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一飛衝天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文聖榜上又冒出一首新詩,快去看看。”
“能在初五爭榜大潮後衝上來的,不容小覷。”
“《登第九樓台》,白鹿書院的。”
“趕緊看看什麽情況,這時候怎麽還有攪局者出現?”
……
文聖榜新出現的《登第九樓台》,就像是一碗水中滴入的墨汁,格外引人重視。
但凡對文聖榜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意味著什麽。
登上文聖榜,穩了。
這個時候,文評師們也終於開始出動了。
盡早發現滄海遺珠,對他們也越有利,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斟酌品評文章。
想要掀動一縣乃至一郡的文氣風雲,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李長安原本還以為這一次還會像之前那樣,慢慢往上升。
但是他卻低估了重回文聖榜的威力。
初五之前,不過就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大人物還不會投下目光。
但是初五之後,那才是真正的爭鋒,哪怕是大師文宗也會研究還停留在文聖榜上的詩文。
當天夜裏,《登第九樓台》占據文聖榜第九十位。
著名文評師任竹林當夜發聲,並且迅速引發軒然大波。
“細細誦讀《登第九樓台》十餘遍,隻能讚歎太白大才!”
“‘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的是等樓之後所看到之景象。‘黃河入海流’寫的是近景,把水寫的景象壯觀,氣勢磅礴。”
“太白用極其樸素簡單的語言,將廣大視野中的萬裏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
“由地麵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筆力雄渾可見一斑。”
“若隻是前兩句,我也隻會稱讚太白一聲有詩才,但後兩句一出,此詩立意瞬間拔高,讓人歎服。”
“後兩句看似隻是平鋪直敘地描述了登樓過程,但含義深遠,耐人尋味。”
“這兩句詩發表議論,既別出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寫景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從而把詩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我們展示了更大的視野。”
“而且此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
“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此詩沒有奇崛詞句,但展露出來的胸襟抱負和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讓人驚歎。”
“絕對大師之作!”
這篇品評文章,再配合《登第九樓台》,很快便在各地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即便在深夜,影響依然驚人。
有了任竹林打頭陣,不少文評師也紛紛發聲,各地諸如關行仁這般縣學學子,也開始了主動宣揚。
一首《登第九樓台》,又何嚐不是眾人希望登臨高位的企圖之心?
重新回歸文聖榜後,太白之名伴隨著《登第九樓台》徹底“殺”瘋了。
次日一早,
李長安從睡夢中醒來,差點沒從床上滾下去。
文宮中,第一顆星辰上,文氣嘩啦啦傾瀉而下,整座文宮都淹沒在濃鬱的文氣中,像是深秋濃霧,伸手不見五指。
再召出文籙查看文聖榜,李長安的心頓時漏跳了一拍。
《登第九樓台》,第七十七位!
怎……怎麽回事?
一夜之間,就從第一百位爬升到了第七十七位!?
這特娘的是個玄學啊。
吃完早飯,李長安好不容易壓下心頭的激動,麵色如常來到書院。
一層樓的氣氛有所緩解。
《望川有感》登上第二十六位,所有人的心裏都輕舒了一口氣。
還差一位,就能達到要求。
接下來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應該有機會衝上去。
大家心裏的壓力也隨之緩解。
李長安翻開《初識韻律》,沒有加入討論大軍,靜靜翻閱。
文聖榜上,《登第九樓台》悄然攀上第七十位。
第七層樓,
徐年一直死盯著《望川有感》,恨不得下一刻就能升到第二十五位。
手底下能用的人基本上已經全派出去了。
和百溪郡的爭鋒進入了白熱化。
昨晚秦修滿掌樓囑托的文評師,也都把這首詩推了出去。
能動用的手段,基本上全部動用了。
接下來就隻能耐心等待了。
還差一位,怎麽也能升上去!
可就差這麽一點點,徐年心裏急躁不已,心裏總是不踏實。
臨近中午,
《望川有感》登上第二十五位。
徐年得償所願地哈哈大笑。
總算沒有辜負竹山所托,進入前二十五位,此事已經成了。
可還沒等他笑聲落下,徐年突然麵色陡變。
剛剛升上去的《望川有感》又下降了一位。
徐年猛然起身,身上的氣息有點不受控製地向外逸散。
“嵩嶽書院那幫兔崽子,又在搶奪縣文昌碑!”
徐年心裏氣的不行,恨不得親自下場,去百溪郡文鬥一場。
這時,有急促的腳步聲逼近。
一人著急忙慌推開門,“副掌樓,臨縣剛剛千裏傳音,臨縣文昌碑被搶占了。”
果然,徐年目露凶光,“是嵩嶽書院的家夥嗎?”
“不……不是。”來人麵色怪異。
“有話直說!”
“是咱們白鹿書院的,詩名叫《登第九樓台》!”
徐年身上的氣勢轟然一震,“也是白鹿書院的!?《登第九樓台》?”
趕緊問道,“有沒有注明哪個分院?”
“還在查!”來人道。
“不用了,我親自去查。”徐年揮揮手,眼中隱隱有暴虐之氣翻滾。
外麵那幫兔崽子還沒收拾完,現在自家人也要給自己下絆子。
我就是爭個第二十五位,招誰惹誰了?
徐年立刻去了掌樓房間。
秦修滿剛剛放下手裏的千裏傳音符,見到徐年進來說道,
“京城總院傳來消息,《登第九樓台》是咱們東嶽分院的,而且用的就是竹山第九樓台的身份玉牌。”
徐年滿腹的話直接就被堵住了,“咱……咱們的人?”
秦修滿一揮手,一篇篇文評師對《登第九樓台》的品評文章懸浮在半空,
“這首詩在初五之前,一直排在後二十位,初五爭榜大潮後被刷下。”
“昨晚重回文聖榜,一夜之間就到了第七十七位,現在已經是第七十位了。”
“徐副掌樓,我們第九樓台什麽時候出現了這樣的大才?一絲一毫書院的力量都沒用到,就這麽一飛衝天了?”
徐年好像當頭被澆下一盆涼水,平日裏秦修滿說話都很溫和,但此時他明顯聽出了不滿。
趕緊查看文聖榜,《登第九樓台》署名——太白。
轟隆!
仿佛五雷轟頂一般震撼。
徐年不可置信地看向秦修滿,好半天才磕磕絆絆說道,“此……此人,就是那個……新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