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好事

字數:4165   加入書籤

A+A-


    男人的成長,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後。
    在沒有家庭、孩子之前,不論多大的年齡,男人隻能叫男孩。所以古人講成家立業,成家反而還要排在立業的前麵,大概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張三沒讀過書,不知道什麽是而立什麽是不惑,但是現在,他的心裏充滿了疑惑。
    那個連名字都沒有的突厥女人,怎麽就忽然對自己“獸性大發”了?這麽私密的事情,怎麽就被別人那麽巧給撞見了?
    還有就是,那幾個紅頭發灰頭發黑頭發的娃娃,怎麽就突然成了自己的兒子了?
    最讓他疑惑的是,大將軍怎麽會對他這個小兵這麽關注,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戶籍辦好了,賞賜也下來了,甚至連特麽的婚禮也辦完了。
    人生如夢啊!
    稀裏糊塗的張三,坐在床沿上,看著努力做出嬌羞狀的婆娘,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那突厥女人,呃不,現在正式的名稱叫張氏,大唐河東道單於都護府雲州甲字號安置點居民張三的正妻,戶籍上寫的明明白白的。
    從今天起,張氏就是貨真價實的唐人了,連她的張大娃一直到張七娃,都算是貨真價實的唐人。
    隻是,為什麽隻有張三和俺兩個人有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另有草場一百畝,而俺的七個娃連一分地都沒有?
    是不是被大將軍還有那個楊大使給吞了?
    俺要去討個說法去!
    “你可別給我丟人現眼了!”
    張三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娘們有點彪。
    大將軍什麽身份,會要咱們那一點土地?
    至於楊大使,聽說是監國身邊的人,家裏的金銀多的都花不完。
    張氏點點頭:“監國是個啥東西?值錢嗎?”
    “……”
    張三徹底無語了,往床上一躺,攤成一個“太”字,透過苫的並不密實的屋頂,數著天上的星星。
    “爹,您壓著我了。”四娃說話了。
    幾乎是可著一間房砌成的火炕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七個孩子,挪動一下腳,說不定就會踩著一個。
    “哦哦,爹我往那邊挪挪,你接著睡哈。”
    那一聲爹,叫得張三心裏一酸,急忙起身,笨拙地拍了兩下孩子算是完成了哄孩子睡覺的任務,無視張氏那忽閃忽閃水汪汪的眼睛,披上衣服,走了出去。
    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就連楊炯都還住在地窩子裏,到夜裏全指著煤爐取暖,其他人就更別提了。
    能有間帶房頂的屋子,已經是大家看在張三剛做了爹的份上,齊心協力夯土築牆的結果了。
    錢有,牛羊也不缺,但也僅此而已,別的什麽都缺,什麽都沒有。
    如果是草原人,大概能接受現在這個局麵,甚至還會更高興一些。他們平時就是這麽過的,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可接受的——至於田地,在以前那都是偉大的可汗、英勇的葉護的,跟咱們有什麽關係?
    但張三不能,就像他不能在幾個孩子麵前跟婆娘敦倫一樣,這樣的日子他無法接受。
    日子,不能這麽過啊!
    第二天,大家驚奇地發現,張三居然從外麵回來了,還帶著幾個人。
    “咋的,嫂子沒讓你上炕?你要是不行,我也是可以幫忙的嘛!”有熟悉的袍澤,半是妒忌半是揶揄地開著張三的玩笑。
    這個賊球攮的張三,一下子就有了房有了牛羊有了婆娘娃,還特麽把軍功都給折算成了錢。
    那可是整整八十貫的銅錢啊,一車的銅錢啊,俺們村的張大官人都不一定有這麽多的錢!
    換成我,現在肯定是摟著婆娘使勁呢,哪有時間亂跑?
    張三不理那貨的調侃,領著那些人來到自己的房子前,對領頭的老漢道:“這位老哥,您幫忙給看看,在這裏起三間房子,需要多少錢?”
    那老漢看了看宅基的大小,估算了一下用料和工時,伸出了一根手指頭。
    蓋房子需要磚瓦木料,但這些東西,在北疆都是稀罕物,本地沒有造這些的,都需要從朔州或者勝州運過來,單是那一筆運費,就已經是不小的開支了。
    張三想了想:“蓋兩間呢,錢是不是可以少點兒?我可以住地窩子,婆娘跟孩子得住屋子裏,怕凍壞了。”
    老漢還沒說什麽,他身後的一個中年人就說話了:“這位軍爺,十貫的生意您也要講價,是不是有點過了?您要知道,我阿爺可是修過都督府的,要不是看您是為國殺敵的好漢,誰願意來這裏?”
    老漢斥責道:“阿聰,怎可對壯士們如此無禮?要不是他們殺退胡人,咱們怎麽能有安生日子過?”
    老漢說什麽,張三沒聽,他就想問清楚,十貫錢真的可以蓋三間瓦房嗎?
    “當然不夠。”
    老漢並不都是憨厚和誠懇的,最起碼這位據說修過都督府的王老漢看起來就很精明:“十貫隻是工錢,磚瓦木料油漆門窗都要單算。”
    “有啥不一樣嗎?”
    張三那蠢笨的腦袋瓜,實在讓他無法應對這樣複雜的局麵。
    “不一樣。”
    王老漢笑得很開心,很真誠:“如果分開算,軍爺您就隻需要先付給我們這十貫的工錢,剩下的可以根據進度慢慢給。如果您願意,還可以一年隻付兩頭牛的錢,攏共分十年付完。”
    還有這麽好的事情?
    張三又迷惑了。
    大家非親非故的,隻是在雲中多看了你一眼,算是認識了,你就要給我作保,讓我把本該一次性付清的錢分十年來還?
    雖然兩頭牛的價錢,肯定是要超過十貫錢的,但人家為咱作保,咱也不能讓人家吃虧不是?
    世上還是好人多,謝謝啊!
    那位王阿聰似乎很不滿他老爹的敗家行為,氣急敗壞地說道:“阿爺,這麽做咱們是要虧本的呀!萬一這位軍爺到時候不還賬,或者是拿兩頭小牛、病牛充數,咱們該怎麽辦?”
    防人之心不可無,誰也不能保證張三就是個好人,而且還能一直好下去。就算張三是好人,可要是十年期限未到他就掛了,這筆賬該找誰去?
    很正常的商業思路,王老漢卻怒了:“早就說過你,不能隻看錢!沒有這些軍爺,我們全家都被突厥人給砍死了!所以,哪怕是一文錢不賺,我老漢也要給這位軍爺作保!不用說了,拿契約來!”
    簽契約這種事,肯定要找軍中第一才子楊炯,但任憑楊炯再怎麽翻來覆去地看,也沒看出有什麽問題。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三間大瓦房,作價百貫,張三首付十貫,剩下的分十年還清,每年所支付的錢數,以當年兩頭成年牯牛的市場價為準。
    是,張三是需要十年中不斷償還債務,以每頭牛八貫計算,總計還款數也要超過一百五十貫。但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收點利息是應當應分。
    所以,這個契約應該是沒問題的,可為什麽總感覺哪裏不對勁呢?