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指點迷津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A+A-


    李餘看向飛衛,問道:“還有別的情況要向我匯報嗎?”

    “沒有了,殿下!”

    “嗯!你退下吧!”

    “屬下告退!”

    飛衛躬著身子,退出大堂。

    等他走後,李餘又琢磨了一會,搖搖頭,自己還是別操心京城和宛國這邊的事了,眼下自己要處理的事情還有多著呢!

    李餘去到後花園,查看甘蔗種植園。

    這段時間,經過農戶們的悉心照料,埋在地下的甘蔗種子皆已發芽,破土而出。

    放眼看去,地裏綠油油的一片,甘蔗苗長勢喜人。

    見到李餘滿臉笑意地看著地裏的綠苗,貝莎娜跟過來,好奇地問道:“殿下,這些都是什麽呀?”

    李餘說道:“是甘蔗!”

    “甘蔗又是什麽?”

    “可以用來製糖。”

    貝莎娜喜笑顏開地說道:“我喜歡吃糖!可甜了!”

    李餘仰麵而笑,說道:“好!等這些甘蔗長成了,就給你做糖吃!”

    在李餘回到平昌城的第三天,駐紮於金牛山附近的周國軍隊,撤回到平昌郡。

    李餘讓沈放、高屠、秦勝英看過刑王妃和鄭王傳來的書信,而後含笑對三人說道:“三位將軍,以後就可以安心留在平昌郡,好好治軍了!”

    聽聞沈放、高屠、秦勝英三人可以留下,孟獠和冠英也十分高興。

    孟獠高興的是,自己能得到三位得力的幹將。

    冠英高興的是,他覺得自己可以在沈放三人身上學到很多治軍打仗的本領。

    沈放正色問道:“殿下打算在平昌郡設置多少的邊軍?”

    李餘說道:“三萬。”

    呂方給他算過這筆賬。

    邊軍的編製是一萬,他是藩王,可以擁有府軍一萬,另外,刑王和鄭王各派來五千兵馬,合起來是一萬。

    這些統統放到一處,剛好是三萬編製。

    沈放想了想,搖頭說道:“隻三萬兵馬,恐怕還遠遠不夠震懾梟陽各部落。”

    高屠深有同感地點點頭,道:“微……微臣以為,至……至少要……要在平昌郡設……設置五……五萬兵馬,方能勉……勉強自……自保!”

    五萬編製!

    這也太多了吧!

    即便在平昌郡組建三萬兵馬,李餘都覺得已非常冒險,極可能引來朝中大臣的彈劾,若是設置五萬兵馬,那還了得,豈不是有割據一方之嫌?

    李餘皺著眉頭,在大廳裏來回踱步。

    邊考慮,他邊搖頭,說道:“不行!倘若我等真在平昌郡組建五萬兵馬,朝中大臣,乃至諸王,定會對此事不依不饒,再給我們按上個私設兵馬、預謀造反之罪,屆時,你我都將大難臨頭!”

    沈放說道:“平昌城已經淪陷過一次,倘若沒有足夠的兵馬自保,那麽,即便平昌城被重新建好,在不久的將來,恐怕還會再次淪陷!”

    聞言,李餘倒吸口涼氣。

    要不,自己給大哥寫封書信,請大哥應允此事?

    李餘又暗暗搖頭。

    當初老爹答應在平昌郡設立一萬邊軍,流露出來的態度都是忌憚不已,現在要在平昌郡設立五萬邊軍,即便是太子大哥,也沒有這個決定權啊!

    李餘正琢磨著,旁邊突然傳來吱溜一聲。

    他下意識地轉頭一看,隻見呂方正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喝著熱騰騰的茶水。

    其他人也都不滿地看向呂方,心裏暗暗嘀咕,這個牛鼻子老道,要喝茶,就回自己的房間裏去喝,非要留在這裏喝茶,影響他們與殿下議事!

    李餘眨了眨眼睛,問道:“真人可有應對之策?”

    呂方不緊不慢地放下茶杯,看向李餘,意有所指地說道:“殿下似乎忘了,殿下乃蘇努大王!”

    李餘,以及在場的諸將,都沒太聽明白呂方這話的用意。

    過了片刻,沈放、高屠、秦勝英三人的眼睛同是一亮。

    沈放興奮地問道:“真人的意思是,殿下無權在平昌郡設置太多的兵馬,這也容易引人忌憚和詬病,但殿下可以在蘇怒部落設置兵馬,而且無論設置多少,都不會落人口實,朝廷也管不到。”

    “正是。”

    呂方含笑點點頭,他看向李餘,意味深長地說道:“殿下若想設置兵馬,並不難,難的是,殿下要如何去養活這些兵馬。”

    令眾人都頭痛不已的問題,呂方三言兩語就解決了,不過,他又拋出個新的難題。

    招兵買馬,不是把人拉過來就萬事大吉了,還得養活這些人。

    以五萬兵馬來算,單單每日所消耗的錢糧,就是個天文數字,另外還需要打造相應的軍資軍備,林林總總算下來,所需的錢糧難以估量。

    李餘的手裏倒是積攢了一些銀子,隻是,要組建五萬人的大軍,他這點銀子,杯水車薪。

    “我從蕃胡弄來的甘蔗,倒是可以用來製糖賣錢,可是要等到這些甘蔗長成,至少需要七個月。”

    而且這第一批甘蔗,即便長成了,也隻能用來做種子,而不能用來榨糖賣錢。

    算下來,他至少還得等上一年多的時間,才能靠賣蔗糖賺錢。

    呂方樂嗬嗬地摸了摸胡須,但笑未語。

    李餘仔細瞧瞧呂方,試探性地問道:“真人是不是還有良策?”

    呂方說道:“殿下不妨招募一些木係術士。”

    “哦?”

    “隻要殿下招募的木係術士足夠多,那麽,要催熟這些甘蔗,連一個月的時間都用不上。”

    李餘聞言,雙目晶亮。

    對啊!

    自己怎麽沒想到這一點。

    木係術士對植物,的確能做到加速其生長。

    呂方繼續說道:“殿下是水係術士,凝聚的水,其中所蘊含的靈氣,要遠勝普通之水,所以,殿下的凝水,可以補充甘蔗加速生長所需的養分,如此一來,甘蔗也不至於在被木係術士催熟的情況下而迅速枯萎。”

    李餘興奮地一拍巴掌,讚歎道:“還是真人想得周到,我們就這麽幹!”

    當日,李餘便迫不及待地給曹壬寫去一封書信,請梁州牧曹壬幫忙聘請木係術士。

    而後,他又分別給刑王妃和鄭王,各去一封書信,同樣是請兩位在各自的封地,幫忙雇傭木係術士。

    聽說李餘在找木係術士,張泓倒是向他推薦一人。

    此人名叫宓榮,目前就住在平昌郡的南溪村。

    宓榮是木係醫術士,醫術高明,在平昌郡乃至周邊郡縣,都很有名氣。

    張泓以前也請宓榮治過病,對其木係術法,印象深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