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濱海交通大學

字數:4296   加入書籤

A+A-


    忙完正事已經是蘇洋來到濱海的第二天下午了。

    創刊的基本事宜都已經敲定,不止江州的二十多人,濱海數學協會的很多人也都參加到了這次會議之中,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議。

    侯誌清和朱文兩人很是滿意,兩人已經開始設想這本刊物未來的優異成績了。

    最後的時刻朱文提議讓大家在濱海逛一逛。

    這濱海可以逛的地方可還真不少,比如外灘,還有超大的購物廣場,隻不過現在還沒有東方明zhu塔,現在這個塔還沒有建成,濱海的建築正在劇烈的變化之中。

    蘇洋也沒有和會裏的其他人一起,而是和古琦一起去他的單位看看。

    濱海交通大學是整個濱海首屈一指的大學,蘇洋也想要參觀一下。

    古琦能夠在這樣的大學任教,其實也從側麵顯示出來他的實力,確實是很強的一個數學家。

    這濱海交通大學在綾清路和新林路的交叉口,而濱海師範大學也在這濱海交通大學的附近。

    說起來濱海交通大學,蘇洋的兩個學生可都是在這裏上學呢。

    一個是他重生以來的第一個學生,名叫郭文政。

    在去年他在江州一中教高三的時候,他還到班裏跟學生們介紹過自己的學習經驗。

    而另一個是蘇洋剛剛送走的那屆學生中的翹楚,楊錦程。

    這兩人雖然在一個大學,但是學的專業卻是天差地別。

    楊錦程為了能夠早點貼補家裏,幫助家裏緩解一下經濟情況,於是選擇了金融方向的專業。

    現在金融方向的專業還是相當吃香的,很多行業都少不了這一行的人才。

    而郭文政則是選了在當下有一點偏的計算機專業。

    這個專業還沒有深入大眾的視野,也尚在起步中,不過前景相當好,等到之後的時候,這行的人幾乎是供不應求。

    沒有那麽多的人才,所以那些大公司隻能加價搶著要。

    更別說還是這種名牌大學的計算機係,這畢業了完全不用擔心工作的問題。

    要是楊錦程也選這個計算機專業的話就好了。

    雖然金融專業現在趨勢挺好,但是在未來會逐漸萎靡。

    但計算機還是一個朝陽產業,今後的可發展性很高,說不定可以憑借著這股浪潮,在整個計算機圈裏麵大展拳腳,開一家公司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金融專業想開一家公司那是壓根不可能的,這是要拚爹的。

    楊錦程的原生家庭並不怎麽樣,拚爹根本不是這濱海本地的那些富甲一方的人的對手,而且他家裏也沒多少錢供他試錯。

    沒錢沒人脈,這樣的窮小子隻能憑借自己的能力。

    計算機行業是吃能力的,但是金融就不一樣了。

    如果有人脈,有金錢,那才能在這行吃得香。

    想到這裏,蘇洋有點想看看現在他們的現狀。

    也是好久沒見了。

    楊錦程還好,暑假看高考成績的時候他還見過一麵,但是郭文政可是很久都沒有再見了,那幾乎是大半年了吧,上次見麵就是那次郭文政來學校找蘇洋的時候。

    班裏還有誰來這裏上學了?

    蘇洋又想起來幾個名字,但是卻不知道他們酒精包的什麽專業。

    這老師就是這樣,帶的學生多,很多東西其實記不住。

    唯有那些讓老師記憶深刻的學生,那樣才能長久留存在老師的記憶中。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誰也不可能注意到每一個人,尤其是坐在角落裏,平凡也不說話的學生,老師畢業了,恐怕連他的長相都想不起來。

    “古琦,我好幾個學生都在你們學校呢。”蘇洋說道。

    “真的假的,那你要去找他們嗎?”古琦聞言有些吃驚,但是一想,確實有可能。

    這江州是整個江陵最發達的城市,而江州一中,一聽‘一中’,應該就是江州市首屈一指的學校了吧。

    這樣的學校肯定是省重點,能從省重點畢業的,那考入重本的幾率很大。

    “我想去看看啊,但是大多我都不知道在哪裏,也不知道去哪裏找他們。”蘇洋笑著說道。

    “你知道他們的係別就好,這裏有很多學院,學院裏麵還是很好碰見的,現在是最後一節課的時候,大多專業應該都上課,你去教室外麵看一眼就能看到。”古琦說道。

    每個學院是一塊區域,基本上一個係就是一個學院,有的係人少,就和其他的一個係在一個學院裏麵,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罷了。

    這濱海交通大學的在校生得有三萬人左右,占地麵積足足三百公頃,基本上是兩個濱海師範大學的麵積了,這樣大的學校,裏麵的學院數也很多,算是龍國教育機構頂尖中的頂尖了。

    可以說,這是耗費了相當大一筆經費建成的, 就是為了向國家輸送人才,這裏就是人才的搖籃。

    蘇洋點點頭:“不過我隻記得兩個學生所在的院係,碰碰運氣也可以。”

    “你想去哪個係,我來這裏不少時間了,對這裏也很熟悉,我給你帶路吧。”古琦說道。

    蘇洋說道:“一個計算機係,一個金融係。”

    “行,這兩個的位置都離數學係挺近的,我也都有印象,你就跟著我來吧。”古琦自信地說道。

    蘇洋走進了大學,這大學裏麵隨處可見奔忙的學生們,在偌大的大學裏麵,要是沒有一輛自行車,單靠腳力的話,真是要累死個人。

    他有點想念前世的共享單車了。

    其實他還想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資共享單車。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風口,也很有可能能賺一筆大錢。

    但他畢竟隻是一個老師,對於投資圈也並不了解,隻是說有一個這麽初步想法。

    不過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正是這個問題阻撓了他,讓他把這個計劃拋之腦後。

    那就是在2010年之前,掃碼支付根本不成氣候,智能手機也不夠普及,就算要投資也要等到很靠後的時候了。

    圍繞著智能手機與移動支付,整個社會迎來了一次偉大的革新。

    在這樣的機遇之下,還真是應了‘雷布斯’那句話,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

    蘇洋為了錢,不介意做那樣的一隻‘豬’。

    但這都是他在考慮的問題,真正付諸於行動肯定還是要等待很長的一段時間的。

    而且他也不是一個真正有能力搞投資的人,眼下還是先把自己的本行做好就行了。

    蘇洋被古琦帶到了計算機學院,這個學院有點靠北,占地麵積不算大,裏麵大多是男生,很少能看到女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