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我都是不願意的
字數:4430 加入書籤
又是那三位民警來出警。
見又是田靜報警,那個民警頭兒再次詢問緣由。
田靜把他們帶去了小洋樓,找到了陳廣複。
“陳同誌,我已經報警了。肖家人呢?你們一波接一波地說你兒子的失蹤與我有關,卻不報警,很可疑。”
“我替你們報警了。現在,你可以把你的懷疑告訴警察同誌了,我會配合調查的。”
田靜的這波操作,讓陳廣複也懷疑了,難道不是田靜?
可是,他兒子確實是從說要來找田靜之後,就再也沒回去了。
陳廣複的猶豫,民警也懷疑了,“你兒子失蹤多久了?”
“四年十一個月了。”
“報警了嗎?”
“沒有。”
“為什麽不報警?”
陳廣複不語。
民警轉看田靜,“田同誌,他這麽久都沒報警,這次肯定也不會報警的,由你做這個失蹤案件的報警人吧?”
“不行!”
沒等田靜拒絕,陳廣複先就不同意了,“我這就去打電話報警,但不是縣級派出所。”
民警同意,“那就去打電話吧,我們和對方對接一下才行。”
這陳廣複搞什麽鬼?
在田靜疑惑的當口,陳廣複已經向李正國申請了使用村委電話機。
他撥打的,居然是省裏高官的電話,把陳家祖輩傳下來的私庫遺訓報了上去。
並且說了陳耀適的失蹤,正是來庫山山脈中尋找私庫的時間,也是見了庫山裏村民田靜的時間。
握草!
這個老東西,居然把私庫給報了上去?
李正國看了眼震驚的媳婦,輕咳一聲說:“陳廣複同誌,說話要有根據,你不知道誹謗罪的構成條件的話,可以請教一下三位民警同誌。”
陳廣複咧嘴,“我隻是闡述事實,我並沒有肯定地說田靜有嫌疑,或者有動機,你緊張什麽?”
“我緊張什麽?”
李正國反問:“庫山裏的建設,正在緊張階段,你卻閑得沒事來找茬。”
“你早做什麽去了?我懷疑你是故意了,故意破壞我們村的建設。”
“要知道,田靜同誌是育苗組的主力。她沒有時間陪你玩兒。”
“民警同誌,我也要打電話找人,沒有人維護,我們村的建設就要被迫停下來。”
“春耕很快就要到了,一耽誤就是一季甚至是一年。”
“我們村一年的收入就是兩三百萬,耽誤不起啊。”
被迫成為暫時看管田靜的民警點頭,“你打吧,當著我們的麵。”
“謝謝。”
李正國當然是給季縣長打電話了。
他如實且客觀地說了陳肖兩家和田靜的關係,以及這中間的各種矛盾。
最後才提起陳廣複把陳家的那什麽私庫報給了省裏,田靜暫時被看管了的事情。
陳廣複的幫主身份,被李正國和田靜瞞得死死的,連季縣長也不知道。
“你放心,我這就報上去,任何人,也不能阻止鄉村的建設和發展。”
“你們這幾年的成績,我一直都在往上麵匯報。上麵很重視,也等著你最後這一搏。”
李正國把電話交給民警接。
民警“……”莫名其妙的,他就成了池魚。
季縣長當然是叮囑民警同誌別把田靜看管得太緊。
田靜身上的責任很大,是庫山裏的建設中不可或缺之人。
民警點頭應著。
陳廣複皺眉,他把最後的底牌都甩出去了,沒把田靜給弄進去,也沒攔住庫山裏的發展。
他打算再撥打一次省城的電話,李正國好心提醒他。
“沒用的,你以為你陳家的私庫有價值。其實,我們庫山裏的經濟發展更有價值。”
“為什麽我能貸到兩百萬的無息貸款?那是因為我的計劃,是農村改革的大膽創新,是縣裏省裏急需要樹立的典範。”
“陳家的私庫,聽起來很古老,那麽裏麵的東西肯定也古老,那就不能拿出來給農民致富使用,更不能推廣到全縣全省。”
“若是東西價值太高,省裏還得上報。也就是說,除了名聲,省裏什麽都得不著。”
“而庫山裏的建設,明眼人都能看到未來的發展和潛力,誰會拚了自己的仕途,把庫山裏的發展給打亂了?”
“庫山裏這幾年的發展,京都那邊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你,在為誰做馬前卒?”
李正國的話,讓陳廣複落在電話機上的手頓住。
“好,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別拚人了,我們拚正義。”
“我兒子說來這裏找私庫,說要來找田靜拿一樣東西,之後就失蹤了。”
“田靜的嫌疑最大。之前,你們說我不報警很可疑,那是因為我們還想獨吞私庫。”
“現在,沒必要了。我們就等著省裏的公安來吧,我要一個公道。”
“那就等著吧。”
田靜應下,“你說話別太主觀,我同樣有理由懷疑你和肖家一起陷害我。”
“我不信田家來人與肖家無關,我也不信你和陳耀明來,也與肖家無關。”
“我也等一個公道。你和陳耀明,口口聲聲說我是你們的侄孫女和閨女。”
“肖家,也聲稱我是他們的侄外孫女和堂外甥女。我就想知道,你們合夥針對我,到底有什麽目的?”
“我懷疑,我不是你們的親人,而是掘了你們兩家祖墳的仇人。”
“要是親人之間就是這樣相處的,我寧願我是孤兒。”
一直安靜坐在一邊的肖薇,麵色不太好看,“靜靜,我和陳耀明還活著,你想做孤兒,不可能。”
田靜這才看向一直裝聾作啞的肖薇,“說話要有證據。你們拿出證據來,證明我是你們的閨女,我才會承認。這樣靠嘴皮子說,我不信。”
“假如我隻是個懦弱又碌碌無為的普通村婦,還有沒有人跑來認我?”
田靜這話,讓肖薇氣惱,“我自己的孩子,我還能認錯嗎?”
“嗬嗬。”田靜嗬嗬她兩聲,“請問,你棄養我的時候,我多大,請問,你從海外歸來時,我多大?”
“從嬰兒到成人之間的容貌,是一成不變的嗎?那麽在你的記憶裏,我是什麽模樣?”
“按照你們的說法,從我剛滿月時,你們就把我丟進了姓田的農家,一直到十八歲,我都是生活在繁重的農活中。”
“這樣成長的我,你們又什麽臉來說是我的親生父母?”
“且不說你們想認回我的目的,就是想讓我和你們當作普通親戚走動,我都是不願意的。”
“不信,你問問民警同誌,你和陳耀明還有沒有資格對我的人生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