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子非魚
字數:4955 加入書籤
庫山裏越來越忙了,村民忙得把所有大棚都出租出去,全心投入後山裏的裝修采購事情上去。
每家隻就兩個人在家看家,其他人都進山忙去了。
被留下看家的人撇嘴,忙?忙著看景。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後山的景有多美。
每天聽到下山的人感慨就知道了。
要不是山裏住不下那麽多人,晚上都不帶下山的。
大雪封山時,纜車不再運行,村民才安心忙家裏落下的活兒。
忙忙碌碌間,又到了來年春暖花開時節。
阿鳳的菜館選址在了老鷹嘴上的山洞,曾景良認為把袁氏菜館開在高高的老鷹嘴上,有種遺世而獨立的美好。
然後,兩個人改裝了一個山洞做臥室,就決定把新房設在老鷹嘴上。
田靜和歐陽梅花被阿鳳叫去參觀。
東邊兩個山洞的兩層樓,全部是純大廳的擺放,隻用屏風隔斷。
西邊的山洞,被兩人給設計成了溫馨的小家。
一層客廳衛生間,二層是臥室書房。
另外在老鷹嘴尖上,也就是那棵假小鬆的樹下,做了個半開放式廚房。
透過玻璃所能見到的,隻有屬於曾景良的案台。
紅案白案全部屬於曾景良。
這人在海外的三十多年,用練習刀工來安撫心中的思念。
田靜知道曾景良的刀工不輸於阿鳳的原因後,也不得不給佩服二字。
整個老鷹嘴的平台,全部圍上了又寬又粗的鐵欄杆。
且還在左右的欄杆邊擺放了幾張石桌石凳,一把太陽傘插在石桌中間。
右邊,也就是西邊溫泉穀這邊,一個長長的鐵梯子,供人上下。
參觀完所有,田靜有疑問:“那天,誰掌廚?”
阿鳳笑:“是阿滿,他的廚藝也精進了不少。”
田靜笑說來參加婚宴的人都有口福了,袁大夫的手可是抓藥把脈的,做菜給眾人吃,這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
下了老鷹嘴,田靜順著上麵衛生間布下來的管道方向,看向整條木樓的北端,那裏是個公共衛生間。
會不會太少了?同時位置也有些遠。
阿鳳叫她轉個方向看南端。
見同樣也有個公共衛生間,田靜才放心,景區的衛生間容易爆滿。
阿鳳幹脆陪田靜到處轉轉:“你整天說不管這些,也不上來看看給點意見。”
田靜笑說:“這不是我管理的範疇,我就管育苗室。我相信李隊長的能力。”
“咯咯咯。”歐陽梅花捂嘴低笑,“李隊長的能力,也就隻有你知道。”
對於一言不合就開車的歐陽梅花,田靜實在無奈:
“你再不改改,等你娶兒媳婦後,怎麽交流?”
“兒媳婦?”歐陽梅花自嘲:
“還不知道有沒有從她娘胎中生出來呢?就我那兩個兒子,我是半點耐心都沒有的。”
“言言我是管不到了,小語直接告訴我,不到三十不結婚。”
“兒孫自有兒孫福。”田靜挽上她的胳膊:
“我們去看看木樓那邊,你要不要泡溫泉?”
歐陽梅花點頭:“泡!再不抓緊時間泡泡,以後成了公共的,我可是很嫌棄的。”
木樓,朱紅色,從南到北一共34間,分樓上樓下。
樓下是各色商店和飯店。樓上的每一間都是一個套房。套房裏包含衛生間。
樓上樓下共68間,庫山裏村的每一戶可承包一間。
或者兩戶一起承包上下兩間,共同經營,還可輪流看守。
三個女人瀏覽完,就去泡溫泉。
看著與木樓一樣外觀的溫泉院牆,歐陽梅花感慨:
“還是以前的薔薇牆漂亮,大石塊的牆體才自然。”
田靜搖頭:“以後來遊玩的遊客,什麽層次的人都有。這種古老傳統的木樓與顏色,才是大眾普遍能接受的。”
阿鳳這才聽出來:“以前,這裏是田組長的?”
田靜忙擺手:“不是,不是,老鷹嘴的傳說早就有了。我好奇上來看看,發現了溫泉穀。”
“這裏溫度高,我們偷偷進來種了些糧食。”
“後來,改革開放了,土地承包了,我們就沒再來種過。”
“李正國當上隊長後,就打算開發庫山裏溫泉旅遊。所有的大棚,都是為這裏做準備。”
阿鳳接個安全的話題:“這裏溫度是挺高的。今年冬天,我們打算多存食物,不再下山,我們就在這裏看雪景。”
“那你們可要小心安全。”田靜不放心地叮囑著:
“阿光說雪天時看到了狼,不知道會不會往這邊來,生肉特別要注意。”
阿光看到的狼不知道是不是小黑的那群,她不想再與野狼打交道了。
因為付出了感情,很難割舍。
……
曾景良和阿鳳結婚的日子定在3月23日。
曾景良租了村委的小洋樓做出嫁處。
曾鴻霖和韓淑珍提前了幾天就來了。
村民們看到了韓淑珍,都驚訝田靜與之太像了。
歐陽梅花的一句“侄女像家姑”,讓村民想起了田靜的新身份。
一個人的身世坎坷到田靜這一步,也算是離奇了。
路遇韓淑珍,田靜淡淡一笑:“小姑姑。”
韓淑珍愣住。
田靜對曾鴻霖喊了聲“小姑父”便離開了。
曾鴻霖握上妻子的手:“這樣也好,韓家爭取了過去,比她誰都不認要好。”
韓淑珍點頭:“我懂,她是故意的,這麽叫我也是故意的。她恨我拋棄了她。”
田靜“……”你想多了。
曾鴻霖左右看了看:“以後這話別再說了,否則,她連韓家也不認了。”
夫妻倆在村裏溜達著,與村民攀談聊天。
村民對兩人印象不錯。
婚禮前一天,曾景初和曾景榮才來。
表兄弟倆發現田靜很平和後,後悔了,早知道就不躲了。
婚禮當天,阿鳳從四合院出來,接到了曾景良後,便往後山去。
曾鴻霖和韓淑珍這才知道婚禮在大山裏。
夫妻倆不太高興,大兒子入贅他們已經退步了,怎麽還能住進山裏去呢?
沒有人在乎夫妻倆的感受。
村民挑著鞭炮一路接連放到了後山的景點大門處。
在村民眼裏是時尚精致的木製雕花景點大門,在夫妻倆眼裏是簡陋落後的破木頭。
村民勞心勞力開鑿出來的台階,在他們看來是粗陋無比。
就算是纜車,在他們看來,那也是轎車與牛車的區別。
聽著父母的各種挑剔,曾景初忙阻止:
“爹娘,大哥喜歡,你們不給祝福,是打算一個姓曾的孩子都不要了嗎?”
曾鴻霖長歎一口氣:“我以為,生了兩個兒子,就不會有別人那種百般瞧不上女婿的無奈。誰知道……,唉!”
韓淑珍輕按眼角:“你大哥從小到大沒吃過苦。現在,不僅屋裏屋外地忙著,還要住進大山裏麵,我心疼啊。”
曾景初無奈地問一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就像他不明白爹和娘之間的感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