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大發橫財

字數:4290   加入書籤

A+A-


    另外一邊,魯奇也在不斷完善榨汁機的性能,將其改造的更加高效,也更容易操作。

    現在,魯奇儼然成了榨汁場的廠長,手裏的榨汁機已有二、三十台之所,光是幹活的工匠就有好幾百。

    李餘在平昌郡這裏生產的蔗糖,不僅在梁州、邢州、鄭州一帶盛行,很快也流傳到京城。

    並於京城掀起一場不小的波瀾,引得權貴們相繼搶購。

    蔗糖的銷路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多,給術士們的報酬也隨之大幅提升。

    如此,便吸引來更多的術士。

    周國的傳統一直都是重武輕術法。

    普通人家出身的武者,還有能得到朝廷啟用的機會。

    而術士,若沒有傲人的家世,基本很難有仕途而言。

    術法又不能憑空變出錢來,術士靠什麽養活自己?

    木係術士通常去做醫者,水係術士大多時候無所事事,隻有在某地爆發水患時,地方官府或許會聘請一些水係術士來幫忙治水。

    現在李餘在平昌郡開出高額的報酬,大量聘請木係、水係術士,各地的木、水兩係術士,紛紛慕名而來。

    來的人越多,生產規模就要越發擴大,產出更多,賣得也更多,每日的收入可謂是日進鬥金,然後李餘便可以拿出更多的錢去聘請術士。

    這完全是個走上正軌的良性的循環。

    如果不是呂方站出來及時勸阻他,李餘還指不定要把種植甘蔗的規模擴張到何種地步呢!

    這天,呂方來見李餘,對他意味深長地說道:“殿下,現在不能再招收術士,也不能再繼續圈地,擴大甘蔗的種植了!”

    連日來,李餘每天都處在興頭上,幹得那叫一個起勁。

    突然聽到呂方的這番話,無疑於在他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他皺著眉頭,有些不悅地問道:“真人何出此言?”

    呂方說道:“希望殿下能明白,‘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倘若李餘一直無限製的擴產下去,那就不是會引到某個大臣或者某位藩王的忌憚,而是會惹來整個朝廷的忌憚。

    這,必然會給李餘帶來極大的隱患和危機。

    聽完呂方的這番勸諫,李餘眨了眨眼睛,半晌沒有說話。

    他發熱的頭腦終於開始冷靜下來。

    僅僅才兩個多月的時間,李餘在平昌郡這裏,靠著販賣蔗糖,去掉種種的成本費用、人工費用,純收入就已高達數億文。

    其實,以現在的生產規模,別說供養一支五萬人的兵馬,即便是供養一支十萬人的兵馬,每月的財政收入也綽綽有餘了。

    仔細想想,呂真人提醒得沒錯,現在他就已經夠令人眼紅的了,倘若再繼續擴大生產,想必彈劾他的奏疏,將會像雪片一般吧。

    冷靜下來的李餘,長長籲了一口氣,他向呂方拱手作揖,苦笑道:“真人提醒得極是,是我被錢財衝昏了頭腦啊!”

    聞言,呂方欣慰而笑。

    這是他最欣賞李餘的地方之一。

    李餘雖然老成,但也不會時時刻刻保持冷靜。

    但隻要有人對他提出有益的建議,他通常都會采納,並迅速改變自己的不周之處。

    可以說,在李餘身上,已經具備了一代賢君明主的雛形。

    李餘的頭腦轉得飛快,他說道:“我們的規模不再擴大,但花樣可以搞得多一點!”

    呂方一臉不解地看著他,沒太明白他說的這個花樣是什麽意思。

    李餘說道:“在榨出糖汁,在進行熬糖的時候,可以加入些紅棗,製出紅棗味的糖塊,也可以加入桂花,製出桂花味的糖塊,總之,可以加入的東西很多,我們可以製出各種各樣味道的蔗糖!”

    呂方聽後,呆呆地看著李餘,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他想不明白,在李餘的腦袋裏,怎麽會有那麽多的鬼點子。

    幾乎是不用思考,腦子隻稍微一轉,就能蹦出個驚才絕豔的點子。

    可他明明才剛過十七歲,而且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也沒讓他有過多麽豐富的閱曆。

    那麽,他這些鬼點子,又都是怎麽琢磨出來的?

    這,著實是令人費解。

    或許,這位十七皇子,吳王殿下,當真是位天人吧!

    李餘的點子,立刻被應用到實際中。

    在製糖廠那邊,加入的原料不僅由李餘提出的紅棗、桂花,還有各種各樣的熱帶水果,如橘子、桃子、芒果、蘋果等等。

    這些特殊口味的蔗糖一經推出,又是引來各地的搶購。

    作為跟著李餘一同大發橫財的刑王妃和鄭王,雙雙給李餘傳來書信,希望他能增加這些口味蔗糖的生產。

    李餘收到信後,立刻給他二人回了信。

    在信中,他言明自己這邊的生產規模,已到極限,以後也不會再繼續擴大。

    看罷李餘的回信,刑王妃和鄭王都是心急不已。

    現在,蔗糖的銷路明明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受歡迎,為何老十七有錢都不賺呢?

    刑王妃和鄭王在私下裏溝通了一些,而後兩人迅速做出決定,親自去一趟平昌郡,麵見他們的這位小老弟。

    得知刑王妃和鄭王到來的消息,李餘是又驚又喜。

    原主自然是見過刑王妃和鄭王的。

    但李餘穿越過來後,還從未見過他二人。

    刑王妃和鄭王都幫過他很多的忙,在他最危急的時候,也隻有刑王妃和鄭王雙雙派來援軍。

    在他種植甘蔗,急需銷路的時候,又是刑王妃和鄭王助他一臂之力,把他在偏遠地區生產的蔗糖,賣到中原地帶,甚至是京城。

    李餘出城十餘裏地,去迎接他二人。

    刑王妃,名叫紀嫣煙,她出身的紀家,是邢州一帶的名門望族。

    紀家家大業大,家纏萬貫,但沒有政治背景,這才把年輕貌美的紀嫣煙嫁給了天生癡傻的十五皇子,刑王李享。

    可以說這完全是一場政治聯姻,以犧牲家中小女兒為代價,獲取政治資本。

    鄭王李元,比李餘大不了幾歲,今年隻有二十五,身材高大,麵白如玉,劍眉虎目,相貌堂堂。

    可惜的是,李元年幼時摔壞了腿,一直沒能醫好,不良於行,他出門時,大多都是坐在輪椅上。

    終於見到了給予自己巨大幫忙的兩位貴人,隨著紀嫣煙和李元從馬車裏出來,李餘屈膝跪地,施大禮,說道:“弟李餘,拜見十五皇嫂、十六皇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