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氣死你們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A+A-


    喝得臉紅脖子粗的梁丕,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大聲叫嚷道:“不會作詩又怎樣?不會作詩,我兄弟也是皇子!你等瞧不起我兄弟,我梁丕和你們沒完!”

    說著話,他還用力揮了揮拳頭。

    別看梁丕也是個紈絝,但他確實有真本事,一身的武技,不容小覷,尋常的權貴子弟,也不願去招惹他。

    宋白含笑說道:“梁弟,大家隻是開個玩笑,你又何必當真?太失態了,快坐下吧!”

    梁丕一肚子的怒火,又無從發泄,隻好氣鼓鼓地重新坐下,拿起酒杯,咕咚一聲,灌下一大口。

    李餘樂嗬嗬地環視眾人,慢條斯理地說道:“你們剛才的詩,我也聽了,就小孩子過家家的水平,還好意思在這裏相互吹捧?”

    聞言,許多人都麵露怒色,向李餘怒目而視。

    “大言不慚!”

    “自己明明是個草包,還好意思評價別人的詩!”

    “就是!估計酒喝多了,忘了自己‘廢物皇子’的稱號了!”

    一時間,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

    宋白起身,拱手施禮,說道:“我等的確才疏學淺,難入殿下之眼,不知能否有幸,請殿下作詩一首,也讓我等長長學識?”

    “是啊!十七殿下!有本事,你也給我們大家作首詩,讓我們都開開眼啊!”

    “對對對,有請殿下作詩!”

    花妹兒很想扶額,你說你,喝酒就喝酒,吃飯就吃飯,你跟著人家瞎參合什麽?

    她偷偷拉了拉李餘的衣襟,暗示他服軟,不要再當眾丟人現眼。

    李餘笑了笑,借著幾分醉意,好像沒長骨頭似的,倚靠在花妹兒身上,說道:“讓我作詩,隻怕你等會自慚形穢,無地自容啊!”

    宋白心中也燃起怒火,不過表麵上依舊平靜,欠身說道:“殿下,請!”

    “既然如此,你們就聽好了!”

    李餘幾乎快躺倒花妹兒身上,毫無形象地敲著二郎腿,慢悠悠地說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等李餘吟完,現場靜得鴉雀無聲。

    人們紛紛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李餘。

    這是李餘作的詩?

    真的是李餘這個廢物皇子作的詩?

    眾人的大腦都在飛快運轉,都在絞盡腦汁的琢磨,自己以前有沒有聽過這首詩,是不是李餘從哪本詩集中抄的。

    可是他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這首詩的出處。

    宋白臉色有些難看,他可以篤定,這首詩,他以前從未聽過、看過,不然,如此絕美的詩句,他不可能會忘記。

    這是怎麽回事?

    李餘怎會做出如此驚才絕豔的詩句?

    他好像不認識李餘似的,目光在他身上來回打轉。

    陶夕瑩也是一臉驚詫地看著李餘,久久回不過來神。

    對於眾人震驚的反應,李餘很是滿意,他笑問道:“諸位以為,我這首詩如何啊?”

    沒等旁人說話,梁丕率先鼓掌叫好。

    他不知道這首詩是好是壞,反正覺得李餘能把詩給作出來,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另外的幾名紈絝,也都跟著死命的叫好。

    在他們的歡呼聲中,在場眾人如夢方醒。

    很快,稀稀拉拉的掌聲,變成掌聲雷動。

    沒什麽好說的,宋白等人的詩,和李餘作的這首詩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這首詩詞的前三句,大氣磅礴,豪放曠達,而最後一句,又傷感悲涼,引人深思。

    對於眾人的鼓掌叫好,這完全在李餘的預料之中。

    這可是王翰的涼州詞,乃流傳上千年的千古名詩。

    誰能從中挑出一丁點毛病?

    別說挑毛病,誰敢說自己有本事與之比肩?

    如果你們這些土鱉還不服,我就把大宋第一古惑仔辛棄疾搬出來,壓死你們!

    想起辛棄疾,李餘興起,懶洋洋地繼續依靠著同樣一臉呆滯的花妹兒,拿起酒壺,直接向口中倒酒。

    他大聲吟道:“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吟完,李餘一手高舉著酒壺,放蕩形駭的哈哈大笑。

    現場又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這首辛棄疾的《破陣子》,越發的豪放,但也越發的悲涼。

    尤其是最後那一句,令人心酸,煽人淚下,與前麵的豪放形成鮮明對比。

    “好一句‘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好一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好一句‘可憐白發生’!”

    隨著叫好之聲,從花園外走進來一人,一位四十多歲,身材偉岸,相貌堂堂的中年人。

    這位正是鎮國公,現任尚書令之職的陶源。

    見到陶源來了,現場眾人,紛紛起身,公子們插手施禮,小姐們福身行禮,齊聲說道:“鎮國公安康!”

    李餘自然沒有起身,依舊懶撒地倚著花妹兒,他舉了舉手中酒壺,笑道:“呦!鎮國公也來了!哈哈!”

    對於李餘的不著調,放蕩不羈,陶源早就習以為常。

    他拱手施禮,說道:“微臣拜見殿下!”

    李餘總算是坐正了身子,樂嗬嗬地說道:“鎮國公事務繁忙,連見我一麵的時間都沒有,現在能親臨此地,可是給了陶小姐天大的麵子!”

    對於李餘的陰陽怪氣,陶源也不在意,依舊彬彬有禮,道:“微臣有怠慢殿下之處,還望殿下莫要見怪。”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不管心裏有多不滿陶源的傲慢,但人家現在表現得如此謙卑有禮,李餘也不好再揪著不放。

    他話鋒一轉,問道:“陶公以為,我剛才的兩首詩如何?”

    “乃絕妙之佳句!收入太學院,並不為過!不,若是能收入太學院,乃太學院之幸!”

    聞言,周圍響起一片吸氣聲。

    陶源的這句誇讚,可是把李餘捧到極點。

    作為最高學府的太學院,所收錄的詩詞,都是千古流芳的名句。

    現在李餘隨隨便便作的兩首詩,就能收入太學院?

    被天下最有才華的學子瞻仰學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