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群臣反對

字數:5041   加入書籤

A+A-


    當花妹兒聽說,李惠已給李餘和陶夕瑩賜婚的事後,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

    陶夕瑩能成為李餘的正妻,這個結果,對於她們所在的組織而言,是非常有利。

    但花妹兒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心中生出的酸水,幾乎要抑製不住,噴湧而出。

    她難掩情緒地說道:“可真是要恭喜殿下了,因禍得福,抱得美人歸!”

    說話時,她幫李餘上藥的手也加重幾分。

    李餘疼得齜牙咧嘴。

    現在哪裏有什麽喜悅之感,一想到陶夕瑩那個白蓮花要住進自己家裏,他就頭疼。

    “輕點!妹兒,下手輕點!”

    花妹兒看著李餘背上三條觸目驚心的血痕,心中冷哼了一聲,暗罵活該!

    心裏罵歸罵,不過她的動作還是輕柔了幾分。

    李餘趴在床上,說道:“陶夕瑩這個女人可不簡單。”

    聞言,花妹兒上藥的手明顯一頓。

    難道他發現了什麽?

    李餘問道:“妹兒,你相信有酒後亂性這種事嗎?”

    不等花妹兒回答,李餘自問自答道:“根本就沒有!男人要真喝醉了,硬起不來,又哪來的酒後亂性,所有的酒後亂性,都隻是給自己找的借口罷了。”

    他側過頭來,看向花妹兒,幽幽說道:“昨日,我醉得一塌糊塗,哪裏還有力氣去強暴陶夕瑩,這個白蓮花,真當我是傻子,什麽都不知道嗎?”

    “……”

    你看起來的確是不太聰明的樣子!

    “沒準,這白蓮花釣的男人太多,在外麵搞三搞四,最後收不了場,便想到找我來接盤。”

    “……”

    我收回剛才的話。

    你不是看起來不太聰明,是真的不太聰明。

    “想找我做接盤俠,嘿嘿,你個癩蛤蟆裝青蛙,長得醜你玩得花呀!”

    花妹兒差點被李餘的自言自語逗樂了。

    她糾正道:“陶小姐長得不醜。”

    “人的美醜,也不能隻看臉。”

    “還要看什麽?”

    李餘一抬胳膊,賊爪子捏到花妹兒的胸前,說道:“要看這裏!”

    花妹兒臉色通紅,一把將李餘的爪子打掉,嬌嗔道:“殿下……”

    李餘甩了甩手,也不腦,哼哼唧唧地嘟囔道:“老爹賜婚,我是推不掉,可等她過門了,要不要休掉她,那是我說了算。”

    他這番話,讓花妹兒的心情舒服了不少。

    心頭的陰霾,也瞬間消散大半。

    翌日,李餘起的很早。

    昨天李惠已有交代他,今天要上早朝。

    在黃兆和兩名丫鬟的伺候下,李餘頭戴紫金烏紗冠,身穿大紅蟒龍袍,腰係白玉金絲帶,腳蹬皂色祥雲靴。

    他這一身行頭,其實與親王同級,並無明顯差別。

    李餘打了個嗬欠,問道:“現在幾時?”

    黃兆連忙回道:“殿下,寅時過半。”

    李餘在心裏算了算,才淩晨四點多。

    他揉了揉眼睛,問道:“有必要去這麽早嗎?”

    “殿下呀,可不早了,大臣們剛過醜時,就已在午門候著了!”

    “行吧!”

    李餘穿戴完畢,乘坐馬車,去往午門。

    今日李餘突然上朝,引來許多大臣的側目。

    陶源也看到李餘,但未與他說話。

    上朝的諸王,對於李餘的出現,同樣頗感詫異。

    燕王李烈率先笑道:“老幺今日怎麽也來上朝了?”

    李餘拱手施禮,說道:“三哥!是咱爹讓我來的!”

    “哦?什麽事?”

    李餘搖頭,故意裝糊塗。

    李烈轉頭看向李據,問道:“大哥可知?”

    李據想了想,說道:“父皇可能打算為十七弟封王吧!”

    皇子十歲封王。

    以李餘的年紀,早在六年前就該封王了。

    可封王之事一直拖到現在,著實說不過去。

    李烈故作恍然大悟地點點頭,心裏卻飛速轉動起來。

    魯王李英,陰陽怪氣地說道:“呦!老幺終於要被封王了!做了十六年的皇子,曆朝曆代,也算獨一份了吧!哈哈!”

    原主對李英這位八哥,有些懼怕。

    事實上,李英這個人也的確性情殘暴,乖張桀驁。

    或許受原主的影響,李餘對李英沒啥好印象,他嘿嘿一笑,說道:“八哥就別拿我說笑了。”

    卯時一到,午門打開,王公大臣們,紛紛走進皇宮。

    進入太極殿,文官武將,分列兩邊。

    諸王站在最前麵,李餘也混在其中。

    自王公大臣們進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在他們的周圍,便有數名監察禦史做記錄。

    誰咳嗽一聲,誰吐了一口痰,誰和誰交頭接耳,哪怕有誰走路的姿態不太對,都會被一一記錄下來,呈交於天子過目。

    所以在早朝上,哪怕皇帝還沒到,氣氛也十分莊嚴、肅穆。

    卯時一刻,李惠進入太極殿。

    眾王公、文武大臣,紛紛跪地叩首,三呼萬歲。

    李惠走到龍椅前,落座,揮揮衣袖,說道:“諸卿平身。”

    等眾人起身後,張忠高聲唱吟道:“有事早奏!”

    話音剛落,便有大臣抬了抬手中的笏板,說道:“臣啟陛下……”

    接下來,大臣們相繼呈報政務。

    有些政務,三言兩語便可處理完。

    而有些政務,因為大臣們政見不合,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辯論。

    李餘一開始有認真聽,可越聽越覺得像催眠曲,眼皮子也越來越沉。

    就在他昏昏欲睡之際,忽聽有人叫到他。

    “十七皇子有何見解?”

    李餘身子一震,立馬清醒過來,他抬起頭,一臉茫然地看向他爹。

    李惠恨不得一腳把他踹出朝堂。

    張忠清了清喉嚨,低聲提醒道:“殿下,昌平、合陽二郡,外有蠻人犯邊,內有匪寇橫行……”

    不等他說完,李餘立刻順著話茬話道:“父皇,兒臣以為,內憂大於外患,攘外必先安內!”

    他這話一出,大臣們紛紛向他投來驚訝的目光。

    諸王也都忍不住,紛紛回頭,看向他的眼神,既有狐疑,又有不解。

    李餘偷偷向四周瞄了瞄,又看向老爹,支支吾吾地說道:“父皇,兒臣……”

    李惠打斷道:“諸卿以為,十七皇子所言如何?”

    話是問眾人,但眼睛看得卻是陶源。

    李惠以為李餘的這番話,是陶源教他的。

    畢竟,李餘現在已經是陶源的準女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