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頂尖科學家“複興”就是蘇澤!
字數:3327 加入書籤
而將花費十億買下來的,裝有初始號機甲相關技術資料的硬盤放好之後,李建國院士的餘光被蘇澤手中的《科技實錄》吸引。
“蘇澤,你手中的這本書,可否讓我看一下?”
“可以。”
聽見李建國院士所說,蘇澤便也就將《科技實錄》遞給了李建國。
從蘇澤手中接過《科技實錄》之後,李建國院士便仔細的觀看起來。
見到李建國院士如此認真的模樣,郭安也就沒有打擾李建國院士,而是親自出了蘇澤的書房,將手提箱放進到了擁有防彈能力的李建國院士所乘坐而來的大巴保險箱內。
“蘇澤,你這本書是從哪裏來的?”
一開始,李建國院士隻是被這本書的書名所吸引,再加上看見書籍內好像有提起關於超導材料的相關資料,李建國也就拿過來看了眼。
可是這一看,李建國隻感覺十分的震驚。
因為光從這本書中超導材料這一節所呈現的資料,李建國院士就發現這個書籍上所寫的內容,緊跟現今世界的前沿。
並且可以很負責的說,有些方麵已經不僅限於緊跟了,而是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超越。
李建國越看越是沉浸其中,這本書中的知識,雖然不見得有多麽深奧,但卻讓李建國對原本的材料研發有了新的奇思妙想。
這還隻是一篇,這本書的厚度,達到了近10公分,裏麵到底涉及到了多少科技內容,沒有目錄的李建國也沒辦法確認。
而翻閱了下書籍的首頁以及尾頁,李建國發現都空白一片,沒有任何關於一篇這本書編撰者到底是誰的信息。
因此,李建國便向蘇澤詢問有關於這本《科技實錄》的編撰人信息。
這種在自己專業領域能帶給李建國院士這種新思路的,李建國院士也隻有兩次。
上一次,還是在八年前。
當時李建國院士正在研發一種用於飛機發動機的材料,當時研究進程十分不順利,一籌莫展。
可是機緣巧合之下,李建國院士看見了名為“複興”主編的一本內部絕密的科技期刊。
從那一期的期刊中一份有關於飛機發動機材料的研究,當看見這份研究之後,李建國原本毫無頭緒的想法瞬間被打通,研究的進程直接以火箭般的速度開始向前推進。
最終,李建國超出預期,提前三年時間完成了這項研發任務。
而事後,李建國也曾打聽過有關於這個“複興”的信息,可是得到的結果卻是無法告知。
一直到今天,整整過去了八年時間。
內部的科學期刊雖然雖然一直還在進行連載當中,這位“複興”編製的文章,也一期不拉的刊登在最顯眼的位置。
而每一篇文章,雖然領域不同,但是卻都發人深省,給人一種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這麽多年下來,通過“複興”的文章,以此來加快研發進程的項目不勝凡幾。
作為“國家勳章”的獲得者,李建國可以很負責的說,“複興”的貢獻之大,就算是十枚“國家勳章”也不足以表彰。
隻是,“複興”具體是誰,年紀多大、男的女的、有沒有結婚之類的情況,還一直處於保密當中。
而且保密的等級,還是國內最高級別,能夠知道“複興”身份的人,也不足兩手之數。
這也算是李建國心中的遺憾,不能夠親自跟這位神人交流。
隻是,李建國院士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內心的願望,已經實現了。
因為,蘇澤正是哪一位至今任然沒有暴露身份的“複興”啊!
這本《科技實錄》的編撰人,自然是蘇澤自己。
在獲得藏私房錢係統之後,蘇澤通過科技點,可以兌換到以前根本看不到的知識,遠超這個時代的科技知識。
蘇澤在學會這些知識之後,便也將這些知識結合自己這麽多年有關於各領域的心得體會,編撰出了這麽一本書。
這本《科技實錄》,意義重大,一次性拿出來的話,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了。
因此,這些書中的內容,蘇澤是打算以“複興”的名義,每周一篇發在國家內部的科技雜誌當中,這樣也算是蘇澤為了這個國家所做的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
而現在,這本書的知識,除了蘇澤之外,李建國院士便是第二個看見這本書有關知識的人。
聽見李建國院士的詢問,蘇澤自然不可能如實回答了,而是平靜的回答道:“這個是我認識的一個網友郵寄給我的,當時我跟他探討過機甲知識,他覺得我科研天賦不錯,就讓我有時間多看看這本書。”
聽見蘇澤所說,李建國院士也就點點頭說道;“這樣啊,那你這位網友的話蘇澤你可要聽進去,這本書挺好的,如果能夠摸透的話,絕對讓你受益良多。”
說著的同時,李建國院士也就把書還給了蘇澤。
不是李建國院士不想多翻閱一下,而是因為時間不早了,他還要趕飛機回到帝都,將跟機甲有關的資料帶回去呢。
“李爺爺,您慢走!”
高洛妃站在門前,對著李建國說道。
“李院士,您慢點。”
在蘇澤跟高洛妃的告辭聲中,李建國院士也就坐上了大巴車,向著機場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