。

    但就朱紅和引玉而言,一個是大丫鬟出身,永榮公主再不喜歡她到底也沒在吃食用度上多虧待。

    引玉就更不用說了,東內的領事姑姑。即使宮中茹素,賣相也是精巧的。不像現下,清湯寡水的樣子。

    不過到底這兩個也不是一般的丫鬟,深知這境況特殊也不好太過糾結,略忍了忍倒是也吃了下去。

    回寮房的時候,上官瑩撞見了一位年老佝僂了身子的老尼。

    她穿了件土灰的袍衫,袖了手,形容怯弱。

    撞到人後連連念叨著佛號,頭都未敢抬。

    一路就自走了,朱紅扶了上官瑩一把。

    望著那老尼遠去的蹣跚身影,她不滿的嘀咕了聲,“這師太行為著實不妥帖。”

    上官瑩聞聲,便往那老尼離去的方向忘了一眼。

    ……

    當晚,亥時二刻。庵堂的後院柴門前多了兩道人影。

    因為月亮被烏雲遮蔽,這兩處人影便是模糊的有些分辨不清。

    此時夜風驟起,吹散了天際堆疊的烏雲,露出了其後的明月。

    如洗的白練也便無遮無掩的鋪卷了下來,照亮了其中一人的麵容。

    那是張年輕的臉龐,娥眉彎彎,眼似含唇,鼻子小巧秀氣,顯是個美人坯子。

    隻可惜,這美人坯子隻這半張臉可以看,而另一邊則遮在半麵絹布之後,瞧不真切。

    而站在這半麵人跟前的,赫然就是大將軍府的少夫人。

    此時她的眼神一掃平素的茫然憨傻之態,透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涼薄。

    連同周身的氣息,仿似都有些冰封的凝結之態。

    這不是孤女上官瑩。

    不,也許不應該這麽說。

    隻是,曾經的上官瑩早就死了。

    在公孫大將軍引導的那場大戰中,跟隨家人親族一並死了去。

    現下活著的,隻剩了九韶。

    “我不明白,為何尊主不讓我回去?”

    這聲音與上官瑩慣常的不同,語速略快,音色也要冷然些。

    泠泠的月色下,那半麵美人接道:“尊主有令,便是要你再多呆些日子”

    “呆?!還要怎麽呆?公孫應擎既死,夷掖國便是再無可領兵之大將,尊主還要提防什麽……”

    “且,夷掖國可是送出和親公主了,總該是情誼無雙了吧。”上官瑩冷哼出聲。

    “所以,少夫人這是怕了?”聞言,半麵美人接了句。

    上官瑩怔了怔,冷聲道:“勾陳出來的人,從來就沒有這個怕字。”

    緊了緊手掌,她沒再多說什麽,轉身欲走。

    身後那半麵美人喊住了她,“九韶。”

    上官瑩腳下遲滯,微微側頭去聽。

    她足下輕點,一個騰躍落到了上官瑩身後。

    單手搭上了她單薄的肩膀,“不管怎麽樣,百歲生都希望,能看到你全身而退。”

    垂眸看了一眼,上官瑩沒有管她搭在自己肩頭的手,徑自往前走去。

    手下一空,百歲生的手臂順勢垂了下去,連帶著身體都往前微傾。

    夜風帶動周遭的枝葉,婆娑響動。

    月亮如水淌了一地,蒼涼的似是回到了那夜。

    九年前,上官瑩六歲,天元八年,二月十三。

    公孫大將軍在夷掖國和鑒廷國的邊境的泗水之濱一戰,扭轉了鑒廷國和夷掖國的戰局,擊潰了鑒廷國精銳騎兵部隊,從而得到了朝堂內外一片讚頌之聲。

    隻是在這場戰事的背後,便是泗水邊一個百十人小村莊的全滅。

    為了引誘鑒廷國大軍深入,這小村莊就成了那誘餌。

    上官瑩的家人親族就死於那場屠殺,而她就是被母親護於身下幸免於難。

    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之後,她便是呆呆的看著那滿目瘡痍的殘垣斷壁,驚嚇過度竟連哭泣都忘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