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古董陳皮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好,好呀!“
葉君將金鐲子放一邊,然後拿起玉鐲子。
"您這玉鐲,是翡翠鐲子,冰糯種的飄花翡翠,質地不錯....
冰糯種一般是指透明度好、水頭好的糯化種可達到冰種水平的一種翡翠品種,為了區別普通的糯化種,這樣的也叫冰種化底。
這種翡翠的內部結構是比較的朦朧不容易看的清楚,尤其是棉質在結構內部,水頭好的糯冰種可以達到冰種的水平,糯冰種翡翠特點就是透明度比冰種的略低,給人一種渾濁的感覺,就像糯米湯一樣不好看清楚,屬於半透明的範疇。
在翡翠的底子上飄著絲狀的綠色或藍色的,就叫飄花。
更寬泛的說,翡翠飄花是指在翡翠的底子上麵有較明顯的像雲彩似的不同於底子顏色的花。
"翡翠的飄花有很多種,顏色也非常豐富,一般是藍綠色的飄花比較常見,也有綠色,紅色等等顏色的飄花。
您這一對,就屬於綠色的飄花,比較少量,整體相對美觀。
冰糯種翡翠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翡翠品種之一,高檔美觀,且價格適中。
一般的冰糯種翡翠手鐲,價格在萬元左右。如果是飄綠的冰糯種翡翠手鐲,價格則在兩萬至四萬元左右,若是滿綠的冰糯種翡翠手鐲,價格就在六萬至十多萬之間。”葉君給老太太說個明白。
"所以,我這一個玉鐲子的價格是兩到四萬之間咯?"老太太笑問道。
"沒錯!它也是清代的。可惜,沒有附加雕琢工藝。”
就清代玉器,總的來說,清代玉工善於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平凸、隱起、鏤空、俏色等多種。
單純說翡翠鐲子吧!清代的玉鐲子,有不少都是稍微雕飾的。
不像眼前這一對,隻是隻是做成圓形,然後加以打磨、拋光等,完全沒有雕琢的痕跡。
葉君告訴大家,對於清代翡翠手鐲價格來說,雖然它是古董,具有一定的曆史意義,但在收藏時,首先要考慮的還是品質。
"您這一對,屬於老物件,怎麽說也算是古董,所以它會比市麵上那些新玉做的鐲子又要貴那麽一點,大概值八萬,或者九萬的樣子。”葉君給出最後的估價。
對此,老太太很滿意,當即就表示想賣給葉君他們。
無論是葉君,還是拍賣公司,都沒打算掙這些農民的錢。更何況是這老太太?
拍賣公司直接給老太太15萬,讓老太太樂不可支,不斷感謝葉君等人。
一旁的莫飛和張福軍心中欣賞拍賣公司的這種做法,感覺這次幫忙,非常有意義。
"大爺!你這壇子,是陶做的,不值錢呀!裏麵裝的是什麽東西?"葉君發現壇子口部是封住的,沒有貿然打開,生怕又散發各種"酸爽"的氣味出來。
老大爺有些失望:"裏麵裝的是橘子皮,你可以打開看看。”
"陳皮?”
葉君打開壇子,朝裏麵瞄了一眼,發現陳皮的成色還不錯,而且一股陳皮獨特的香味傳出來。
"您這陳皮挺久了吧?"
葉君清楚,陳皮也是可以收藏的,和茶葉一樣。所以有古董陳皮、古董茶葉這種說法。
他小心地取出一塊,陳皮呈整齊3瓣,基部相連,裂片向外反卷,露出淡黃色內表麵,有圓形油點。
"挺久了吧!二三十年,具體不記得咯!我年輕時從新會帶回來的,就隻剩下這麽一壇。”老大爺告知。
葉君聞了聞,氣味極佳。
"這樣吧!您這一壇陳皮,大概半斤的樣子,我個人出十萬元買下,如何?”
此話一出,現場所有村民全都看了過來,眼珠子都瞪圓了。
老大爺更不必說,瞠目結舌。
"十十萬?"
莫飛哈哈大笑:"二三十年的新會老陳皮,價格可以跟黃金比了。”
在大家詫異的目光下,老大爺當場給自己一大嘴巴子。
“大爺,您這是?”葉君有點搞不懂老大爺的操作了。老大爺差點要哭了。
"造孽哦!這些年送人和自己家吃掉了差不多十壇。"老大爺說話都帶著哭腔。
聽到這話的村民,都頭皮發麻。
按照一壇子十萬元來計算的話,豈不是浪費了近百萬?
我的天!這才是敗家子呀!
"不就是陳皮嗎?有這麽值錢?"有村民不禁問道。
真要這麽值錢,他們不妨也開始曬陳皮。多弄點,等二三十年後,留給後代也好呀!起碼孫輩能當個富二代什麽的。
"不是所有陳皮都那麽值錢的,最好的陳皮在新會。三十年份的,已經非常稀少,稍微好一點的,都能超過十萬元一斤。"葉君告訴大家。
陳皮價值的體現一般從四個方麵考核:一是陳皮是否"新會製造";二是陳皮產自新會的什麽地方;三是品相是否完好;四是陳皮的年份。
當然了,在這三個方麵裏,年份是最能體現其價值所在的因素。
據說,超過八十年的陳皮王,能賣到五六十萬人民幣一斤。隻是這種陳皮,就算有,都極少有人拿出來賣。
莫飛和張福軍不約而同跟葉君說道:"分我們一點。”
這可是好東西呀!三十年以上的老陳皮,太難找了。
"可以。"葉君點頭。
不知不覺,一天的義務鑒定活動就這麽過去,周邊的村子都聞訊而來。這架勢,明天還得繼續。
一天的時間,葉君他們造就了三家百萬富翁。
收入超過十萬的有八家,幾萬元的有不少。
總之,這個活動對周邊幾個村子有極大的好處,深得民心,木棉花拍賣公司也被老百姓稱讚不已。
"沒想到,這裏的鄉下還有如此多好東西,沒有被那幫鏟地皮禍害光。”莫飛感歎道。
別以為農村、鄉下就一定有古董。
自從全民收藏熱開始後,走鄉下路線的文物販子非常多,許多農村被他們地毯式搜索,能幸存於難的村子不多。
像今天,鑒定出那麽多古董,委實不多見。"現在農村人也精明了呀!沒那麽容易在他們手裏撿漏。有些老東西,人家可能也知道是好東西,不願意便宜出手。"張福軍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